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豆瓣Top250里被高估的电影
查看话题 >片单|豆瓣Top250中被过誉的电影
(持续更新)欢迎吵架。
豆瓣电影Top250,总览这个榜单,其实涵盖了当今最主流、最出色的通俗电影,能够反映出当今观众最喜欢看什么。
简单分析之后,发现有如下几种电影容易获得观众的青睐:
1.完成度高的心灵鸡汤或者治愈系作品(这其中包括皮克斯和吉卜力的动画电影以及不计其数的温情片)
如《触不可及》《海上钢琴师》《当幸福来敲门》《龙猫》《寻梦环游记》《遗愿清单》《放牛班的春天》《魔女宅急便》《肖申克的救赎》《音乐之声》等。
2.严肃史诗,时代悲歌。
如《霸王别姬》《教父》《教父2》《教父3》《美国往事》《末代皇帝》《勇敢的心》《活着》《鬼子来了》《乱世佳人》《指环王1:魔戒再现》《指环王2:双塔奇兵》《指环王3:王者无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七武士》等。
3.类型片中的翘楚。
如《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千与千寻》《盗梦空间》《星际穿越》《雨中曲》《无间道》《控方证人》《十二怒汉》《黑客帝国》《看不见的客人》《拯救大兵瑞恩》《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爆裂鼓手》《蝙蝠侠:黑暗骑士》《谍影重重》《2001:太空漫游》等。
4.有强烈社会意义的电影。
如《熔炉》《素媛》《何以为家》《海豚湾》《二十二》《摔跤吧!爸爸》《我不是药神》《狩猎》《聚焦》《超脱》《无人知晓》《小偷家族》《寄生虫》《奇迹男孩》《房间》《可可西里》《一次别离》等。
5.有大量粉丝基础的电影。
如《指环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头号玩家》等。
另外,煽情能力强的电影普遍分高。
在豆瓣电影Top250中,受欢迎的导演有:克里斯托弗•诺兰,宫崎骏,昆汀•塔伦蒂诺,大卫•芬奇,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是枝裕和,朱塞佩•托纳多雷,姜文,李安,詹姆斯•卡梅隆,王家卫等。
入门级影迷是完全可以选择这个榜单来观看的,很具有参考价值。
而我最近刚看完这个榜单,于是总结了其中被过誉的电影,并简单给出原因。
其实还有更多电影也被轻微过誉了,但我这里只列出我认为尤其被过誉的电影,以下的言辞可能比较激烈,请谨慎阅读。
注意,我说的都是相对过誉,并不一定是这部电影拍得很差,虽然有的也的确很差就是了。
时间截止至2020年12月4日。
NO.1 肖申克的救赎
前几年影迷装逼必备,一部讨论自由和希望的电影,各方面都完成得很不错。在豆瓣和IMDB上都是第一,充分反映了当今观众的审美水平,把这个电影放进来是因为它仅仅是“很不错”而已。主题不深不浅,恰好落在观众的舒适区,表达也通俗易懂,基本上没什么人会觉得这片子无聊。只是,这片子远远谈不上是一部神作,它不过是比一般的鸡汤生动得多。
NO.4 这个杀手不太冷
三个主要角色的人设都太讨人喜欢了,这是本片被过誉最重要的原因。杀手和小女孩的人物矛盾在一开始就被解决了,导致故事到后半段只能通过反派不断施加压力来制造戏剧冲突。观众为这对“父女”感动,却看不到什么值得深思的内容。
NO.9 盗梦空间
这片子确实非常精彩,但也确实是过誉了。过誉的点并不在于这片子本身有什么问题,而在于许多人竟然认为这片子烧脑,怕不是对烧脑有什么误解。
NO.10 忠犬八公的故事
这片子除了感人之外没有任何亮点。相比较之下,日本版的好歹还有一层对社会人情的观察。
NO.11 海上钢琴师
又是一部被很多人捧上神坛的作品,事实上这片子放在托纳多雷的作品序列中也只能算一般水准。摄影,运镜、剪辑方面,均无突出之处。角色方面,导演成功塑造了一个脸谱化的天才——孤独、悲情、不被理解,同时钢琴水平世界顶尖,种种意淫。叙事是标准的流水账,旁白推动情节发展。男二和男主也并未建立真正的角色连接,说到底男二只是个讲故事的旁白。最可笑的是,电影的主题是通过最后男主机械的说教表达出来的。总之是一碗标准的心灵鸡汤,甚至可能是毒鸡汤。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只是不配“神作”之名的话,《海上钢琴师》则是属于真正的平庸之作。
NO.17 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不多说了......电影文本还挺扎实的,只是这片子要是新上映的恐怕就没那么多人喜欢了。
NO.23 当幸福来敲门
这的确是毒鸡汤了,骨子里讲的是成功学那一套,对幸福的定义偏狭隘。男主的成功主要是两方面:智商加勤奋。但关键是很多人没有男主那样的智商啊。
NO.24 怦然心动
文本很讨人喜欢,但也就这样了。基本上都是旁白在叙事。我也很喜欢这部电影,但不妨碍它过誉。
NO.37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把它放上来是因为9分太高了,内地重映了一次,情怀分太多。各方面在现在看来有点幼稚。
NO.41 哈尔的移动城堡
开始的设定还有点意思,后面的部分逻辑就莫名其妙,同时剧情也越来越俗套。
NO.43 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参考《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
NO.44 我不是药神
且不说导演的水准一般,这片子将矛头对准那些无良药商,但真正应该批评的是谁,大家都心知肚明。
NO.45 闻香识女人
等你很久以后再来回顾这部电影,你会发现你只记得里面的探戈舞与阿尔•帕西诺最后那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如果没有帕西诺的表演,这片子可能不会被捧得这么高。
NO.50 猫鼠游戏
毫无惊喜的剧作,当犯罪片被拍得温情,也就失去了某些应有的质感。
NO.64 绿皮书
剧本非常扎实,出奇地工整,似乎滴水不漏,却也没有什么创造性的点。当你阅片量够大,你会发现你能预料到这片子的每一处剧情发展。就看着图一开心吧。
NO.67 看不见的客人
过于注重情节反转,而忽略了悬疑片中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况且反转手法也未见有多高明。
NO.68 海蒂和爷爷
就是个温暖的小故事嘛,看完除了精神上感到很愉悦以外也没啥别的了。
NO.72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有一说一,结尾很震撼,而且合乎情理。但总体还是一般,各方面都没有特别出色。
NO.75 海豚湾
过于主观了,仿佛导演透过屏幕在对你喊话。很有社会意义一个片子,但作为纪录片来讲似乎还差点什么。
NO.83 心灵捕手
不知道男主的天才属性满足了多少人的意淫。
NO.89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对于粉丝来说,这片子质量怎么样已经不重要了。
NO.100 7号房的礼物
专门用来催泪的电影,太尬了太刻意了太反智了,很难想象这种胡乱煽情的片子还有那么多人喜欢。
NO.103 小森林 夏秋篇
我不认为这是部电影。
NO.108 小森林 冬春篇
同上。
NO.116 侧耳倾听
一部普普通通的青春爱情电影,看完就忘的那种。
NO.117 倩女幽魂
娱乐片框架,主题表达层次较浅,人物行为缺乏正常逻辑,很多地方不合理。
NO.119 超能陆战队
工业流水线作品,全片都靠大白卖萌。但没办法,观众就吃这一套。
NO.122 萤火之森
内容太单调,情感也不够扎实。
NO.123 借东西的小人阿利埃蒂
我以为导演会借“大小”讲出什么东西来,到最后还是套路满满,各种冲突十分表面化,反派动机不明。当作童话来看还可以,推荐给儿童观看。
NO.131 幸福终点站
很可爱的片子,但剧情有点立不住,夸张了些,戏剧化了些,男主就是个阿甘嘛。另外斯皮尔伯格的镜头语言真是规范,老手艺人了。
NO.132 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
很好笑,只是这片子真的不是什么东西。
NO.133 完美的世界
严重怀疑是不是坏大叔+萝莉/小孩的组合更容易得到观众好感,这部电影绝对算不上是东木的上乘之作,却是他拍得最浅显的一部,仿佛在算计观众的情绪。
NO.143 时空恋旅人
戏剧冲突太弱,没什么特别有感触的点。而且旁白推动剧情我还是不太喜欢,我不认为这是电影的方式。相比较之下,《阿甘正传》的旁白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是真正为主题表达服务的,而不只是交代情节或是人物状态。
NO.144 釜山行
剧作有各种逻辑硬伤,煽情手法也并不高明,只是各方面能达到及格线水准,多看几遍就会索然无味。那些说这片子吊打国产电影的可以闭嘴了,国产电影根本没有丧尸片这个类型。
NO.147 哈利·波特与密室
略乏味,低幼化,小演员的表演不成熟。
NO.153 我是山姆
没有像《7号房的礼物》那样胡乱煽情,但说这电影平庸是不过分的。
NO.154 头号玩家
靠情怀和梗填充的片子,我无法承认它作为电影有什么价值。
NO155.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一开始看到这个片名我曾期待这片子会是反类型的,没想到最后还是回到了类型模式中。
NO.163 卢旺达饭店
从社会意义来看,这片子很有意义;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片子无聊透顶。
NO.168 模仿游戏
这片子企图把图灵的故事戏剧化,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要把图灵的天才形象塑造得这么脸谱化啊?骨子里全是好莱坞的东西。另外卷福好像把他的夏洛克带进来了。
NO.169 你的名字。
矫情。这片子总是喜欢靠配乐烘托情绪,剧作上也有诸多狗血之处。新海诚的问题在《天气之子》中暴露得更明显。其实就《你的名字。》这部电影本身来看,新海诚已经比以前进步了,至少他在尝试通过使用类型片公式和观众进行交流,无论是叙事还是电影技法都有所突破。只是这片子被吹过了,它也仅仅比平庸好那么一些。
NO.173 萤火虫之墓
表达过于直白,成于此,败于此。
NO.178 真爱至上
怎么看都透着一股浓浓的剧味。
NO.179 头脑特工队
皮克斯的片子好像都有这个特点,先提供一个绝妙的创意,再巧妙地把这个创意落到那些大众化、通俗化的东西上。
NO.182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明明是一出悲剧,又悲又苦,却用可爱的风格包装,很别扭很拧巴。
NO.184 无敌破坏王
这片子也是,明明创意和设定都很好——游戏反派当主角,没想到剧情还是套路,又是大叔+萝莉,满满的正能量,最后只是想赚观众的眼泪。这就是商业电影吗?可惜了啊。
NO.185 冰川时代
公路片,最后大家喜欢的只有那只松鼠。
NO.186 雨人
这片子能拿奥斯卡是因为那一届奥斯卡的其他片子实在太差了。
NO.187 恋恋笔记本
这片子俗,但是俗得自然,俗得可爱。但说到底还是俗的。
NO.189 绿里奇迹
节奏太拖了,而且还是平铺直叙,有个热评说得很到位,“片子缺少一种关键的非现实渲染,让人感觉离奇得难以接受”。电影文本是很好,但是比《肖申克的救赎》差远了。
NO.193 奇迹男孩
儿童励志片,没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点。
NO.194 二十二
且不论这片子是不是会打扰她们的生活,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讲,它缺少清晰的逻辑主线。
NO.196 魔女宅急便
宫崎骏的作品中很一般的片子,结尾还能再仓促一点吗?
NO.199 虎口脱险
典型笑中不带泪的喜剧,剧情扯淡,用来意淫的神片。好笑是真的好笑,不过也就是些段子罢了,当作电影艺术来看是不够格的。
NO.200 人工智能
前面很不错,甚至拍出了惊悚片的感觉,很惊喜。但后面就套路了,回到了科幻片常规操作,假大空的哲学探讨,流俗的情感表达。另外影片节奏慢得离奇。
NO.201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要拍的内容太多,溢出来了啊。
NO.206 初恋这件小事
就一平常小妞片,没啥看头。有些情节让人跳戏,刻意而不自然。
NO.212 海洋
前半段完全描绘海洋,后半段突然一转,变成完全讲环保,前后的整体性、连接性都不够强,有点脱节,还有点做作。
NO.213 遗愿清单
完成度极高的电影,剧本综合了所有温情片优点,但也停留在1.0的表达。
NO.214 燃情岁月
剧本还是可以的,但是这导演叙事功底也太差了,根本不懂得把握轻重缓急,结果搞成了流水账。
NO.220 穿越时空的少女
你要是想表达爱情的主题,就好好表达,整一通花里胡哨的是想怎样?男主的人设让人难以信服,结果还是强情节推动叙事,要多膈应有多膈应。
NO.221 血钻
经典好莱坞套路。
NO.223 波西米亚狂想曲
情怀大于电影本身,作为传记片中规中矩。
NO.229 地球上的星星
已经懒得再说这类鸡汤片了,社会表达也不如《三傻大闹宝莱坞》层次丰富。
NO.230 香水
强情节故事的典型。这片子讲述了男主是如何通过天赋一步步成为神的故事,把观众爽到了。说实话我也爽到了,但这片子太空了,看不到扎实的东西。最后人们集体狂欢的原因并不是出于社会本身,而是出于男主(神),这就使这个场景的讽刺性大大减弱,沦为纯粹的猎奇。
NO.231 战争之王
立意挺高,但剧本很拉胯,故事讲得没什么意思,旁白减分。开头的子弹镜头倒是个惊喜。
NO.234 朗读者
前半段和后半段风格割裂,在影片中段突然强插了一层社会表达,比较生硬,剧作上老是吊着悬念就很没意思。但不可否认这片子有一股迷人的气质,我觉得这是温斯莱特的表演所带来的。
NO.238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
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类型片男女主产生恋情的套路,但是这片子,还是那句话,看完的瞬间很温暖很感动,过几天想想也没什么东西。
NO.239 驴得水
这是话剧,不是电影。
NO.242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看这片子不用动脑子,感动加开心就完事。
NO.245 我爱你
设定相当于霸道总裁爱上农村小姑娘,不过是加了一层“老年爱情”的外壳,而本质还是烂俗爱情片那一套。除了有家庭负担和生老病死的忧虑外,这种爱和小年轻那种幼稚的喜欢并没有区别,如果说这是一种所谓“焕发青春”的话,影片落脚点却又不在于此。这片没有真正体现出“老年”的特点,还是用类型片套路来包装。对生命意义和人间真情的思考被无数个“抖机灵”的约会细节打乱。许多段落很尴尬,十分刻意,看得出是在拼命感动观众。宋怡芬这个人物毫无特点,而金万皙的形象又趋于“顽固小老头内心可爱”或者“外冷内热”的刻板印象。导演对生活、家庭的观察一概看不到,更别提爱情了。
NO.250 东京教父
靠巧合制造情节反转真的好吗?如果电影的主题就是巧合的话那还说得过去。最后看下来只是一部普通的对社会有点关照的感人喜剧。
就到这里了。
其实,作为一个影迷,我真的很希望《2001:太空漫游》《东京物语》《七武士》这样的电影排名能再靠前一些,我还希望有更多在影史上有重要意义的电影能被涵盖进来,但这似乎已是不可能的事。
事实上,豆瓣远不如外界说的那样小众啊。
日记提到了72部影视
- 72部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