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颜悦色凭什么火?
前些天茶颜悦色在武汉首店开业排队8小时的消息冲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达到6.4亿。一个立足于湖南本土的茶饮品牌居然火到全国人民都知道,凭什么?
很多人不解甚至不屑,为了一杯奶茶搭上一整天的时间,闲的么,是不是找托排队,饥饿营销吧,这届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一时间各种评论让一大票吃瓜群众摸不着的头脑。

十几元的饮品,上千人排队,排队好几个小时,这里的热闹当然也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推助。据说在半年前各种社交网络就陆陆续续的传出茶颜悦色进驻武汉的各种消息,各路媒体还有本地一些公众号就开始宣传造势,朋友圈也有朋友开始转发,越难得到的东西才会更让人心生向往,也会让人觉得有价值。
我想在排队的人群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看中的奶茶带来的附加价值,而不仅仅是一杯奶茶本身。比如可以发朋友圈收获朋友们的点赞和关注,可以跟同事朋友面前小炫耀一下参与了热点事件,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做媒体或自媒体工作需要来打卡。总之,这次茶颜悦色进驻武汉的火爆一下子打开了本地市场,也成功的让一个区域性品牌又一次登上了热搜。
纵观茶颜悦色的发展,一个茶饮品牌能从一片红海中崛起,不仅仅是善于营销,它成功在我看来有几个关键点。
一、鲜明的中国风
和以往市场上的茶饮品牌不一样,茶颜悦色应该是第一个主打“中国风”的茶饮品牌,无论是门头的设计、店面的装潢、产品的包装设计全部都非常走心。尤其是纸杯的插画设计,古风美女、风景名胜历史典故都颇具风格化和艺术感。
门店的所有细节都充满了鲜明的中国风。品牌形象和以往的茶饮店现代风明显区别,非常具有辨识度。

长期坚持中国文化的价值深度输出,让茶颜悦色有了自己的文化属性,形成了高度的品牌认知,在茶饮界独树一帜。据说很多人专门前去打卡,游客也会特意拍照留念,就连长沙本地人也会自豪地以茶颜悦色为背景转发朋友圈。
二、有辨识度的产品
茶颜悦色的产品形态主要有两种:茶+奶油,茶+奶沫。和其他茶饮行业内的主流产品——奶盖茶、水果茶产品的形态有所区别。茶饮的用料讲究,工艺严谨,而且产品数量相当克制,一共就20多个,新品的推出也非常慎重。

另外每个产品的命名都别出心裁,比如红茶名为红颜,绿茶绿茶名为浣沙绿,以坚果等为配料的奶茶叫豆蔻,饮品名与古诗词结合,人间烟火、声声乌龙、素颜锡兰、枉凝红等等这些名字都让人耳目一新,有种独有的品牌气质。
三、地域稀缺性
茶颜悦色从2013年开店至今已在长沙已开出200多家店,即使发展的势头和口碑如此之好,也只到今年的12月才开始在临近的武汉市开出省外第一家店。
在餐饮业加盟、连锁、利用资本迅速跑马圈地已是常态,茶颜悦色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强势品牌如此谨慎还是不多见的。
无论是出于直营不加盟的模式需要稳步前进,还是对供应链和质量把控的高标要求准,这种慢节奏的克制和专注本地化的深度运营让外界对它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闲鱼上居然出现了在长沙代喝茶颜悦色的服务。有网友认为茶颜为什么会红,因为喝不到所以才红,也许这种地域的稀缺性也推注了茶颜的传播。

四、极致地服务
茶颜悦色的出品一向非常讲究,原料很多都是进口,锡兰的红茶、美国的核桃等等。因为采用冲奶茶和打奶沫都是采用人工操作,因此茶颜做出了“一杯奶茶永久求偿权”的承诺,每张小票上都印着一句话:只要您觉得口味有异,请果断行使“一杯鲜茶的永久求偿权”——任何时间走进任意一家茶颜门店要求免费重做。这个承诺让茶颜声名远扬。
为了保证品质,茶颜坚持不做外卖,因为外卖的时效性会降低饮品的口感和顾客的体验,直到疫情期间,茶颜才开始尝试部分外卖服务。
另外茶颜每个月定期会对外发布“食安自查报告”,通报检查的结果。每个门店都会有医药箱、充电器、雨伞等物品,无需消费,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去借用。这些无处不在的细节都体现了品牌对服务的极致追求。

五、专属的“亲和”气质
茶颜悦色为何会频上热搜?从其社交风格来看,它的语言风格非常的接地气。其公众号上都是一些极度亲和的“口水话”和不符常理的文案,逗比接地气的互动以及官方自爆的“家丑”,这些都赢得了粉丝的拥护。就像创始人吕良说的,想和顾客形成一种“亲人”关系。
最有趣的是网友晒出的一张小票,用红线标注出来两句话:“茶颜悦色官网”和“茶颜招募加盟商”的消息都属虚假,等我们有钱就去告他们。这种少见的官话让网友不自觉地开始传播。随后公众号又发出消息:我们现在已经赚了一点钱开始告他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