此心安处是吾乡
刷微博时,看到可口可乐新年广告微电影,有一阙词比较动容“此心安处、是吾乡、游子于归、宜其室家”,看到这一阙词,就让我有了来更新“小心情”的想法,心动不如行动……
关于“此心安处是吾乡”让我想起当年的一个高考满分作文:
窗外,寂静无声。远处人家的点点灯光,像是有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夜深了,此时,绝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梦乡,冬天,虫子的叫声也听不见了。唯一的声响是,是来自手指断断续续敲击键盘。
尤其喜欢这样的时光,一个星期的忙碌结束,只有这个时段,时间才仿佛真正属于自己。也只有在这时候,外面所有的声器被夜色融入,思绪在这个时候没有一点重量,自由的游荡。看着灯下袅袅升起的茶烟,想到一个词语:安然。
安然,念着这个词语,宛若一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面。荡漾开的涟漪,触及天涯海角。在夜色的外衣下,并不是那么祥和。大街上,开车的司机仍然在拉着客;卖烧烤的摊子,寒风吹着火红的炭,将那烧焦的味道飘到寒夜的每个角落,像是在饲养一只漆黑的猛兽
小巷里昏黃的路灯下,一个佝偻的背影,刚推开家门,那门极不情愿的发出一阵刺耳的声音,表达着自己在深夜被打扰的不满!一只老鼠闯出来,机灵的眼神里,像是在膜拜。
“此心安处是吾乡”来自一代文豪苏轼的诗句,我更愿意叫他苏东坡或东坡居士。说的是“乌台诗案”之后,受牵连的驸马王诜、王定国被贬到蛮荒之地的岭南,虽然东坡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但是不得不承认,那时的岭南确实是荒凉的。定国三年北归之后,东坡见其问岭南风光,应是不好?”没有想到的是定国的侍妾柔奴答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东坡感慨,遂挥笔写下《定风波》,心安,则无论哪里都是归宿。

是啊“心安,则无论哪里都是归宿”,我们都在说,把心安顿好,心安顿好了,家也就安了。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太执着,为了某些执着,忘记了把自己内心安顿好,人在飘的同时,心也如浮萍。
其实我很羡慕那些,还没毕业就有家人帮其规划的大朋友,自己毕业后,要走的路,家人已经帮忙规划妥当(我说的是有商量且大家都接受的规划),根据已经规划好的路,把“心”安顿好,一步一个脚印,以此为跳板,慢慢的步入人生正轨。生活在三四线城市的他们,幸福感完善在一线城市打拼的我们。
像我的人生,初出茅庐后,全靠自己一腔热血,懵懵懂懂的“南下北上”,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打拼在一线城市,拿着与付出不成对比的薪酬。年底回乡后,看着家乡的变化,与已安心在家乡的同学相比,比起他们的小资,在外的打拼,也不过尔尔!比起他们的单纯的情调,在外的风光,也不过如此!
几年的拼搏,还不能在一线城市的安定,慢慢的还是选择了退却,回到自己“家乡”,“心安”的选择在此扎根,却不知此时的自己,一切均需从来,一切的资源,都要重新积累,与此相比,在外打拼的我们,落下的,不仅仅只是尔尔了。
当然,也有在一线打拼混的好的,之后扎根奋斗的城市!可能是属于的是混的比较差的那部分。可你曾知道,他们的安定,背负了多少汗水,抛弃了多少眷念。我曾也动了在奋斗的地方“安心”的念头,但是,因为种种,还是选择离开。
曾经的辉煌,我均一一放下,回到了这个让我“心安”的地方扎根。我回来的时候和某人说“回去之后,我就不会再选择离开,因为已经心安!”
正好闲暇有空时,我的小“情绪”与您分享,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 本文版权归 豆友186596788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