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usu:这不是一个做音乐的时代,抱歉,这是一个做“人”的时代 | 广州音乐集
广州音乐集第二集将于2021年1月16日/17日在广州不大空间和TU凸空间举办。在赶集日来临前的一个月,我们将陆续回顾今年8月第一集时嘉宾的分享见解,期待各位有所收获。
第二集咱们不见不散!开票在即,阵容将陆续公布出来!
结识sususu,是在他和拍档Nencol合办的NOPANGPANG音乐创作营,上一个“线上零基础音乐制作课”,才发现sususu老师大有来头,是周震南、R1SE男团等大流量音乐明星的专属制作人。
为广州音乐集攒阵容,sususu老师在首邀行列,他欣然答应。两天零一晚的活动,他穿梭在许多角落,似乎是来上课取经,站着、坐着、坐在地上,看演出听分享,sususu全然虚心,对每个主动来交流的陌生人抱以热忱。
他的分享主题是“音乐制作人的自我修养”,围绕其多年的制作经验,总结理念和方法。

2014年,主修音乐制作的sususu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音乐系毕业。sususu提到,这个音乐系与常规的音乐院校不同,它将音乐纳入社会科学,而非一上来就将乐理、和声、配器等技术课堆在学生面前,这样的学科设置也影响了sususu的音乐观念,在后面的分享中得以体现。
2015年sususu回国开启自己的唱作计划,并帮其他艺人制作音乐;2017年进入商业音乐出版行业,2018年签约哇唧唧哇,2019年与搭档Nencol成立NOPANGPANG音乐创作营。
sususu演过万人音乐节、体育馆,也演过观众寥寥的慰问公益舞台,参加过综艺录制,也给明星当DJ,日常工作是编曲,他称音乐制作是“高危行业”,因为工作负荷重、压力大。他自己的定位是“最职业的、最不专业的制作人”,“职业”在出产优质的音乐作品,“不专业”在常常跳脱常规制作思路,形成一套“万籁为我所用”的独特制作体系。
他发现越来越的人不仅是音乐消费者,也参与到了音乐的创作里,他的创作营,正是授普通人以音乐制作技艺,将音乐创作推广进普通人的生活,“做多一些普及性的教育工作,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去创作音乐,这是我们的办学初衷。”
当下的娱乐环境里,音乐制作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修养?我们来看sususu的分享。
整理:麻乐
音乐制作人是一个产品官
sususu认为,音乐制作人是一个产品官,要把产品化思维带入音乐制作。“我不相信所谓的’独立音乐’和所谓的’商业音乐’,不过是影响量级大小而已,以及这件事是不是DIY。”sususu觉得,当下的语境已经不适合讨论音乐是否地下或是独立,“最重要的是做出好的音乐产品,真正达标了,真正传达了你要传达的东西。把你的音乐真正意义上当做你想输出的产品,尽可能做到极致,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规模,你是否独立。”
从个人经验出发,sususu提出制作人修养的三个维度——1.你的技术性;2.你的审美;3.你的思想。
技术性即词曲旋律、和声律动配器等身为制作人的最基础思考。在音乐工业里,制作人兼备“制片人”和“导演”的双重角色,既要把控预算,又要在有限预算里制作最理想的作品。
制作人的审美决定了受众在音乐里体验的高级感,制作人的风格取向、审美判断,严重影响着作品的样貌。
制作人的思想是音乐里人文关怀的源泉之一。音乐做出来之后满足了什么需求,实现了什么功能,这是制作人的思想投射的结果。“再高一层,到底有没有人文精神,不管你喜欢多么小众的音乐,或者被抖音快手大众音乐围绕,里面都有人文精神在,只是人们的需求和音乐的功能不同。”

虚怀若谷,保持学习
sususu又将衡量制作人的三个维度展开梳理。技术性对应制作人的态度,他推崇的态度是保持学习、不停地学习。音乐产业、音乐工业里,都有许多团队协作的机会,面对不同的工种,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身兼数职是制作人的常态,sususu颇为欣赏的一个制作人是北京音合百纳的何欣老师。“音合百纳是我最最最喜欢的一个棚。这个好不是说里面设备有多贵,而是这个棚有家的感觉,我愿意废寝忘食在里面做音乐。”每到北京工作,sususu都去音合百纳的录音棚工作,他眼中这个棚的主人何欣是一个全面手,“何欣老师非常全才全能。有的音乐人发了作品,credit全部是自己,这个真是一个营销的噱头……试问在音乐行业里,哪个工程老师不是这样子的?基本上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每个人都必须要身兼数职,这是国内外音乐制作行业的一个现象,每个人都绝对不是单一的工种。”
何欣既为面孔乐队的专辑把关制作,也做出了《爱情买卖》这样的神曲,甚至歌里的rap也是何欣唱的,sususu在他身上看到一个制作人成长中要经历的磨练——身兼数职摸爬滚打,为了艺术,也为了生存。
这让sususu意识到,要珍惜每一个工作机会,每一个资深的制作人都经过无数制作案的磨砺,过程曲折但收获颇丰,“珍惜你的工作机会,每一次不管是什么样的量级、规模,你就算在家做beat、接触跟你聊音乐的人,或是有机会进入节目里、做文化类商业类的编曲,都要珍惜每一个工作机会,这些人都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如果你真的希望进入这个行业,珍惜每次工作机会,虚心学习,肯定有收获。”
打怪升级的肌肉记忆
资深的制作人能迅速判断一首歌处在什么段位——是差强人意止步于此,还是有步入下一层级的机会。这个职业惯性源于不断的实操磨练,审美的锻造来自“打怪升级”。
“要每天打开软件编东西,让自己一小时两小时完成段落,实现什么变调变拍……没有捷径,只能苦练,直到练就一套自己的制作体系。”sususu说,音乐是一门语言,要不断地接收刺激,不断地反馈,才能熟练掌握这门语言,把音乐制作最终变成自己的肌肉记忆。无论是蹲在卧室、跟朋友玩乐队,还是给其他人做制作,任何音乐创作方式,大体都要经历从聆听到模仿、到创新的进化过程,最终让创作和制作变成自己的肌肉记忆。
在创作制作里,总结犯过的错,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特制作体系。sususu的制作设备格外简易——一个电脑、一个他信任的制作工程软件、一个声卡、一把吉他,“没了。”
“设备无非都是工具,最重要是怎么用它。”他觉得,适合自己的创作和制作方法才是最重要的。sususu常看到同行讨论哪个设备或软件的优劣,分享信息和知识虽然必要,但“要搞清楚什么最适合自己,无非都是工具,最重要的是人,是人。”
若干年前,他在豆瓣看到人们关于设备的争论,网友一条回复令他记忆犹新:用心用脑。这四个字醍醐灌顶,许多制作人光用一个笔记本电脑就做出惊为天人的音乐。
sususu习惯于取材一切可以利用的声响做创作,“我信奉拿来主义,有一句话:great artists steal。我一直也是通过这样简易的制作方式,塑造我个人的声响。”
他为R1SE创作的歌曲《角儿无大小》便是在跟拍综艺的途中取材完成的。当时R1SE的综艺里探讨正在流失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年轻人的隔阂,节目里有传统的曲艺老师表演,sususu便灵机一动,租赁简易的录音设备,叫曲艺老师“随便给我演”,并叫节目的录音师帮忙录下这些表演片段,sususu将这些元素做进歌,颇受粉丝好评,因为这首歌脱离日韩男团舞蹈音乐的窠臼,做出了属于中国男团自己的声音。
sususu说:“有意进入音乐制作行业的朋友,要总结出自己的制作思维、制作体系,条件可能受限制,但反过来有一些跳跃性的思维,效果会出乎你的意料。”

跳脱音乐的语境
有了技术和审美,制作人还需要思想做支撑。丰富的思想源自音乐之外的体验,sususu不推崇“活在音乐里”的从艺哲学,“我相信所有的艺术形式是相通的,正因为是相通的,更要多做跟音乐无关的事情。”他见到太多的朋友活在了音乐里,但音乐只是表达的媒介,“我们不要活在音乐里面,它是拿来表达诉求用的,尽可能从其它地方提取你的创作灵感。”
sususu也是周杰伦影响长大的一代,千禧年的金曲刻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然而当下的音乐却少有在历史里留下痕迹的潜力,“粗浅理解,是我们现在这个环境语境、快消时代,导致大家对前面提到的三个维度的思考都太表面了,做到30分不到,怎么期待在历史长河里留下痕迹呢?流媒体时代分散了大家的消费习惯、注意力,作品这个环节你能做到60分,其它40分留给分销营销、时代特有的配送方式,你尽可能做到60分,但做30分你是绝对留不下来的。”
音乐之外,他会看电影、散步、骑自行车,跟朋友喝喝酒。已经过了逼自己做音乐的阶段,能不做音乐便去过生活,曾经每天烦他的朋友,却总会迸发对他有启发的话语,“不要把自己限制在制作的语境里,你要认清楚,音乐到最后是你的一个输出而已,不要让自己活在这种输出模式底下,你要明白是我们——是人在运用它表达它。”
他常羡慕那些兼职做音乐的人,不同行业的发散思维串联在一起,为音乐带来新意,“遇到他们会觉得比专业的科班的音乐人有灵气太多太多了。”
但sususu却也提出这不是音乐的时代,“仅代表我个人,我不相信这是一个做音乐的时代,抱歉,这是一个做’人’的时代,大家喜欢你并不是因为喜欢你的音乐,他(她)必须是先喜欢你这个人,你的音乐其实都是这一切的附属。你输出一个作品,大家去支持你,就真的是支持你,而不是支持你的音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串通在一起的,有的时候真的要跳脱音乐的语境,你反而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