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0回:最不怕冷的帝企鹅,海象体重眼小牙长
【皇氏古建築大全】【黃劍博采風追影】【環遊尋美拾遺錄】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4260回:最不怕冷的帝企鹅,海象体重眼小牙长

《采風追影文化傳播》公益科普教育文章,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
很多动物喜欢在温暖的环境生活,但也有一些不惧严寒的动物钟情于在极寒的南北极享受冰天雪地的冷酷环境,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类动物就是企鹅和海象。

企鹅属于企鹅目的企鹅科(Spheniscidae),是一种不会飞的鸟类,类似鸵鸟。
企鹅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9种,另有两种已灭绝。多数分布在南极地区,而其中环企鹅属的汉波德企鹅、麦哲伦企鹅与黑脚企鹅分布在纬度较低的温带地区,至于加拉帕戈斯企鹅的分布则更接近赤道;完全生活在极地的只有皇帝企鹅及阿德利企鹅两种。

企鹅可说是现时最不怕冷的鸟。它全身羽毛密布,皮下脂肪厚达二至三公分,这种特殊的保温构造,使它在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够自在生活。

曾分布于北极地区、现已灭绝的大海雀可能和企鹅一样耐寒,而且两者外表相似,曾经被误认有亲缘关系,使得在发现海雀时,欧洲人对其的命名和企鹅也相同。

企鹅拥有其他鸟类的共同特征:身上拥有羽毛、尖而突出的坚硬鸟喙及有爪与鳞片的双脚。但跟其他鸟类不同,它的翅膀太短,使它们无法飞行,也不像其他不擅于飞行的走禽(如鸡、鸵鸟),因为身体圆胖而不擅于奔跑。但企鹅的趾间有蹼,翅膀也演化至桨状。这样的身体结构让企鹅成为善泳的动物。

陆地上的企鹅不是直立着就是步行,由于身型圆胖,走路较慢,身形可爱。在冰天雪地下,若被天敌追时,它们会以腹部贴上冰地上,并用双脚推动快速逃走。企鹅的天敌是海狮和海豹,不是海象,尽管海狮,海豹和海象都是块头极大的食肉动物。
企鹅的守护神是海鸥。

企鹅主要住在极地,人迹罕至的地方。大部分企鹅住在寒带,仅少部分住在热带。企鹅并不喜欢酷热天气,只在寒冷的气候中,它们才会快活。所以,在南极洲沿岸住着最多的企鹅。

企鹅看起来不像鸟,它们的翅膀变成鳍状肢,身体呈流线型,能轻快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企鹅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防毛。在这层羽毛下有一层比较柔软的绒羽可以保暖。此外,它们的皮肤下面还有一层脂肪,也能防止体温散失。所有的企鹅身上都有类似的黑白花纹,这些花纹使它们的求偶展示显得更加醒目。
企鹅在海中觅食,必要时,它们也会潜入水中觅食,而其游动的姿势酷似飞鸟,皇帝企鹅是潜得最深的企鹅。它们能潜到250米深的水中觅食,并在水面下停留20分钟。它们的胃很大,它们可以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吃得饱饱的,然后游回家喂它们的小宝宝。

在海中,一般的企鹅已经十分灵活了,并能潜入水中达55米深、22分钟之久,也能游出离岸6-12公里远,以捕食磷虾等。
皇帝企鹅常简称为帝企鹅或皇企鹅(Aptenodytes forsteri),是企鹅家族中体型最大的属种,成年皇帝企鹅身高可达120厘米,体重可达46公斤。在皇帝企鹅发现之前,有一种企鹅被认为是最大的企鹅,取名为国王企鹅。后来,在南极大陆沿海皇帝企鹅被发现,由于它比国王企鹅还高大,因此命名为皇帝企鹅。

公皇帝企鹅双腿和腹部下方之间有一块布满血管的紫色皮肤的孵卵斑,能让蛋在环境温度低达零下华氏180度(摄氏零下117度)的低温中保持在舒适的华氏97度(摄氏36度),小皇帝企鹅身上的浅灰白色绒羽可御寒防风,但不防水,防水的翎羽要等到它们快成年时才会长出,慢慢替换身上的绒羽,身体下方的绒羽会先掉。
皇帝企鹅是群居性动物。每当恶劣的气候来临,它们会挤在一起防风御寒。皇帝企鹅活动时间固定,夜晚出现,皇帝企鹅的活动区域主要有两处,一处为饮食区,一处为繁殖区,它们常年往来于这两个区域。仅在每年的1月到3月,皇帝企鹅会分散到大洋中,分成小群进行捕食。

皇帝企鹅可以潜入水底150至500米,最深的潜水记录甚至可达565米。在水下,它们最长能屏住呼吸达一个小时。它们的游泳速度为时速6到9千米,最高速度可达到时速20千米。它们常用的一种捕食方法是潜入水底50米左右,然后在那里的浮冰下表面捕食贴近冰面游行的南极鱼(Pagothenioa borchgrevinki),一般捕食六次后再浮出水面进行呼吸。
在陆地上,皇帝企鹅是靠双脚摇摇摆摆行走或用腹部紧贴冰面滑行,在南极的冬季来临之前,一般每年的4月至5月间,成年皇帝企鹅要在南极浮冰区走出50至120千米,搬至繁殖区生活。为了抵抗寒冷,皇帝企鹅群经常要缓慢前行。
皇帝企鹅主要以甲壳类动物为食,偶尔也捕食小鱼和乌贼。它是唯一一种在南极洲的冬季进行繁殖的企鹅。在野生环境,皇帝企鹅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个别寿命可达20年。

在野外,皇帝企鹅的主要天敌包括南极巨海燕、贼鸥、豹斑海豹、虎鲸和大白鲨。此外雪地流浪犬和它们的后代在被清除出南极之前,也是帝企鹅的一大天敌。
皇帝企鹅一般在5岁时达到性成熟,成熟后的皇帝企鹅需要行进90千米到达繁殖地。每年3至4月,皇帝企鹅开始求爱,此时的气温一般都已降至零下40摄氏度。皇帝企鹅每年仅有一个伴侣,相互保持忠诚,共同繁育小企鹅。但是一年过后,多数皇帝企鹅都会更换伴侣。在5至6月,雌企鹅会产下一枚重0.45千克的蛋,此时它们身体储存的能量消耗殆尽,必须返回大海捕食。在此期间,雄企鹅把蛋放在脚掌上,以孵卵斑保温,孵化时间大约65天。

这期间,雄企鹅不进食,多数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依靠体中储存的脂肪度日。为了抵御低温和大风(可达200公里每小时),雄企鹅会挤在一起,并且轮流换到外围。小企鹅出生后,如果雌企鹅仍没有回来,企鹅爸爸就会将小帝企鹅坐在身下,以孵卵斑协助小企鹅保温,再从食道的一个分泌腺中分泌出乳白色的乳状物质来喂食小企鹅。 雌性企鹅大约出海2个月后,便会返回。
它能在数以百计的新爸爸中,通过叫声找到自己的丈夫,并吐出储存在胃里的食物来喂食小企鹅。雄企鹅这时便会离开,去大海觅食,但他离开的时间将会比雌企鹅离开的时间短一些,因为渐暖的天气将会使大量的冰层融化,在陆地上行走的时间也会相对短暂。

从此双方轮流照看小企鹅和觅食。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企鹅出生大约两个月后也可以单独活动,会聚在一起取暖,但它们仍需要父母的喂食。 在南极的夏季即将结束时,小企鹅和企鹅父母将会一起返回大海的捕食区,在夏季结束后,未达到性成熟的企鹅将继续留在捕食区,而那些成年的企鹅将重新开始返回繁殖区的旅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获取皇帝企鹅身上的油脂,曾有大量皇帝企鹅遭到人类屠杀,其数量不断下减,到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于受公众舆论强烈谴责,这种野蛮的屠杀才被迫停止。至1964年南极条约协商国制订《保护南极动植物区系议定措施》之后,皇帝企鹅及其他许多南极物种已受到普遍的保护。

皇帝企鹅的现存数量估计在15万至20万对左右,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从2001年起,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皇帝企鹅的保护状况为近危。自2009至2012年,由澳洲南极事务局、英国南极勘测(BAS)、明尼苏达大学、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以及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共组的研究团队透过空照图,使原先从地面取得的企鹅数量分析更为准确。调查结果显示现存于南极之数量将近60万。
2005年,法国导演吕克·雅克特(Luc Jacquet)一部以皇帝企鹅的生存和繁衍为题材的纪录片《帝企鹅日记》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国王企鹅(Aptenodytes patagonicus),是企鹅家族中体型第二大的属种,成年国王企鹅高约90厘米,重11至15千克,仅小于皇帝企鹅。全世界,国王企鹅数量约有400万只,被分为两个亚种(A. p. patagonicus和A. p. halli),种群数量仍在继续增加中。
国王企鹅首于1778年由英国自然学家及插图画家约翰·弗雷德里克·米勒进行描述,其学名首字“Aptenodytes”起源于古希腊语(a 是“没有”的意思,pteno是“羽毛”或“翅膀”的意思,而dytes 则为“潜鸟”之意,全字的意思是“没有羽翼的潜鸟”),而次字“patagonicus”则源于巴塔哥尼亚。

国王企鹅和跟它们相似但体型略比它们大的皇帝企鹅(A. forsteri)同为王企鹅属最大的两种企鹅。
说完企鹅,我们再谈一下海象。

海象是海象属唯一的物种,属食肉目海象科,是一种鳍足类。海象科史前有几个属,但目前仅存一属一种。

海象嘴短而阔,犬齿特别发达,似象牙,故名,用以掘食和攻防。有稀疏的坚硬的体毛,眼小,视力欠佳。四肢呈鳍状,后肢能弯曲到前方,可以在冰块和陆上行走。

海象体型巨大,雄性体重平均800到1700公斤,长度2.2到3.6米,一些海象个体可达到2000公斤。世界最大的雄性海象重2268公斤,长度4.9米,是除了蓝鲸之外的,能在陆地上生存的最大动物之一。

海象的皮下脂肪极厚,可抵御的寒冷的极地环境。海象在陆地上与海水中皮肤的颜色不一样(在陆上皮肤呈棕红色,而在水中则呈白色),因为在水中,血管冷缩,将血从皮下脂肪层挤出,以减少热能的流失。
海象主要生活于北冰洋海域;由于海象可作短途旅行,所以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有其踪影。通常群居于大的浮冰或海岸附近。

海象是出色的潜水能手。海象能潜入90米深的海里,在水中逗留大约20分钟。
海象主要用獠牙在海底挖掘甲壳类。同时,用其敏感的嘴唇和触须也随之探测、辨别,碰到食物,便用齿将甲壳类的壳咬破,然后将其肉体吃掉。海象也吃鱼类、软体动物、植物甚至其它海兽(如独角鲸和海豹)。

海象在四至六月生殖,通常仅产一胎。海象在自然界的天敌很少,捕杀海象的记录仅见于人类、北极熊和虎鲸,而大部分情况下,北极熊也只能吃从悬崖上摔死或病死的海象,而且海象的皮太厚了,通常情况下北极熊也不好下嘴。

鳍足类是分类为鳍足亚目、鳍脚亚目或鳍足目的动物。“鳍足”是源自拉丁文,意思是“长着像鳍一样的脚”。这一类的动物身体成纺锤形,四肢为鳍状,高度适应水中的生活。

鳍足类动物起源于3000万年前亚北极地区适应淡水湖泊生活的熊超科陆生食肉兽。鳍足类动物后来发展出两个分支,一支是有耳廓的海狮类和海象类,另一支是没有耳廓的海豹类。

鳍足类动物到底作为一个目与食肉目并列,还是作为食肉目下的一个亚目,多年以来一直有争议。鳍足类动物与其它食肉目动物相比在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确不同。但因为最早的鳍足类动物的化石是中新世时期,而哺乳纲其他各目最晚出现在始新世,这也成为不能成立鳍足目的原因。

因为全球变暖,海象的生存也面临极大的挑战,在野外,经常出现重达数吨的海象接连跳崖自杀的情况,生物学家说是人类的行为间接逼迫海象走向不归路。

在俄罗斯的沙滩,经常有大批海象堆叠如山地挤在陆地上,因为海冰变少了,很多海象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只能爬到悬崖上休息,等它们想返回大海捕食时,就经常因为失足而从悬崖上摔死,变成北极熊的盘中餐。。。

每年在俄罗斯亚马尔半岛,成群的海象挤在海滩上慵懒晒太阳。据悉,这些海象于10月底“登陆”亚马尔半岛,这里也是全球大型的海象栖息地。

俄罗斯科学家近期在北部喀拉海沿岸,发现一大群大西洋海象群聚在陆地上进行“社交活动”。科学家指出,这可能是海象数量正在恢复的信号,令人倍感鼓舞。

该海滩位于俄罗斯亚马尔半岛的一个偏僻角落,研究人员发现有3000多只海象挤在这里,而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只发现过数十只大西洋海象。

据介绍,海象“登陆”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拍拖”,指海豹、海狮和海象等暂时离开水中,为了繁殖和休息等原因,将自己拖行到陆地或海冰上。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觅食期间。

海象“登陆”通常出现在漂流的海冰或北极岛屿上,但全球气候暖化造成海冰缩小,此外,海象的栖息地也受到油气勘探及北极海运量增加的威胁。

俄罗斯科学院资深北极研究员索科洛夫表示:“这次的‘登陆’现象是独特的,因为既有雌性又有雄性海象,而且年龄范围也很广。”

索科洛夫称该发现为“独特的露天实验室”,使他和团队能够一次分析数千只海象。科学家已经采集这群海象的DNA样本,并在其中几只身上安装了卫星追踪器,将监视它们的动向达数月。

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与考察中心的博尔图诺夫(Andrei Boltunov)指出,数十年来,喀拉海的无冰季节变得更长,即便目前,尚无足够信息得出海象数量是否正在恢复的结论。但博尔图诺夫表示,“我们希望这是个好的迹象”。

但有时出现上万头海象挤在狭小的沙滩上,一旦出现雄海象打架的场面,很多小海象会直接被近二吨重的大雄海象碾压致死。。。

除了俄罗斯,美国的情况也不乐观,在没有夏季海洋冰的情况下,成千上万只海象来到了美国阿拉斯加西北海岸,在Inupiaq Eskimo村附近一英里的海岸线上,出现了64只海象死亡的事件。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服务部门(USFWS)的女发言人说,所有死亡的海象都在一岁以下,是非常年幼的小海象,到现在这些海象死亡的原因还没有被查清。

根据该机构的工作人员推测,这些小海象的死亡很可能是因为发生了“踩踏事件”,比疾病发生的几率要大,因为当海象受到北极熊、猎人或者飞机的惊吓后很有可能集体冲向海中,发生混乱的踩踏事件。当大海象疯狂冲向海中时,小海象很容易就会被压在脚下,当地居民声称,他们确实看见了一架飞机在海岸附近盘旋,导致整个海象群受到惊吓。

Jumbo Huang Notes: The emperor penguin (Aptenodytes forsteri) is the tallest and heaviest of all living penguin species and is endemic to Antarctica. The male and female are similar in plumage and size, reaching 100 cm (39 in) in length and weighing from 22 to 45 kg (49 to 99 lb). Feathers of the head and back are black and sharply delineated from the white belly, pale-yellow breast and bright-yellow ear patches.
Like all penguins it is flightless, with a streamlined body, and wings stiffened and flattened into flippers for a marine habitat. Its diet consists primarily of fish, but also includes crustaceans, such as krill, and cephalopods, such as squid. While hunting, the species can remain submerged around 20 minutes, diving to a depth of 535 m (1,755 ft). It has several adaptations to facilitate this, including an unusually structured haemoglobin to allow it to function at low oxygen levels, solid bones to reduce barotrauma, and the ability to reduce its metabolism and shut down non-essential organ functions.
The only penguin species that breeds during the Antarctic winter, emperor penguins trek 50–120 km (31–75 mi) over the ice to breeding colonies which can contain up to several thousand individuals. The female lays a single egg, which is incubated for just over two months by the male while the female returns to the sea to feed; parents subsequently take turns foraging at sea and caring for their chick in the colony. The lifespan is typically 20 years in the wild, although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some individuals may live to 50 years of age.
The walrus (Odobenus rosmarus) is a large flippered marine mammal with a discontinuous distribution about the North Pole in the Arctic Ocean and subarctic sea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walrus is the only living species in the family Odobenidae and genus Odobenus. This species is subdivided into two subspecies: the Atlantic walrus (O. r. rosmarus), which lives in the Atlantic Ocean, and the Pacific walrus (O. r. divergens), which lives in the Pacific Ocean.
Adult walrus are characterised by prominent tusks and whiskers, and their considerable bulk: adult males in the Pacific can weigh more than 2,000 kilograms (4,400 pounds) and, among pinnipeds, are exceeded in size only by the two species of elephant seals. Walruses live mostly in shallow waters above the continental shelves, spending significant amounts of their lives on the sea ice looking for benthic bivalve mollusks to eat. Walruses are relatively long-lived, social animals, and they are considered to be a "keystone species" in the Arctic marine regions.
第4356回:波卡廷森林大屠杀,万人坑落叶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