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关系中认识食物的价值 | 分享会报名

在经历了菜市场、小菜店、超市、电商以及如今风头正热的“社区团购”之后,看似丰富的选择背后,消费者真的有充分的选择权吗?
当购买食物只需要在手机上一键下单时,我们究竟是收获了便利,还是进一步放弃了对食物质量的追求?
常规食品和有机食品之间的巨大价差,到底是智商税,还是食物价值区别的真实反映?价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如果不认识生产者,我们有可能了解食物的生产方式,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吗?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也千差万别。他们也许是在乡下种菜的亲戚或者朋友的亲戚,也许是每次去农夫市集都会见面的熟悉的陌生人,但更有可能的是,生产者只是隐匿在超市和电商平台层层中介背后的存在。
不同的关系,既决定了我们餐桌的质量,最终也会反映到农民对生产方式的选择上。而农民有多大的空间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产方式和生产标准,对于可持续食物体系意味重大。


本次分享会,我们邀请到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李舒萌,和我们分享她田野研究的初步成果。她将会以国内的有机食物市场为例,探讨在几种不同的销售体系中:
- 生产者将如何与消费者发生联系?
- 有机食品的价值如何在这些联系中产生?
- 有机食物的价格构成将会对农户的生产自主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 消费者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保障自己对食物质量的掌控?
- 如何参与 -
分享形式:线下分享+线上直播
时间:2020年12月20日(周日)15:00-17:00
线下:北京·三元桥·集室
席位有限,点击「此处」报名预约
直播地址:腾讯会议会议ID:194 339 432 B站@食通社 直播间 ID:22686693
进群交流: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食通君微信,备注「1220」,进入分享会交流群,已在讲座群则无需重复添加

- 关于分享嘉宾 -

李舒萌: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关注市场经济转型,新兴市场的建构和多样化的经济体系,目前正在国内为博士论文收集资料。
在博士论文中,她想回答的问题是——当面对价值不确定的商品时,人们会依靠什么方式衡量产品价值?为此她选择了国内有机食品市场的案例,并从2019年开始,拜访了全国各地的有机食品销售平台,有机食物生产者以及消费者。此外,她还作为志愿者,在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和多家农场深度参与了生产端和销售端的工作。
编辑:天乐
海报 图片:张小树
关于食通社
食通社是一个可持续食物与农业的知识、信息和写作社区,由一群长期从事农业和食物实践及研究的伙伴们共同发起和管理。我们相信,让消费者了解食物的来源,为生态农业从业者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我们的食物体系才能做到健康、美味、可持续。
相关阅读
食通社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五一活动|手工市集里的小农餐桌,五天不重样 (2人喜欢)
- 天不时,人如「合」|农村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坊招募(咸阳站) (2人喜欢)
- 街采外卖员:社保新策遇冷,他们的烦恼和困境 (33人喜欢)
- 儿时的甜蜜为什么消失了? (15人喜欢)
- 今天不发午饭,改发书单 (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