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看完EVA后觉得人的成长是对自己心灵的补全
人在童年时缺失了什么,成年后便会越加的得渴求,哪怕犯下错误。这是用一生治愈童年的故事模板,在EVA里每个人都在发觉生活中的缺失后,用一种方式是弥补自己心中的缺失,真嗣来到了基地决定驾驶EVA,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渴望被父亲的认同。碇司令则是选择完成神话的降临,将自己和妻子的灵魂合为一体,他所拟定的人类补完计划,不过是为了成全自己愿望的计划,他不关心其他人,包括他的儿子。葛城美里他缺失的是什么呢?事情发生前她讨厌着他的父亲,事情发生后她却为了追逐着父亲的影子而努力生活,父亲研究的真相,像父亲一样的男人,她努力的补全自己的遗憾。深感缺失的还有明日香,母亲死亡带来的惊悚,父亲之后的漠不关情,让她无比渴望证明自己的存在,最后的战斗中她觉悟母亲给她的爱,弥补了自己的心灵缺陷,也就拒绝了回归莉莉丝的人类补完计划,尽管大家都说2号机中保存了她母亲的灵魂,于是在最后才能唤醒她的心,但我想这是属于形式上的剧情铺垫,因为故事的重心是EVA,所以把形式放在EVA里。绫波零她不是人,莉莉丝的灵魂加上亚当复制体的血肉调制为形似碇维的人型,本质上她还是使徒,于是她的补完需要两种,回归莉莉丝形态的补完,身为人形的情感补完,故事看完后我们知道她补完了自己的使徒形态,她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而非身为碇司令的工具时,人形的补完也完成了。
生活在现在的我们需要对自己补完吗?这是必然需要的,且不说我把人比作信息体天然追求“有”这件事,马斯洛的需求层级就是一种补全自己的路径,当然马斯洛是唯物主义观的,人类补全这个说法是主观的神学概念。人难以实现所有人的自我满足,于是祈祷神的帮助。至于我为什么想到谈论这个话题,大概是因为这段时间我过得不知所措有些困惑,这个故事让我反思到自己的行为的可笑,而这竟然是这段时间里仅有的有意义的收获。

在公众号里看到这样一句话,很好的诠释了我的状态,“不读书爱思考,没经济谈真爱”,前者让我盲目自大,后者让我沉迷妄想,如何摆脱这样的状态呢,大概只有多读书多挣钱了。我请教了苏琴她一年的挣钱方式,这是我模仿不了的方式,我只是被她的努力打动到了,也被她的存款打击到了,我意识到自己要改变现在懒散的生活方式了。工作时间,生活时间,睡眠时间,我的每一天都是由这三块时间组成,每个时间块里有许多应当要完成的事情,我没有好好完成,我便辜负了时间想要带给我的快乐。
我应当是快乐的,现在衣食无忧,工作能力满足生活所需,父母爱我,我爱家人,社会大发展生活很平和,有读书的时间,有听歌看电影的时间,有玩游戏的时间,想要的游戏手柄已经买了,想玩的游戏也能玩了。我觉得我应该快乐,但我还是无法开心的笑起来,那我应该还是缺失了什么,而我想要把时间填满,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上去,便是为了填满这份缺失,它是什么呢,是因为对未来的恐慌而想要努力把握住人生轨迹的安全感,还是因为无法使自己的存在变得伟大的自我满足感呢,我想是缺失安全感,只有这个才会使人焦虑恐慌,后者只是使人低迷茫然没有自信。不能否决对于自我实现上我缺乏认同。
继续借用EVA的设定,每个人都有AT立场,在终止人类补完计划后,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用AT立场将自己排除,回到有着独立自主性的人形态,于是说人是由AT立场维持人的个性的,AT立场另一种说法是心之壁,因为可以排斥所有的事物,所以成为使徒的防御方式。从这个命名上也能理解,心与心之间的壁垒,人类补完计划便是消除这个壁垒,达到人与人的共通,而正是排斥着这种完全的心灵共通,心之壁才存在着,每个人才能保持独自的个性。所以人与人完全的相互理解是不存在,当一条蛇理解了人,她就成为了人,当青蛇理解了白蛇,青蛇也就成为了白蛇的样子。人世间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世间包容万家灯火,这才成为娑婆世界。
昼,多云,微冷,玉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