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020年对人类来说是异常漫长的一年,这一年的遗憾和坏事可太多了,我自己的遗憾只是关于失去和告别的一个小小碎片。全人类共同的糟心事,也轮不到我来盖棺定论。所以不想在年末聚焦于今年的遗憾、不甘又或是小小成就,只是想试着淡化2020时代深景的影响,来写写这一年对我来说几个值得记录的小事。
1.
马男波杰克季终了。看完最后一集,我呆坐了好久。从高中毕业开始,这部剧对我来说早已成为人生指南,不知道多少难过的迷茫的日子我都逃到这里。我不喜欢营销号里打着马男口吻的毒鸡汤,这部剧的意义于我来说更像是老友记那种家人,我看着剧里的大家都成长了一圈,Diane长胖了,不再执着于剖析自我和追求所谓人生要做些“有意义”的事,花生酱开始反省自身是否已经到了“冻龄点”,Princess Carolyn在做个女强人的同时也确信了可以有人爱她的幸福,Todd我的最爱,一个活在现实世界的傻瓜,终于和别人建立了真正的情感联系。但Bojack好像怎么折腾都会回到原点,所幸最终也没看到老马从暴郁中年走向平静老年。于是我想大概成长只是途径而自我和解才是目的吧。Diane说人生就是不合适的拼图,拼到最后发现大家都是陌路,但Bojack说如果这一切都没有意义了,我依然想跟你说说话。这就像这部剧给我的观感,确实很致郁,但整个过程丧得反而很治愈。
2.
第二学期我选到了一门自己很喜欢的课,燃起了我对宏观经济学继续学习的热情。这门课通过宏观经济建模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经济发展的问题,包括职场中的性别歧视、职工的生育和受教育的选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教授是一位法籍印度人(完全没有印度口音),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在第一节课就跟我们说他的课很tough,要是想混的人就赶紧换课,智商不行的也赶紧换课。但其实他的课讲的特别清楚,深入浅出,Seminar的课堂形式,让我觉得自己再跟世界前沿的经济学家面对面的进行交流,每节课我都很珍惜。有次下课,教授跟我说“Vicky我不是很清楚中国的情况,但现在的女权主义大都也只是从男女平等的社会角度出发,而如果我们能从经济角度论证职场中的性别歧视对一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我想男人也会更接受女性对于平权的诉求。” 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学的东西不止是假设的经济模型和数学推理了,它甚至有可能推动社会进程,我也很感动于教授身为一个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男性,愿意关注这样一个“女性议题”,学术真了不起。
3.
没来得及好好和一个城市告别。爱上一座城市的感觉是我以前不曾有过的,因为除了北京我从没在另一座城市生活过一个月以上,而我对仅仅旅游过的城市的感情就像艳遇,来来往往几乎全是刺激和快感,然而理所当然的,也很难产生什么深刻的情感。要说北京,这座城市太大了,大到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也没有很强的归属感,在北城生活让我对南城感觉就像外地,甚至有的时候觉得,我的家乡应该是望京而不是北京。出乎意料的是曼彻斯特给我的感觉就是既新鲜又踏实,有个朋友跟我说,London is for travelling but Manchester is for living。曼城很小,小到我住市中心去哪都可以靠步行,逛来逛去就那几个地方但总能有新的发现,天天下雨但彩虹总是不经意就出现了,传说中英国人很冷漠但被各国留学生充斥的城市仿佛永远生动又有趣。
在曼城我过得很开心,非常开心,感觉在做梦,有用不完的精力,每天都是盼着起床,甚至做饭洗碗赶公交下冰雹这种事都能让我开心。城市就像是一个架空的乌托邦,最好的朋友都住在几条街内,出门就像走在盖里奇作品里的世界,我每天睡前都在计划明天要去探索Northern Quarter的哪条街,Afflecks的那家古董杂货铺还有一半的东西我没翻完,Spinningfiled这周又有新的节日活动我想去看看,城里所有早午餐店的French Toast做法都有些不同我要选出最好吃的。大中午酒吧里就人满为患,草丛里窜出来的小狐狸,满大街的闲庭信步的鸽子,凌晨1-2点也永远人声鼎沸的市中心,拎着东西走出两公里也能逛出幸福感的玛莎,喝醉后在街上吵嚷又捂住胸口大笑的情侣,穿着grunge的男孩他抽的电子烟是烤面包味的,课上西装笔挺的德国帅老头举了落水狗里的例子讲经济学,下着雨的傍晚我们在公寓门口站着聊外星飞行器……
回国前的那个下午,说来也很巧,连续下了几天雨后的晚霞格外的壮观,我在窗前站着看了好久,太阳落下去了,蔓延成一片粉红色。我的公寓门口有一家高档酒店,英伦古典式的大门,总能看到穿着真丝礼裙的女人和西服口袋方巾都一丝不苟的男人,三三两两地在门口拿着香槟聊天。我一直在想,我走之前一定要来这家酒店住几天。那家酒店的顶楼是我窗户外的著名地标principal,走之前的两天变了股东,牌子被换成了kimpton。那天看着夕阳,看着刚换的kimpton我突然觉得,我和曼城的缘分可能就是到这儿了,戛然而止了,来不及重走一边生活场景了,也来不及好好说再见,甚至下一次见很可能就是十年后了。后来我意识到,生活里美好的片段就像那天的日落一样,就那么一会儿,就允许我驻足看个几分钟吧,因为除了停下来看看它,我什么也做不了。
4.
物理隔离。从英国逃回来的路途过于曲折,将近20个小时不吃不喝让人虚脱,但是从飞机落地到转送至集散中心,一路上“大白”们保护照顾,我真的发自内心的觉得安全和自豪。14天隔离,我没见到除了工作人员外的任何人,我上网课、写论文、锻炼、看电影、安静的思考,没有觉得很孤独,可能因为酒店窗外有很美的山景,虽然我没法“采菊东篱下”,但居然有种“悠然见南山”的隐居感觉。
在这期间,我看完了5部娄烨的电影。我很喜欢娄烨电影真实的粗粝感,他拍的城市总是有一种风雨飘摇又虚无缥缈的感觉,从90年代到20年代,从北京、上海到武汉,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深景里,一代代人在浅景里重复着迷惘、颓败、情感纠葛、挣脱宿命,也找不到答案。
隔离结束的那天,大巴车从密云水库盘山路下来慢慢开进市区,街上的人从骑着电动车到步行,川流的车渐渐多了起来。4月的阳光从车窗外毫无遮拦的照在我的脸上,燥热的有点上头。我扒着窗户迫切的看着车窗外,山桃,枯树,几块石头,远山,一对骑电动车的情侣,电线杆,红绿灯……“出狱”后的一切“活人活物”都让我如饥似渴的想要尽情的看看。回家见到妈妈,我抱着她转圈,开心的大笑“妈妈,我好想你呀!”,回到自己的小卧室,给我的小花浇了水,躺在自己的床上,抱着我的小鳄鱼,我觉得:我最喜欢的还是生活。
5.
关于旅行。二月底我还在为春假去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行程和李老师兴高采烈地做着规划。然而就几天时间,经历了意大利西班牙相继沦陷、取消递签、决定在英国境内自驾、英国疫情升级、取消全部行程、下定决心订机票回国。现在想想三月那几天,买不到机票,买到了票的航线又反复被取消,学校不给最终停课的消息,是否能顺利毕业,是否还会回来,一屋子的东西怎么办……度日如年焦躁的感觉,已经过去了好久。
回国后我去了两个城市。重庆和深圳。
重庆是一个气场很独特又复杂的地方。这座城市好像很能隐藏心事、秘密和勾当。六月的重庆是潮湿的,被说烂的赛博朋克8D般的城市架构,媲美维多利亚港的夜景,到处都是红油火锅冒出的人间烟火。这里的出租司机会左右我要去的目的地,甚至给我拉到不想去的地方只因为他认为这里很不错。老奶奶在路边坐着随时都可能裂开的塑料凳子,嘴角咧着,两颗金牙露在外面被阳光一刺正好晃到我的眼睛。一家评价很好的石板烤肉要爬到半山腰,路过电线都盘满青苔,像是没人住的老旧居民楼,黑漆漆的窗子里面却时不时传来做饭的嘈杂声和有些呛人的锅气。闹市区的三两步外就是一个无人光顾的商城,外面闪着夺目的霓虹里面门可罗雀,商场里面居然还有一个一不小心就能掉进去的大锅炉,零星的几个人也是被小红书上推荐的“绝佳摄影机位”骗到这里。如果《重庆森林》这个名字是一个大厦里的鱼龙混杂,那重庆这个城市用 “森林”来形容更是恰当极了。
相对来说深圳,就是很明快又有点同质的大城市了。太阳底下明晃晃的,似乎阴影都无处遁形,当然我也无处遁形。一下飞机呼吸到闷热的湿气,看到一排排的椰子树,我就快乐了起来,无尽之夏真好。夏天和粤菜都好,一年过365个夏日,一天吃三顿粤菜,我恐怕也不会腻(才怪)。
6.
快年末的时候,遇到了我的男孩。最开始喜欢的原因是他好快乐啊,看他大笑我就觉得我也好快乐,遇到他之后我笑的次数可能比之前一个月还要多。我喜欢听他讲话,他是层次很丰富的人,有大场面的心态,说话也带着情感,很有趣又性感。我们懂的东西很不一样,他能让我看到不同的可能性和不同的世界。结结实实的心动大概就是,有一天晚上他在我家楼下等我,黑夜深处我扑到他怀里的那种温暖。我说你嘴里有酒味诶,他靠近我说那你要不再好好闻闻到底有没有酒,然后我突然脑子空白开始接吻,耳边想起一句歌词“我说所有的酒都不如你”。对恋爱这件事我一直觉得看运气,但运气好像也没怎么眷顾过我,上一个心动男生在跟我说过爱后就回了香港,陆陆续续接触到一些男孩让我觉得心动真是及其难得又毫无理由的一种玄学。过去几年我可能一直在等一个花生酱先生,花生酱并不是个完美的爱人,但他快乐勇敢,真诚善良,他能告诉我寻找人生的意义并不是获得快乐的关键,他能告诉我有的时候相爱的人们只是需要点信心。我的男孩对人很真诚又细腻,他给自己的朋友掏钱买票,老想送我礼物,每天给我打电话,在朋友表演的时候拍好看的照片,帮拿着东西的路人开门,在看动画片的时候感动的哭,操心家里的事,记得朋友的生日,在理发前看黄历。他总说自己是流氓,但我觉得他更像游侠。他总说自己脾气古怪,但我觉得他才是真实又可爱。遇到他之后我有很感谢命运让我错过了之前的缘分,我才能腾空双手正好来拥抱他。
2020让我觉得世界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混沌”,没有一个算法,也没有一个拟合可以告诉你下一个奇点的位置。在崩溃之时拥抱到了阳光,在想变成一只鸵鸟躲起来不被发现时却幸运遇到了很多舒适的爱,在世界都在崩溃之时也有人选在这个时候谈恋爱。觉得人生不过如此的时候,又能因为奇妙的转机重新看得起自己。也会在觉得自己要扶摇直上九万里时,被现实狠狠教育。12岁喜欢吃的东西,16岁就不喜欢了。19岁觉得不信的道理,可能34岁又觉得他说的好对。境遇好像就是动态的、流动的在人生线里上下颠簸。所以,希望我可以在这漫长的一年结束之时,记得很多事没有必要,没必要轻言一定和绝对,没必要给自己设限,没必要找寻自以为的通透,也要在走过更多路后更懂得包容别人,包容生活,做一个温柔而真诚的人。
”人们总说要抓住那一刻,我不知道,我总觉得是那一刻抓住了我们。”
2021就更加珍惜吧,珍惜被抓住的每个当下吧,尽可能去体验不一样的事情和情感,遇到快乐的时刻就尽情快乐,消失了就慢慢生活,再接再厉,相信永远有下一个好故事等着我去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