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秩序立基于“人民意志”,导致大革命后期的暴力屠杀

人民周刊
——意志本身难以代表以及有流变性:公意公意,意志本身是变化不居的;公意下的政治实体,因此失去了一个持久稳定的制度保障;最终,公意体现在拥有强势的革命领袖界定上 ——反反复复230年之久的法国大革命中后期情形:如果各派的势力相当,那么界定“公意”时就不免会产生派系争斗,甚至暴力屠杀
从共和转变为人民意味着新秩序的基础从自由立宪或者制度建构转向依靠人民意志的假设,从而将信念寄托于一个阶级天然的良善之上。但由于意志本身是变化不居的,因此,未来的政治实体,因此失去了一个持久稳定的制度保障。这里的困难在于,公意如何体现在拥有强势革命领袖时,就得仰赖于革命领袖的界定;如果各派的势力相当,那么,就不免会因此产生派系的争斗,甚至酿成血腥的暴力屠杀。得胜的一方在这样做时,常常为自己的行动涂上公意的油彩。这种局面正是法国大革命中后期所发生的情形。
(郭为桂:《寻找失落的革命精神:古典共和主义的理路——读阿伦特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