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遇见你自己
上周送走了邹伊,orientation的时候戴着口罩并不是很想认识陌生人,可能有一部分是出于对社交的本能恐惧,不过因为老板事先跟我打了招呼,还是主动问候了一下,没想到短暂的相遇成为了入职两个月来的一丝大大的慰藉。
她刚从瑞士回来两个月,才解除隔离不久,但因为只上了三个礼拜学就因为疫情休学回国了,面试的时候她就没提这一部分经历,我也只知道她在马来西亚留过学。吃饭的时候我提到我在瑞士学习过,她说她也是,而且是同一所学校,这才滔滔不绝聊起来。
入职培训两天以后她来找我,问我她如果现在离职的话适不适当,我其实还是有一点惊讶的,但在情理之中,因为我刚入职两个礼拜的时候也是哭着想要离职。她的梦想是进联合国那样的世界组织,去瑞士读书也是因为很多世界组织总部在日内瓦,而这份工作不允许她有自己的时间去做这些准备。我瞬时觉得一切都合理了,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人,三月从美国回来以后我是打算休整一下再出发去南半球,但疫情暂停了一切,阻碍了所有要去远方追梦的人。
她是我见过为数不多的能够快速权衡并舍弃沉没成本的人,这也提醒了我自己,当我遇到这样的人的时候,说明我一定也是或多或少有那种魄力的人,只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这种能力。培训的时候坐我旁边的是一个人事部弟弟,之前打过照面,但其实并不认识,他问销售部好玩吗,说觉得销售部很厉害,还问我需不需要和客人吃饭,在和组员的聊天中,我能感觉到他是内心被真正的爱滋养过的人,有同理心,有ambition,也有初入社会的一点点青涩可爱。因为还能遇到让我觉得和我有一点点共同之处的人,也是我决定要继续工作的原因。
培训结束后的周日晚上,邹伊过来跟我聊天,准备第二天提离职,但其实更多聊的是我们的人生理想和信仰,想要有自己的事业并且现在在为之学习并打基础,不打算结婚生娃,并且从小向往远方,去过很多国家,习惯于漂泊,也有梦想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我觉得,这不就是我吗?如果是 为了赚钱,我大可不必来到上海拿着不高的工资干着比家里要累的活,来之前,我想要的就是属于自己的领地和无限接近有利于我再出发的本领,那就是去认识更多的人和学习更多的技能。
这是第一次everything on myself。在美国的时候我还要指望室友开车载我,现在我有了驾照;当时还和她们有共同认识的人所以没办法建立我自己的社交网,现在我在上海虽然有朋友,但大家都有自己的圈子,平时偶尔聚一聚聊天也很有趣,不用照顾别人的感受,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反正我的朋友也不认识我的同事;现在自己搬出来住,合租的室友都是陌生人,公共区域也有阿姨打扫,也不会有和朋友合租出现的生活纠纷,真真正正地我有了自己的领地不被打扰,有了更多时间思考人生和学习,并去用自己的双眼和干净的心去探索这个世界,我才发觉人生如此值得活,我感到双脚踏踏实实接触着地面,没有什么能够动摇我朝着想要的生活前进的决心。
关注的一个YouTube博主Nate Obrien分享过他总结的几条成功人士的共同点:
1.Journaling
2.Foucus on producting instead of consuming
3.Take a step back from time to time
4.Scheduling
5.Networking
第二条和第五条是我目前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技能,我也成功从舒适圈和恐惧圈突破出来,在学习圈里前进,等到时机成熟,我会展翅高飞。南半球和美国差不多远,道听途说不如自己去看看,希望再次见到邹伊的时候,我们能在顶峰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