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应该阻止“早恋”
早恋是个很有趣的词,相信很多年轻人都知道,早恋这个词仅限于中国,然而在父母辈辈流传的思想教育下,好像早恋就成了非常可耻并需要阻止的事情。
首先,对异性或同性产生好感,是我们作为人自然而然产生的生理反应,就像有些女孩子来姨妈来得早,有些女孩子来姨妈来得晚,那既然是生理因素控制的,又何来对错呢?
其次,很多家长和老师预防早恋,就是因为怕影响学习。我今年19岁,我觉得恋爱并不影响学习,失恋才会。一段健康积极的恋爱可以帮助两个人共同进步,而一段糟糕的关系可以影响生活,心态,工作。难道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是这样吗?
我看过太多身边的女孩子,男孩子,因为不懂如何去爱,如何被爱,被伤的遍体凌伤,不止青少年,这样的成年人也不占少数。有四五十岁的女人,前半生过的非常幸福,突然被初恋老公出轨,从此迷茫不已,甚至毁了自己的下半生。有十几岁的女孩子,被所谓的“渣男”伤透了感情,无人倾诉,因为“早恋可耻“从此也变成“渣女”,以玩弄其他男孩子的方式来自我满足,一点点捡回自己破碎的内心。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成熟的 “爱的教育”。然而我曾经有个雅思老师,和自己的男朋友从初中开始谈恋爱,现在孩子都五岁了。成功的“早恋”虽然占少数,但未从青春时学会爱的人为多数。
我曾经回答过一个很有意思雅思口语part2问题“如果你有孩子,你会在什么方面用与你父母不同的方式教育他?” 我的回答是教他如何谈恋爱。学习,工作都是生活的部分,人的后半生都将于自己的伴侣度过,那为什么我们不在孩子幼年时,就教会他们如何去爱呢。作为女孩子,要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尊重你爱的男孩子,作为男孩子也一样。青春不就是用来试错用来成长用来学习的么?作为孩子,你有父母,有长辈,有老师,有退路,你可以大胆去试,用力去爱,勇敢犯错。但成年人不行,作为成年人你的工作就是饭碗,成年后的恋爱,失败的恋爱代价更大。从经济学角度这是一个trade off。而成年后去尝试恋爱的trade off代价更大,这是得不偿失的问题。既然没有人天生会爱,那我们何不从小就去教育爱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作为学生,你还不会情绪的把控,失恋的你搞砸的是明天的考试,而作为职场上的社畜,你还没学会恋爱,失恋的你毁掉的可能是公司明天几百万的订单。
老一辈好像有了固定思维,学习奠定未来,恋爱自然会有,自然会结婚生子过上幸福生活。然而大家都知道并非如此,恋爱的学问太多了,如何在爱情中保持独立,守护底线,永远尊严,尊重彼此,这是很多成年人都学不会的事情。谈过几次恋爱的人永远不会想和一个没谈过恋爱的人在一起,因为他们不会谈恋爱,就好像我是恋爱大学生,你才是小学生那两个人该如何交流沟通?比起什么都经历的乖乖男生,我愿意和看过世界体验过后选择好好生活的男生在一起。
比起不应该阻止“早恋”,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更早的去贯穿“爱的教育”,从青少年开始,从你的孩子对爱萌牙开始,比起阻止,我们在身边陪伴,监督,合理教育不是来的更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