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乱政与清朝走向败亡(一)》陈再明20、12、19
一部清朝的大历史,兴也女人,败也女人!孝庄太后为清朝之兴填砖加瓦,慈禧太后却为清朝之亡推波助浪。同样是女人,为何差别这样大?究竟慈禧太后作了些什么,使大清加速败亡?就让我们从头说起吧!
一,懿贵妃时得宠
慈禧太后,她姓叶赫那拉氏,原为满州镶蓝旗人。出生于道光十五年,生长于江南。咸丰元年(1851),登基后第一次选秀女,慈禧年十六,被选为″贵人″,入宫为咸丰的妃嫔了。因她会唱昆曲,又会唱小调,十分得宠,入宫三年后晋封为懿嫔。咸丰五年(1855),懿嫔身怀有孕,即″懿嫔遇喜″,震动了清朝宫廷。咸丰六年三月,生了个阿哥,咸丰帝闻奏大喜。咸丰七年,又晋封为懿贵妃,更加受咸丰帝宠爱。咸丰十年,咸丰皇帝由于纵欲游幸过度,加上太平天国兴起、英法联军入京,使他惊魂不定,病巳日甚一日,有时早朝都无法坚持。
二,发动北京政变
咸丰十一年(1861),驰名中外的北京政变发生,又称″辛酉政变″。咸丰帝病死于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幼帝生母慈禧太后,不满顾命肃顺等八大臣的″擅自主持″朝政,于是勾结咸丰帝六弟恭亲王奕诉,以及北京一带的武装力量胜保等人精心策划,于九月卅日发动政变,将咸丰帝死前委任的肃顺等八大臣一网打尽。肃顺处斩、戴垣、端华赐令自尽,余皆被罢逐。废除遗命的″顾命"制度,继而以″垂帘听政"制度代之。慈禧太后从八大臣手中,夺取了清朝最高统治权力。
三,炮制″垂帘听政″
同治元年(1862)三月,慈禧以《治平宝鉴》为理论根据,于养心殿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从这时起,打破了清代所谓后妃″不能干预朝政″的祖制,开始了她统治长达48年之久的历史,也就是慈禧太后乱政的开始。 十月九日, 又借小皇帝之口颁上 谕,今后皇太后批答奏折应书″朕″字。"朕"皇帝也,这样慈禧太后,虽未以皇帝相称,但按皇帝同等待遇,确实成了不是女皇的女皇了。终于登上在紫禁城宫殿建筑群中,除中轴线上的外朝三殿和内廷三宫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养心殿″宝座。她坐在"养心殿″居高临下,独揽朝政大权,先后控制同治、光绪两个小皇帝,″垂帘听政″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四,载淳亲政有名无实
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帝载淳虽然开始亲政,但贪揽大权的慈禧仍抓权不放。不甘心归政于其子,暗中与儿子争权,横加干涉,使同治帝事事不能自主,处处受挟制,载淳亲政有名无实。同治十三年,同治帝敕令内务府重新修治圆明园以尽孝道,这时正赶上她4O万寿之期。恭亲王奕诉反对,触怒同治帝载淳,着革去亲王世袭罔替。但慈禧仍加以保护,″亲王世袭″一并偿还,并教训同治帝一通。这充分说明载淳虽已亲政,但有名无实。
五,逼死同治,又让毅后自杀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龙驭上宾″亦即同治死去。死因是"穆宗(同治帝)亲政后,数出微行,遨游于妓寮戏院,每夜出不归″。也就是得了梅毒死的。这充分说明,同治帝之所以走上邪路是慈禧所逼。至死前约有一年半时间,对儿子微行知道而不阻止,以致早夭,年方十九岁,即与世长辞,主要责任在慈禧欲揽权所致。而毅皇后阿鲁特氏,是于同治帝死后,在慈禧太后的逼迫下自杀的,年仅二十。在这一件事上,更进一步暴露出慈禧之所以強立载湉为帝之丑恶目的,是想继续当女皇的权欲狂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