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创艺术家】叶向明的意象空间
叶向明
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
2006年,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2010年,成立北京宋庄叶向明工作室
201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访问学者
现任岭南画院院长、岭南美术馆馆长

主要个展:
2010年 “蓝调系列”叶向明艺术展(北京宋庄万盛园)
2011年 “梦之旅”叶向明油画展(北京宋庄国防艺术区)
2012年 “记忆的投影”叶向明油画作品展(古元美术馆/北山会馆)
2014年 “开放的毛孔”叶向明当代油画作品展(关山月美术馆)
笔迹·心迹:写意的梦幻空间——品读叶向明的绘画作品
在岭南画坛乃至整个中国美术界,叶向明先生及其作品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他的蓝调系列经典作品,在国内美术界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知名度。可以说他对于油画的探索实践已居于美术界的前沿领域,这些成就源自于叶向明先生的艺术经历:广州美术学院的科班学习,以岭南画家先行者的姿态在北京宋庄设立叶向明工作室,在北京与艺术家杨飞云、范迪安等先生关于艺术思想的交流碰撞......除了这些,还有叶向明作为一个艺术家具有的超越常人的天分和气质也是成就他的重要原因。广东汇纵

叶向明早期的绘画作品是以具象描绘为主要创作内容,因为他有着扎实的素描基础和色彩创作能力,其水彩作品曾获广东省的金奖。后来他选择了以抽象风格为主,是他对绘画的理解逐渐成熟的结果。包括经过这么多年绘画实践的操作,尤其在北京的见闻与交流和对国内外前沿艺术的理解和吸收,使他逐渐走入一种意象性的创作方式,这种方式不是完全自然主义或自由主义的状态,而是一种通过对绘画语言的熟练掌握,逐渐将其个人对所处世界的认识与恰当结合。这种艺术世界观的形成包含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融入,对生活状态的体会与感悟,对内心情感刻骨铭心的付出与收获。所有这一切,使得画家内心更相信并肯定自己的直觉,他是以直觉和想象力为创作的出发点,其作品上不再有明显的象征性、文学性及说明性。他将造型和色彩加以综合,以线、面的方式组织在画面上,呈现出来纯粹的形色构成,有类似于音乐的旋律之美,并且其抑扬顿挫之处恰似画家本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这是叶向明绘画创作的成熟表现,也是他在创作上的自信流露。因为他的作品能脱离俗人眼,所以他就离成就为一个大家的距离不远。著名文化学者、美术理论家任道斌先生认为叶向明作品“天真浪漫、如诗似歌”,杨飞云、范迪安先生也给与其相当高度的肯定和推崇。

抽象绘画并不完全是欧美人的专长,华裔画家赵无极、朱德群以及归国的吴冠中等人的作品同样让世人瞩目与赞赏。只是到了中国人的手中,西方的抽象艺术就成了中国人写意精神的表现方式了。这就是叶向明所追求的“写意油画”,一种中西结合的绘画语言形式。从艺术发展上来看,抽象艺术被看作是西方绘画发展到近现代的一种艺术创作表现方式,它是一种思潮,也是一场足以改变视觉经验和艺术观念的革命。与具象绘画最大的不同是它反叛艺术创作原有的模仿方式,不重视“画的像不像”,而在乎观者的内心感受。从这一点来说,与中国写意水墨追求的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绘画的写意传统到了近现代,尤以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为影响最大。画家皆知“太似为媚俗”,因此,照相式写实主义绘画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其数量与影响都是相对很少的,这不只是照相技术本身的更新太快,直接影响了绘画如实描摹自然对象的方式。也是因为人类文明与欣赏水平的提高使得具象艺术逐渐从绘画中减弱,而让位给照相与影视新媒体艺术领域。这也是像叶向明一样真正为艺术创新而孜孜不倦进行探索的一批艺术家所必然选择的道路。既然抽象艺术赋予艺术创作与欣赏更大的发挥与想象空间,叶向明选择了抽象的风格作为目前他的创作方向就可以为我们所理解。因此,可以说这种选择既来自于他天生的艺术敏感和后天的学养积累,同时也因为具象的描绘难以传达出他需要表达的创作意图,更难以包含他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艺创商城

每次看到叶向明的作品,我总想到书法的线,古人所谓书为心画,画为心迹,同时我在心里就会产生一个需要向画家本人询问的话题,就是他在画面上以线为主要的描述方式之一,这种方式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情结?而我作为一个观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叶向明对中国书法的线的理解。我认为叶向明大胆而成功地把书法的线条运用在了油画的表现上,是源自于处于传统文化成长起来的他们这一代人其血脉中对传统艺术精神根深蒂固的情感。作为一个19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这一代人往往对传统文化有着一种矛盾对立的心态。一方面,在他们当时成长的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运动的影响,这代人或多或少都会对社会上“旧”的事务有着排斥的心理;另一方面,他们所受到的教育相比较今天而言在本质上还是被传统的文化思想所影响。因此,对传统文化包括书法在内的艺术在心理认知和接受程度上还是要比今天的青年一代深刻的多。钟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叶向明自然对书法艺术的线条魅力有着无限的崇尚和深刻的把握。书法线条的张力、动势、美感对于叶向明这样一个有着强烈的艺术敏感度的艺术家而言,无疑在不自觉间成为他创作方式和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看他的作品,虽然让我们面对的是以色彩的科学原理所组合而成的画面,但是以线条为主的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元素也让我们一览无余。叶向明的写意油画是自己对线质和色彩的一种诗意感悟,这是把中国书画的写意性对西方艺术的一种良性植入和诗化,而非一种简单的毫无逻辑的中西融合,他呈现给我们的是率性的线条和着丰润的色泽所幻化出的美的乐章,艳而雅,温而润,富有内涵。他的画风由具象转向抽象,有视觉的丰富渐渐转向内涵的丰富,本质上就是与他的文人气质与艺术修养紧密联系的。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得他绘画中的主要元素是线与色,甚至达到线既是色、色既是线、色线相和相生的合一化境。这些绘画元素的运用与表现就是来自于他对包括中国书法的线条在内的多种文化元素的理解、认知与吸收,甚至包括受到中国早期绘画尤其是早期石窟壁画的绚烂色彩与斑驳离奇的效果所影响。这些文化元素让叶向明在创作作品上有着引人遐想的梦幻效果,这种效果是对视觉图像的写意描绘,也是他个人绘画精神的自然流露,让人不可捉摸,但能够让观者感受到画家内心情感的波动,以及精神追求的高尚。艺创网

在绘画创作中,叶向明就像一个禅者。他可以完全沉醉于个人的绘画空间中。他痴迷于绘画,绘画是他一生的追求。据说,原来叶向明崇“道”,道家和佛家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相互影响的。所以,无论是崇道还是信佛,都是艺术家本人在生活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双重追求。在绘画风格的选择上,叶向明是一个禅者,也是一个勇者。因为,选择符号化、抽象化作为自己绘画表现的主要方式,需要一种勇气。一方面这种选择是在画家文化修养与绘画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时,具象的写实描绘已经不能完全表达出画家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他需要一种突破,而这种突破的过程就是一种冒险的过程。人的情感本身是抽象的,这种抽象的情感可能最终需要抽象的绘画语言来解读它,描绘它,达到一种相对完善的程度。这大概就是叶向明绘画语言选择的内在原发性。另外,在艺术品与市场接轨的时代,普遍来说选择抽象风格无疑是一种冒险,中国藏家对作品的选择往往以增值为目的去收藏艺术品,要求短期内见效快。因为目前大众的欣赏水平很难去领会一幅抽象画作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意旨,很多的画家因为要进入市场,让藏家欣赏,受大众青睐,而屈意迎合,去画一些低俗不堪而没有思想内涵的作品,长久下去,会毁了一个又一个有天赋有潜质的画家。叶向明先生的勇气和胆略使他从中跳出来,他在绘画语言中的经典艺术样式和独特美感让我们眼前一亮,特别是他倾注于作品中的诗性和文心,不得不使我们更长久的为其作品徘徊和驻足。所以,叶向明选择了写意风格实质上是让自己选择了绘画上的一条光明之途,也只有像叶向明一样敢于去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才能真正让自己走向艺术的巅峰。艺创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310篇内容 · 95.5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28.0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02篇内容 · 150.2万次浏览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94篇内容 · 84.4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69篇内容 · 67.5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71篇内容 · 23.0万次浏览
- 我发现了食物最完美的吃法17篇内容 · 5.0万次浏览
- 聊聊让你印象深刻的路人31篇内容 · 9727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