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度观影报告
查看话题 >不要问为什么十月最佳给《夺冠》问就是给您拜年了
真正的标题其实是:
不要问为什么都快12月底了才做10月和11月观影总结,问就是提前给您拜年了。
是的,这不是年度观影总结,而是十月、十一月双月观影总结。
十月豆瓣观影记录40部,十一月28部,写了2个影评。保持了8月以来平均每月30部的记录(8月32部,9月26部)我都觉得自己老牛(xián)了,哪里来那么多时间(xián gōng fu)看电影。
但是等一下! 这里面可是有补记录的电影~所以实际上十月观影37部,十一月……秋日影展不要脸地提前标记了,所以其实是21部。十一月还有个位数的网络电影,我实在不想标了就let it go.
如何在全职工作的情况下保持如此高的观影频率,几乎一天一部呢?
答案很简单:一直看。
开玩笑啦!周末连看两天,每天三、四场,月看30部不是梦(是梦,依然是梦,12月份观影量迅速拉胯的社畜猛然流泪)。
个人双月最佳影片:《林家铺子》
这个真的好难选!我在《自己去看》和《土地与自由》之间犹豫了一下,决定顺从内心(私心)给国产老片。1959年拍摄,关于九一八事变一家小小店铺的故事。非常深刻,不亚于任何世界大师的作品。
最佳纪录片:《归去来兮》
纪录片都是在十月份看的,其实没看几部。候选的只有费里尼的几部纪录片跟《阿涅斯论瓦尔达》、《掬水月在手》、《空白画布》和《归去来兮》。虽然看的不多,但是两个月的两条影评全部是给纪录片的,哈哈!一个是吐槽《掬水月在手》,一个就是给《归去来兮》的。费里尼的纪录片其实相当精彩,比如《罗马风情画》就好像坐着时光列车,穿梭在20世纪的罗马街边,马戏团、女人、笑声与狂欢。但是对于《归去来兮》这部片子我其实是有私心的,比如,它会让我怀念起在纽约的生活,怀念那里的人。当时刚看完本片的我激情澎湃地写下了影评:激发片场ptsd的纪录片:台湾老人和他几十年后的纽约新片场 (貌似还被导演点赞收藏了hhh)
最佳动画片:《海兽之子》
七月番和十月番其实都没怎么看,就看了个《咒术回战》,动画电影只看了《海兽之子》,二选一,虽然两部都不是完全的心头好,但比来比去,我还是选后者,至少让我当时有种深刻的共鸣,有哲学上的思想高度。《龙与魔女》是真的好看!《死神》的作者久保带人的新作。但我是十二月份才开始看的,且最糟心的一点是当我看high还能再看100集的时候,才发现它3集就完结了……GG
十月开始就是电影资料馆的费里尼一百周年专场,补看了费里尼将近20部电影。列一下个人前三(不分先后,除了《八部半》):
三部都属于故事性强,特别是《卖艺春秋》,当时短评写的是:
《女人国》最让我惊喜的是,男主跟随带着俄罗斯皮帽的女人,下了火车,穿过森林,进入了一个女人国,就像是爱丽丝梦游仙境,掉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而那种神秘的氛围被营造得神乎其神。让人不得不感叹费里尼真的是了不起的造梦师。
《骗子》我其实都不想多说了,太成熟了现实主义,充满人文关怀,又有着神性的高度。但凭借这部作品费里尼就能够进入影史。但是此时费里尼作品中神性的高度,在后期却消失了。比如说《月吟》,他的最后一部作品。
其实我个人也非常喜欢《月吟》,我感受到了对死亡的恐惧,对人生的迷茫。性爱、文化,流淌在血液里的意大利面。但是这部适合把费里尼所有作品看完之后再看,里面对死亡的恐惧太过深,以至于它不能用逻辑,只能感受。「为什么我会活着?」也许是费里尼接着角色之口说出来的一生的疑惑。当我看完写下了「而1989年的面食小姐评选,那一年距离费里尼去世还有4年,从黑白到彩胶,一代大师没能见证数字化的崛起,非常唏嘘。」或许费里尼已经感受到了自己衰老,而很多问题依然没有答案。
如果说给十月评选最佳影片,我可能会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颁给《夺冠》。
为什么?
去年夏天,国内引进俄罗斯运动题材电影《绝杀慕尼黑》,豆瓣高达8.2分,
看完我心潮澎湃,写下了不过脑子的短评:
那一句「为啥人家俄罗斯能拍出这种片子!?」背后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不能拍出来这么热血、像样的体育题材电影?」
我以为要等很久,但是这个问题在第二年就得到了回答——
现在,现在就可以。
有什么比这个答案更鼓舞电影人的心的吗?
我们太需要既有群体记忆,眼泪与热血并存的体育题材的电影了。中国电影需要把观众吸引到影院的成熟商业片。
十月份,电影资料馆也上映了很多老片,其中最让我震撼莫过于《林家铺子》。(我总是记成「林家当铺」,非得给人家换个买卖)
十一月份,百老汇在做法国电影中,我因为时间问题就看了两部《祝你生日快乐》和《南法撩妹记》,都是带有一些喜剧色彩的片,非常快乐。
看《祝你生日快乐》的时候到中间觉得「不过尔尔」,但是看到后面简直拍手称快!虽然完全聚焦于家庭,80%的场景都是在家里的大house里发生,但是戏剧冲突愈演愈烈,真实而又强烈。却毫不丧失家庭的高度。
「家庭!太感动了。就算再愤怒,再难过,人其实也可以在一瞬间改变。人在变化,可以因为爱、因为善良而变化。」
其实十月、十一月还看了很多电视剧。我之前养成的坏习惯,不喜欢标记动画片和电视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一季、第二季、《真探》第一季、《三十岁……魔法师》(我真的记不住名字啊!就记住这俩关键词)、《棋魂》、《后翼弃兵》,《这个不可以报销》看了几集没看完。
过去是有些矫情地只想标记电影,不想让电视剧和动画“污染”我的timeline。但现在想想完全没有理由这么做啊!那么多精彩的电视剧难道不值得写影评吗?所以我估计开始我的慢慢补标之路。如果这么算,我可能早就破800部观影了。
电视剧最惊喜的莫不过《棋魂》。
我是怎么被安利的呢?
当时刷微博,猛然刷到一条,口气之大让我倒吸一口凉气。她说什么呢?说本年度最好看的电视剧不是《后翼弃兵》——彼时,我才刚看完《后翼弃兵》,心想,难道还有比本剧更爽更好看的?对她的话充满了怀疑。本年度最好看的电视剧不是《隐秘而伟大》——虽然我只看了3集,但是这不影响这部剧制作真的超级精良,剧情也极为紧凑,最关键是我最喜欢的《白夜追凶》的导演的新作啊!也不是《半泽直树2》——我的妈呀!我觉得半泽直树2都比第一部好看,你竟然说比半泽2还好看?这不能忍啊!女人,你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不是
但是看完《棋魂》,我觉得是的,这个安利真的丝毫没有说错。虽然最后几集有点拉胯,让我忍不住跳着看,但是——不敢相信国内把日本动画改编得如此接地气,又引人入胜。虽然我前几天跟朋友安利的时候,跟她叙述:一个1000年前的下棋大师穿越到了小学生身上,然后两个人一起下棋。
她好像觉得我后面还会说话:完了?
我:完了。
她:……好der
感觉我不是很擅长安利呢!总之——超好看,快去看!特别是本身就喜欢日本动画片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前两天跟朋友聊《后翼弃兵》她说刚看质感不错,我说「是吧?而且够爽」,但是她却说感觉不是爽文。我当时一愣。
朋友说,感觉女主的心理还是比较压抑的。
我却没有从这个方向仔细想过。她说,看豆瓣评论感觉和她看的不是一个剧hh,她觉得很难看到女主因为赢棋而开心,也就不太感觉爽了。
其实仔细想想的确如此,但是为什么我会看完之后觉得这是个爽剧呢?
可能本片重点的确不在于女主心理太过压抑(但实际上过量食用药物,后妈的过早离世等等,其实该渲染的地方,并没有少)二个,女主一直在赢棋。
她就像活在一个bubble里面,用绝对的实力击倒了迎面的一切——男性统治的领域,失去家庭的支撑,不是国际象棋大国的劣势……但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哪怕是天才女性,中间也要险恶很多。大多数因为外在环境而不是天赋过少就中道崩殂。这里也不想过多讨论这一点了,在豆瓣上看到一个影评,写得挺好的:看了《后翼弃兵》,想讨论下事业女性的问题。
今年是历年来看电影最多的一年,我以为我离开学校之后会停止连续看电影这种事情,没想到离开学校、离开功利性的看电影,我才开始真正享受看电影的过程。电影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它甚至不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享受与它共处,享受与作者的大脑共鸣,享受沉浸于影像和美的感受。
期待2021年新的影片,衷心地希望中国未来电影、电视剧可以越来越好!也希望我可以写出伟大的作品~2021年新年快乐!
日记提到了12部影视
- 12部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