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 这两顿神仙饭局,绝对是今年的最佳
▼往期阅读▼
每次去澳门都是吃,这次也不例外。
与以往不同,今年因为疫情,一年都未曾踏出大陆,以至于即便只是一趟澳门,那不同的氛围都能让人有种莫名的兴奋感。

也许也是久未曾与爱吃的朋友们一同出游,路上嬉戏打闹,饭局前后的探店都是久违的开心,那年的汕头之旅似乎又回来了。
当然这趟小旅行最最感动的是,吃到了近年最美妙的两顿饭,还有机会与餐饮界的前辈们同台进餐,荣幸至极,在此也谢谢朋友的邀请。
“好吃,其实是不需要思考的直觉反应。”
Photo bygaki & Romance
1/ 胜哥私房菜
这是第二次的胜哥,胜哥的菜啊,只要有机会就反复来吃吧,且吃且珍惜。


一煲用料爆炸的鸡煲翅开场,吃翅仿如吃面,凡学上身。好吃是必然的。


胜哥的招牌炸子鸡,不用多说直接上两份。新鲜走地鸡,风干后炸,脆香的薄鸡皮,即便是鸡胸肉也嫩而多汁。

金钱蟹盒上次就很喜欢,可以连吃两块。这次再吃,还是很喜欢。要炸透还要吃起来轻盈不油腻,这功夫菜能吃到就要珍惜。

饭后还见到那块猪油镖,胜哥说要用热水烫刀再切哦。

这次终于吃到了怀旧虾多士。这道菜我在不同地方吃过,但都没有觉得好吃。所以很想试试胜哥手中的虾多士。深度油炸的面包片酥脆松化不油腻,上面的大虾弹牙鲜甜,胜哥的油温拿捏忍不住拍手。

顺德菜系少不了小炒。就是这样一道小炒,我都觉得特别好吃。不知道是不是榄仁选的好,吃过这么多榄仁加持的菜,只有这次我觉得它脆香美味,为菜色增色不少。青蒜苗芯熟度刚好,清甜爽口;鲍鱼粒粒弹牙,对鲍鱼并没有太大感觉的我和朋友都意外的觉得是喜欢的。

何谓科甲?原来它是冬瓜的别名。查阅资料,汉唐取士时有甲乙等科,后世随称科举为【科甲】。而闻名的【冬瓜金华火腿夹】简称【火夹】,而【火夹】也慢慢演变成谐音【科甲】,取其状元及第之意。
这道菜吃的是其鲜,吸饱了上汤蟹肉再加金华火腿精华的冬瓜,特别的甜美。在吃完几道油炸菜式来一道清润菜色过渡,很合适。


不似一般的蒸鱼放豉油,胜哥的蒸鱼靠鸡油葱花陈皮把鱼的鲜味吊出的漂漂亮亮。

再次的咕噜肉,终于吃到最惊艳的它。新鲜菠萝、独门腌制的子姜,上桌温和不刺激的酸甜味道就直窜鼻腔。一口咬下,到现在我仍能记得,温润芡汁包裹着轻薄面衣下的嫩滑肉质与鲜美肉香。这个咕噜肉不似102小馆追求的入口即化,仍旧保留了肉恰到好处的嚼劲。这块咕噜肉绝对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咕噜肉!

腊味糯米饭啊,无论如何都是广东人的爱。这饭不是干身粒粒分明,更偏润泽粘糯,作为最后的华丽餐食的收尾,很是舒适。


最后的最后,还有谭师傅带来的金箔杏仁巧克力磅蛋糕,这个好好吃!湿润细腻以及浓郁高级的巧克力香气,外层坚果的脆香,你们要去永利的甜艺廊买起来!
2/ 永利宫
久仰谭师傅大名,能有机会一尝谭师傅的手艺让人兴奋无比。一顿下来,惊喜一波接一波,十几道吃下来,没有一道菜是“一般”,是都很!好!吃!



无论是白松露紫薯竹笙粿、虾饺还是鲍鱼凤眼饺,点心皮都做的极好,颗颗晶莹。调味之“鲜”在每道都有很好呈现,口感的爽脆弹牙等不同搭配,让点心更多彩。例如鲍鱼凤眼饺,顶端鱼籽嘴里爆破,鲍鱼的软韧,内里虾肉的Q弹,菠菜皮的柔。

鱼子酱芋盒松化轻盈,内里以带子和蟹肉取代传统的瘦肉冬菇,搭配上鱼子酱更显鲜美;

黑白松露鲍鱼挞,挞底酥化,内馅惹味;


流心蛋挞本身从起酥到溏心内馅都给出了一个完美蛋挞该有的样子,些许的白松露是锦上添花。

一般不喜酒楼的肠粉,很多时候因加入澄粉过多导致肠粉失去米香。可是这里的肠粉柔滑带着米香让人兴喜,龙虾汤汁以及龙虾内馅无疑为其美味增添不少分数。

米网煎鲳鱼,鲳鱼那上翘的样子,像瞬间转移到了日料店。

西洋菜花胶虾肉非以传统炖汤形式出现,似羹但并无勾芡,有菜鲜无菜涩,配以花胶虾肉,在座笑称若年老无牙,希望每天能喝上一碗此汤。

一道简单的山苏炒和牛,山苏为何能做到只留甜并无涩苦?和牛每一口都是脂肪融化的美妙。


主食一道烧鹅叉烧双拼饭再撒上白松露真是犯规至极。无论是烧鹅还是叉烧的肉质都让人难忘,其中又以叉烧入口时的果木香气之奔放让人侧目;

米粒除本身粒粒分明还加以脆米增加口感,吸收了肉汁精华的它再搭配白松露的雅香,这“碟头饭”试问谁人能挡?

一个番茄冷盘配以话梅味的桃胶,把水果配梅粉以另外的形式呈现;

牛油果桂花杯,桂花啫喱层除桂花香更入些许酸度,中和牛油果的厚重与青味,牛油果顺滑细腻;

就连香槟提子和九江双酿gelato也非常出色。

最后厨师们在聊起冬季菜单中羊肉的不可或缺,谭师傅像变魔术一样又端上来一盘烤羊架。羊架的烟熏味同样突出,特制酱油里面的孜然与花椒香气不喧宾夺主,又能为提升羊肉滋味,不得不感慨谭师傅的功力。
吃饱喝足的我们,双脚又按照谭师傅的话,向甜艺廊的gelato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