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父母的婚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查看话题 >从父母的婚姻中,你能学到什么?
最好的婚前必修课永远来自父母,每当看到他们无休止的争吵和一地鸡毛的生活,你也许才真正知道,婚姻带给你的到底是什么。
都说父母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能看到几十年后自己的模样。
也许老一辈的婚姻生活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好的人生课堂。
1、结婚不能急
我的父母不算是自由恋爱,那个年代的人多半是靠媒人介绍,两人匆匆见个面,接触一小段时间,觉得彼此没什么大毛病就可以结婚了。
但是仅仅凭着几面之缘就真能看出两个人是否适合相守一生吗?
当然不能。对方的家庭状况、性格秉性、处理问题的能力一概不知,所以他们那代人在婚姻里更多的是凑合和坚持。

要说爱不爱的,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还有那么重要吗?
庆幸的是,我们还能选择。
千万不要因为年纪到了就着急找个人结婚完成所谓的“使命”,也不要因为一时的甜蜜就冲昏了头脑。
全面了解一个人前先不要给对方下定义,他的人品、原生家庭、受教育程度、谈吐能力、工作规划、对生活的看法和态度等等,都是你要考量的点。
2、离婚是止损
很少听闻父母辈的人闹离婚,大多数都是“凑合过呗还能离是咋的”。
要么是为了孩子苦苦坚持,要么是觉得年纪大了没心思折腾,要么就是抱着“大半辈子都过来了再离个婚岂不是让人笑话”的心态,总之他们觉得婚姻不是你想出就能出的围城。

即便是家庭暴力、冷暴力、没有感情、分居都没动过离婚的念头。
一旦选择了就坚持到底在婚姻里才是最可悲的。
我们要明白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你真的痛苦真的难熬,那何必非要让这段婚姻一点点将你吞噬呢?
及时止损是聪明的,付出代价也该勇敢点,尽管我知道这很难。
如果你动了离婚的念头,那就坚定点,别被邻里乡亲、父母长辈的劝说动摇,别因为害怕孩子失去完整的家庭后怕,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并不可怜,但是在一个没有爱的“完整”家庭里长大的孩子才最痛苦。
3、拒绝打压
父母辈的婚姻里还有个普遍现象:家里男人说了算。
都说男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是一家之主,他们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可以肆意使用自己的“大男子主义”。
而女性在婚姻中不知不觉就成了忍让妥协去迁就丈夫的那一位,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性的从自身找问题。

这种畸形的关系很容易导致婚姻生活越过越压抑。
作为婚姻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该对另一半发号施令,我们没有这个权利。
婚姻如果是协同合作的关系,那处于关系中的双方都该拥有话语权,也都有决策权。
4、爱与合适都重要
结婚不是跟条件生活一辈子,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如果仅仅有合适的条件而没有爱是很难相守一生的。
同样,结婚可不像是谈恋爱那么容易,如果仅仅有百分百的爱却没有一定的维持家庭稳定的能力,那么这段婚姻也容易支离破碎。
合适是指你们的观念、兴趣、生活方式、思想频率都能够合拍,而爱就是给这些“合适”加上了“免死金牌”。

也许平淡琐碎的婚姻生活会磨掉你对爱情的期待和幻想,但至少还有爱支撑你们往下走。
可是如果实在无法两全,那我宁愿选择“合适”。
因为我很难保证爱能支撑我走过那么多年的柴米油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