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当你能关注到这个问题时,说明你已经意识到:「爱」和「爱的能力」是两回事。爱一个人是我们的本能,但是让一段感情变得幸福,却需要「认知」和「方法」。我们先从认知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爱的能力」。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让对方不断爱上你的能力。很多人对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很向往,认为爱一个人就应该爱一辈子,甚至拿“你变了”不断地指责伴侣,认为伴侣背叛了爱情。这其实是错误的观点,爱是不可能维持一辈子的,因为爱是会消失的。但是如果你掌握了制造爱的能力,你就可以让他在一辈子的时间里,一次又一次不断地爱上你。
如何才能制造爱的感觉呢?首先我们要将「讨好思维」转变为「吸引思维」。很多人在长期关系中有一种盲目付出的心理,认为爱一个人就是对一个人好。只要自己付出足够多,对方就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
这种心态在恋爱里面是大忌,因为你已经放弃了「自我」。不管你是用付出试图挽留一个人,还是在关系里面讨好一个人,你已经和对方处在不平等的地位上。此时你就像是一个“乞丐”,在等待对方的施舍。更可怕的是,真心爱你的伴侣,还会因为你的过度付出,感到无比的焦虑,觉得自己亏欠了你很多。甚至会萌生,这样的想法:你对我实在是太好了,我回报不了,还是和你分开吧……
吸引思维则是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努力展现自己的优点。如果对方有时间,我们就一起去享受生活。如果对方很累,也不会过度索取对方的关注,而是过好自己的生活。这时,你可能会有一个疑惑:老师,可是真的爱一个人,不是会迷失自己吗?你说的可以关注自己的爱,是不是就是因为不够爱,所以才可以如此洒脱?
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个认知:我们要学会区分「真实的爱」和「幻想中的爱」。在幻想中,我们的爱情是纯粹的,完美的,脱离了一切物质基础的。我们爱一个人就是爱,不在乎他的金钱,外表,工作,年龄,甚至性别。这种爱没有错,但是你把幻想中的东西放到现实里面来就很危险了。因为幻想是脱离现实的。
我们迷恋的其实不是对方这个真实的人,而是迷恋那种爱的感觉。那种全身心为一个人投入的感觉,会让我们产生强烈的自我感动。
这里就要提到心理学家亚瑟·阿伦发现的“吊桥效应”。他通过实验发现,当一对陌生的男女,通过一座危险的吊桥后,更容易产生恋爱的冲动和感觉。原因是,我们会讲将经过吊桥时因为危险产生的心跳加速的感觉,误以为是爱上对方时所产生的冲动。
自我感动也是如此,是将我们对于爱情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这并不是真实的爱情,而是我们对于爱情的一种憧憬。
真实的爱可以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级叫做为你改变,一个人愿意为了你的需求做出调整和改变,是非常高级的一种爱的形式。哪怕他改变的时候很不情愿,请你也要意识到,这才是现实中的爱。比如说他喜欢玩游戏,你让他陪你逛街,他虽然放下游戏,陪你逛街了,但好像心不在焉。这个时候说明,他是爱你的,但是因为逛街他本身并不感兴趣,所以心不在焉是正常的。要关注对方做出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关注对方的态度。
第二级叫做委屈讨好。这个是针对吵架的情况下,对方依旧愿意为你付出,忍着心中强烈的委屈和不满,来选择主动哄你,安慰你。这是一种中级的爱的体现,也是一种爱。
第三级叫做逃避沉默,这是一种无奈的爱,伴侣不知道如何改变你的想法,同时也不想伤害你,选择通过逃避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不推荐,因为对于问题本身没有帮助,但是也是爱的一种体现。出发点还是为了维持这段关系。
最差的一级叫做大吵大闹。就是两个人虽然很相爱,但是经常吵架,为了很多无关紧要的小事,总是争的面红耳赤。好起来的时候特别好,吵起来的时候特别伤人。这种爱是一种近乎变态的爱,有点像一种虐恋,但依旧是一种爱。
不爱的体现有两种:第一种,我们前面提到的,自我感动式的迷恋。这时是一种过度的投入,并不是真实的爱。是一种幻觉,而不是现实。第二种,是无动于衷,彻底死心。对于这段关系不再抱有任何的期待,也没有了任何的感觉。哪怕你一直指责攻击他,他也不再有任何的反应。这种表现和沉默逃避最大的区别就是出发点,沉默逃避是为了保护爱,无动于衷是对于爱根本就无所谓了。
爱本身就像是温暖的泉水,是流动的,如果你一定要求爱情不变,那只能把它冷冻成坚冰,最后冻伤了你,也冻伤了对方。请你记住,在爱里面,不要盲目追求纯粹和完美,而是选择看到真实和改变。
在看到这篇文章后,如果你发现了自己存在这样的误区,或者你认为我说的对你有启发。请你点个「赞」,我们一起学习“爱的表达”,努力拥有“爱的能力”。我是清风,@齐眉的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