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小事与雪中天鹅堡 | 巴伐利亚碎片回收 (二)

慕尼黑是巴伐利亚自由州的首府,巴伐利亚州是德国面积最大的州,历史亦是相当的悠久,从罗马帝国时代到现在,也是两千年历史的古老区域了。我们在老师德国朋友的度假小屋暂住一晚,就动身去新天鹅堡。这一路基本便是在巴伐利亚州活动了。

度假小屋所在的山中小镇离德国和奥地利的边境不远。镇子不大,也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历史遗迹,除了靠近主路的地方有个小超市和一个面包店,几乎没有什么商业店铺,就是简简单单安安静静的一个普通镇子。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才发现全镇一共也就几千人。

从镇子开车十几公里,就可以穿越国境线抵达奥地利。在奥地利和德国交界的地方,有一处所谓的神迹,名为玛丽亚·克洛本斯坦修道院教堂(Wallfahrtskirche Maria Klobenstein),驱车只需十几分钟即可抵达。这小教堂并不是什么世界知名的地方,如果不是恰好住在附近,恐怕此生探访这藏于深山之中的小教堂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了。


车子在山间公路疾驰,沿路全是森林。某个瞬间我忽然想到了茜茜公主,不知道她从慕尼黑到匈牙利,是不是也曾走过相同的路。
这处神迹来自于一个传说:有一个女人在经过这片山谷时,突然遇到了泥石流。她绝望非常,拼命向圣母祈祷,此时巨石裂开,帮她挡住了泥石流,幸免于难。于是人们便在此地修建了这个小教堂。


从路边走到这座始建于17世纪的小教堂用不了多久,或因山林中春寒料峭,这里的小餐厅和教堂都暂未开放,四野无人。我们作为心血来潮的唐突的访客,也只能在外面欣赏一下。
在我看来,来此地朝圣的人们或许更多的是喜欢这片风景绝佳的峡谷与山林,这儿确实是一片很值得游玩的地方。

穿过森林很容易就可以走到峡谷的河边,水如翠玉,空气里满是植物的香气。森林里有许多漂亮的植物,尤其是苔藓。树桩上开出花朵,形成小小的微景观。蜘蛛在结它的网,蜗牛缓慢的爬动,一切都与外面的世界没有关系,它们有自己的时间。





从那里回到小镇,天色将晚。老师朋友的房子里布满了传统的巴伐利亚风格的装饰,我有幸在客厅当了一晚沙发客。客厅有个大大的落地窗正对着花园,说是花园,不如说就是后面无尽的山林。据说还曾有小鹿溜达到院子里呢!







我没有梦见森林,也没有看到小鹿。
天亮了,我们在镇子口的咖啡馆吃了简单的早餐,打包了一块黑森林蛋糕,便启程去往Fussen的新天鹅堡,迪士尼的灰姑娘城堡。
天色阴沉有小雨,但一路风景如画,春草如茵,毛绒绒的像是加了柔光镜,让人不禁感慨这里的牛羊未免太过幸福了。



途经无数小镇,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有座漂亮的小教堂,我们顺便停车暂歇。
教堂虽小,却很漂亮,不得不说这里的木雕技艺实在是厉害,即使是深山中的小教堂,也有造型非常细腻的圣母和圣徒的造像。
教堂边照例是有墓地,每一块都被精心装饰了花朵和墓碑。



车子开到一个小镇,忽然觉得路边的行人越来越多。一些穿着巴伐利亚传统皮短裤的男孩子们从车边笑闹着呼啸而过,头上戴着小毡帽,帅气极了。
巴伐利亚的传统服装其实在《茜茜公主》的片子里就可以看到。男孩子们常穿的叫做Lederhosen,传统的是以鹿皮或者小羊皮制作的;女孩子的服装……有点花哨,恕我没啥兴趣。





却原来人潮汹涌是因为我们赶上了镇子上的集市,我们便下车随着人潮往前走,一路卖什么的都有,如果是贪吃鬼可以买到好多果酱腌菜什么的,还有传统的木雕(太重了,扛不走),各种服饰配件……
我忍不住买了顶传统的巴伐利亚式的呢帽子,至少戴在头上还能保暖呢!

逛完集市继续往Fussen方向开,一路在山路中行进,起初还下雨,后来就慢慢变成雪。 谁能料到4月下旬花都开好了还能遇到一场大雪呢!而悲催的我,为了节省行李根本没有带任何冬天的衣服,只好把所有的衣服(3层T恤1层卫衣1层牛仔外套)全部穿在身上,深刻体会了一把穿着春装过冬的感觉。



在车上吹着暖风,风景怎么看都是美的。尤其这绿树白雪,更是难得一遇的胜景。
现实是我们不是公爵也不是公主王子,想参观天鹅堡,您请下车,您请走山路,您请排队……寒风呼啸,大雪茫茫,可怜我前几天还在巴黎穿着浮夸的小裙子欣赏吉维尼的莫奈花园,压根没有预料到巴伐利亚黑森林的威力。




老师提前贴心地订了票,已经让我们少受了许多排队之苦。再说,“来都来了!”(我流下了被寒风吹出的眼泪,嘴都不利索了)
雪越下越大,天鹅堡在雪里朦朦胧胧,若隐若现。那一刻在风雪中排队等待参观的我们,被吹得东倒西歪,涕泪横流,只想赶快进到城堡里面暖和暖和。



建造新天鹅堡的路德维希二世非常的英俊迷人,是一位沉迷艺术的君主。他的表姑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茜茜公主。他安葬于上一篇《暗黑童话城 | 巴伐利亚碎片回收 (一)》中介绍的圣弥额尔教堂(St Michaelskirche)之中。
(至于天鹅堡里面什么样儿?——对不起,不让拍照,没图。参观过程省略2000字,请自行维基或者百度百科搜索背景资料,我就不抄袭了)


美则美矣,若是穿着春装在大雪中冻的哆里哆嗦而且排在队里一阵阵狂风吹过的时候,多美的殿堂都无心观赏了,只想赶快找个暖和地方喝杯热咖啡。在天鹅堡唯一的纪念,就是买了两只酒杯(老爸一只我一只),仿佛看着这只烈酒杯,身上能暖和点。


回到温暖的车上分吃了像三只馒头那么大的一角黑森林,灌了一通热水,终于缓过劲儿了。这会子终于明白为什么德国人喜欢吃黑森林了,确实瞬间充满能量!太适合这说下雪就下雪的鬼天气了!
开天鹅堡,我们去往加尔米施-帕滕基兴(Garmisch-Partenkirchen),这个小镇是1936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地,一个连LP都没有仔细写过的阿尔卑斯山间小城。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维基百科
照片及文字均由作者本人提供
© 本文版权归 deerdream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