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失业第一天的日记
本人美国求学四年,昨天终于交完了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考试。鉴于我秋招失利,手上没有offer,那今天就是正式失业的第一天吧。正好最近既没学上,也没工作,又因为在各大厂秋招失利,准备开启下一阶段的agency求职,为了提高提高写作能力,就打算重拾每周三次的豆瓣长文,可能还是以影评和剧评居多,这一阶段希望能至少坚持到7月。同时我也打算回归之前那种工作日早8晚12的规律打卡生活,趁着“双无”期间给自己充充电。
回顾之前的半年,似乎没有什么特别顺利的事情,渐渐习惯了抓到一点希望的时候不再那么兴奋,毕竟没有到一锤定音的时候任何暗示都不能作数。我的秋招是9月份开始的,这时候很多互联网大厂的“提前批”应该都走差不多了,在加上我之前没被科普过国内的秋招,没刷过行测题的我着实吃了不少亏。10月开始渐渐掌握了一些规律,主要投一些快消企业的管培生,但是也有很多在AI测评阶段就拿了拒信,好像这个2020年的求职季,本科毕业生真的不怎么受待见。欧莱雅和优衣库的管培生是走得最远的,都到了终面阶段。我是学广告专业的,未来想从事marketing相关的工作,但是优衣库的管培生培训后需要单独申请才能进入总部尝试marketing等职能类工作,整个项目基本还是以培养零售店长做准备的。优衣库终面的时候是一位中文还不错的日本人面试了我,在对方问出那句“如果,我是说如果,日后无法进入总部做marketing,你会怎么办呢?”的时候,我意识到不做marketing相关的话,我可能真的对什么企业都没热情。最终终面没有过,相比于前两轮的顺利,这次的结果算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优衣库终面结束之后没几天就是欧莱雅的selection day,是我目前的最后一个面试机会。当我得知selection day 1的offer都发完,而我的邮箱依旧空空的时候,我知道我的秋招彻底结束了,而且很不幸,结束得非常失败。那天挺冷的,我在大街上遛了好几圈,遛的时候没哭出来,但是半夜醒来的时候,真的哭得稀里哗啦。从前脑子里总想着“不会吧,怎么可能有毕业生真的秋招找不到工作”结果自己就真的成了回应那个戏谑语气的血淋淋的“教训”。Loser应该是当时回响在我脑子里最多的词儿。好好地上了四年学,大学期间也努力充实得过了,曾经也靠工作算是挣过点钱(不是实习工资那种),怎么就成了个货真价实的loser呢?可惜,成年人因失败而导致的痛苦和不甘是绝不能广而告之的,那几天男朋友也忙于考试不怎么看手机,所有的消极情绪自然而然得独自面对和消化。我觉得倒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毕竟不给别人添麻烦应该是成人世界的基本礼节。
第二天我去了上海的西岸美术馆看《时间的形态》展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艺术家在世俗社会都不大成功,所以相处起来舒服一些,反正呆在展览里就没那么难受了。那天我走了好多好多路,但是没有一点饿的感觉,感觉胃都迟钝了。理智告诉我不饿却还是得吃东西,于是手机搜了下上海top 10的生煎店,就从西岸美术馆跑到外滩那边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生煎小铺,4只生煎才8块钱。我夹起一只生煎刚咬一口,里面的汤汁就“噗”得一下溅出来,眼镜和袖子上到处都是,但是因为那个汤太好吃了,我吃完一整只才开始擦眼镜。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这么好吃的东西才8块钱,那是不是loser也配拥有幸福。
曾经我因为找工作焦虑得不行,我压力一大就会晚上睡觉的时候做梦,这两个月基本天天都会做梦。有五次左右吧,我都梦到自己拿到offer了,梦里的offer邮件都特别像那么回事,可是一睁眼,现实又是冷冰冰。如果说我以前不太懂为啥电影里经常描绘有些人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甚至花钱就为了待在梦境里,那我现在可能有点体会到了。应届生网上面最热门的2020秋招总结帖基本上都说秋招投30个岗位才算合格,50-70是良好,100以上是优秀。这么算起来,只投了20家甲方的我实在是不够努力。但是又一想,自己投甲方也是希望有个体系成熟的平台好好学习并且实践一下marketing技能,今年这个情况恐怕实在找不到100家校招还在正经招marketing的地方,既然如此,也不想为了一个能放在朋友圈里面的offer而将就。周一就开始乖乖投起了各种乙方agency。似乎就这么简简单单得跟自己和解了,远没有我想得那么惨烈。
也不知道是成长还是妥协,总之现在比较能接受自己秋招的失败了。可我偏偏又是一个超喜欢总结失败原因的人,然而思来想去,好多事找不到具体的原因,有时候就是败在了“眼缘”上面,最后只能给自己扣一个“还不够努力”的帽子。那就立下个flag,接下来的几个月,真的会加倍努力吧。
© 本文版权归 zhangdangtou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