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1 | 我的素材库构建
素材库搭建初期,暂定按照来源进行分类记录,待形成规模之后再逐步树立为主题词、关键字模式,便于查找和使用。目前的思路如下所示:

今日搜集的三个素材,来源于在读的一本书《消失的微生物》:
>> 一系列颇为费解的“现代疾病”正困扰着我们:肥胖症、儿童糖尿病、哮喘、花粉症、食物过敏、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癌、乳糜泻、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自闭症、湿疹,等等。
读罢本书方知,近年来,幼儿过敏、哮喘等病症越发常见,思及自身经历,确是如此,我从小过敏体质,但身边同学有此症状寥寥无几。而今初为人母,时而沟通交流所得,今之孩童过敏者十有二三,以往所想可能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流通,孩子们的异常情况家长们更倾向于寻求医生的帮助以定性,故而过敏儿童的发现率有所提高。同时,过敏症状的发病率提升则是另一个因素,与人类菌群变化有关。
>> 最后,一位家庭主妇送来的一个发霉的哈密瓜改变了历史。从中分离到的一株霉菌可以产生每毫升250个单位的青霉素,其中一株突变体的产量甚至高达每毫升5万个单位。今天世界上所有的产青霉素菌株都是1943年分离到的这株霉菌的后代。
最近突然迷上医学科普,从疫苗到抗生素,人类对抗疾病的过程中,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来自于这样那样的巧合;真的是巧合吗,还是科学家孜孜不倦探索的必然?但每每还是感叹,自然的奇妙,这样的发现就像是上帝投下的一颗彩蛋一样,恰好对症。
>> 抗生素药物为何如此神奇?大致说来,它们的作用原理有三种。
第一,正如青霉素以及它的衍生物所表现的那样,它们进攻的是细菌制造细胞壁所需要的部件。一旦细胞壁受损,细菌细胞就会死亡。有趣的是,失去了细胞壁的细菌往往会“切腹自杀”。我们尚不清楚它们自杀的生物学原因,但是诸如青霉菌的真菌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学会”了利用细菌的这些弱点,制造了这些抗生素。
第二,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细菌细胞需要蛋白质来执行一切重要功能,包括消化食物、构筑细胞壁、运动、繁殖、抵御入侵者与竞争者。这类型的抗生素直接作用于蛋白质合成的部件,使细菌严重受损,但它们对人体细胞的蛋白质合成没有多大影响。
第三,扰乱细菌分裂繁殖的能力,破坏它们的增殖过程,为宿主免疫系统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反应并消除他们。
为何抗生素不会影响人类蛋白质的合成呢?网络搜索了解之后,发现这一结论已经不适用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抗生素都不影响人类蛋白质的合成,抗生素对蛋白质合成影响的原理为:
1、抑制肽链合成起始的抗生素:其引起Mrna在核糖体上错位而阻碍翻译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对所有生物蛋白质合成均有抑制作用。
2、抑制肽链延长的抗生素:有三种作用机制 干扰进位、引起读码错误、影响成肽。
3、抑制翻译过程:则利用了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核糖体大小亚基结构功能不同,细菌沉降系数为70S(大小亚基50S+30S);真核细胞则是80S(大小亚基60S+40S)。所以抗生素对人类无影响。
By 青玥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