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浅读(16)

(十六、不戏论) 汝等比丘,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离乱心戏论。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是名不戏论。 “各位比丘,如果有人沉湎于各种戏论当中,他的心境就会纷然杂乱,虽然他已经出家却总是无法解脱,所以比丘们应当立即舍离散乱心和戏论。” “如果你们想要得到真常寂灭之究竟安乐,就要善于消除戏论这个毛病,这就是不戏论。” 【戏论】不符合真实义的思维分别所引发之言论,名为戏论。 为何说“若汝欲得寂灭乐者,唯当善灭戏论之患”?《最胜王经》云:“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各部佛经能够相互证明,这也说明佛法是一以贯之的真实教义。 问:在现实生活当中,什么是“戏论”? 答:闲聊。 问:聊天也可以沟通讯息、交流佛法呀,为什么是戏论呢? 答:因为聊天的心境属于散乱心,纵然谈经论道也是戏论。何以故?心流连于虚妄分别的缘故。至于沟通讯息么,世间人确有此需求,但修行人并不需要知道那么多资讯。 据我观察,国人最大的毛病之一就是喜欢闲聊,这个毛病不改,修行就无法深入实际。何为实际?真实境地是也。不是说一切境界皆虚妄吗,何来真实境地?只如今你那发问者,它虽然空却常在真实境地。 诸法皆空之处灵知不昧,不动不摇,不生不灭,是为真实境地。诸法皆空并不是说一切法都不存在,而是说一切法如幻不实。一切法如幻不实的同时,也不生不灭、常自如如,是名诸法实际。诸法常在实际,不离实际,实际即涅槃,即解脱。 这段经文是波罗提木叉在不戏论方面的落实,修行人远离戏论分别,心归真如实际,则得涅槃。至此,本经正文结束,接下来世尊叮嘱大众依教奉行,完成最后教诲。相对于前文的序分(一、经序)和正宗分(二至十六),后面这部分也被称为流通分,首先是自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