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升凭什么可以骂郭敬明
尔冬升是个名副其实的星二代,父亲是香港的制片人和导演,母亲是演员,两个哥哥都是演员,尔冬升说自己一家人里有二十多个都从事电影行业,从小在片场长大。事实上,当时的香港就是这样子的,大部分都是电影人的小孩进入电影行业。电影这个行业壁垒极高,人脉虽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客观来讲非常重要。
尔冬升事业的初期是做演员,签了十年的合约,演了很多武打片的男主,演到他头疼,自己都不爱看自己的戏。看清楚演员被动被挑选的现状之后,他选择做幕后。得益于他的经历,他能编,能导,能演,喜欢在片场混,跟导演、剪辑、录音师学习,从实战中总结经验。尔冬升曾说,自己的生活圈子很窄,从小就在片场长大,游走于大人们的电影世界,电影的东西是他乐于钻研的东西。
尔冬升拿过两次香港金像奖,两部片子《旺角黑夜》和《新不了情》都同时拿了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相比徐克和许鞍华这样的文艺片导演,他足够考虑市场;相比王晶等商业片导演,他又能在片子中注入他的个人对社会的思考。说到王晶很多人都会笑,但事实是王晶才是香港导演中票房最高的一位,徐克和周星驰加在一起才能抵得过他的票房。

我在香港读电影时候,香港电影人就分享过一个观点:在业内,如果你的电影在市场上已经赚钱了,奖项方面的得失心就不用那么重,奖项尽量留给一些比较小众,比较艺术的题材。所以拍一部片子,除了为了自己,粗俗一点来说,要么为钱,要么为奖。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年轻的没有名气的导演会选择拍片子去参赛,得奖回来再把片子卖给网络或者央六的原因。
不得不说,尔冬升相当擅长挖掘题材。拍《新不了情》的时候,他花了几个月时间搜集资料;拍《门徒》的时候跟警察待在一起,跟了快一年;拍《新宿事件》的前十年,他就一直在关注日本风月场所的新闻,还认识一个从业者,想尽办法挖掘他的故事,挖掘到了才开拍。
中国电影市场变化的太快了,在尔冬升拍《我是路人甲》的时候,那时候正值视频网站兴起,疯抢影视剧的版权,一部电影卖价水涨船高,大量热钱涌入影视行业,全国二三线城市的银幕数疯涨,一部电影“啥都没有”都能卖到不可思议的高价。那时候的内地电影就像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拿一个PPT就可以空手套白狼,IP贵得不可思议,但凡能叫得出名字的IP都能翻倍的卖钱。
那个时候,尔冬升却选择拍《我是路人甲》,里面的演员都是横店真实的群演,故事来源于他几十个小时对横店真实群演的采访纪录,好多人都劝他不要拍,但这是他关心的题材,《我是路人甲》也是尔冬升作品中一个难得的例外。

尔冬升大部分的电影遵从商业电影的三大原则——大咖云集,投资巨大,制作精良。他不仅仅满足于“好看”,他更要“耐看”,因此他关注现实主义题材,像周星驰一样将生活在边缘的小人物作为原型,创作出极具矛盾和冲突的剧本。他追求雅俗共赏,拍出来的片子必须保证吊起大多数人的胃口,必须能够卖的动。简而言之,商业电影必须考虑投资回报率,这就是好莱坞成功的商业片经久不衰的铁律。
例如电影《门徒》,这里面就有尔导对于吸毒,对于人性的反思。影片开头,由吴彦祖饰演的阿力提出疑问:“我一直不明白,人为什么会吸毒?直到昆哥和阿芬死后,我才渐渐懂得,其实一切都源自于空虚,到底是空虚恐怖?还是吸毒恐怖?我搞不清楚。”这一段话既是影片的开头,也是影片的结尾,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影片开头的时候,阿力还是一个反对吸毒的,极富正义感的警察,到影片结尾的时候,由于昆哥和阿芬死亡给他造成的刺激,他自己居然掉入了吸毒的深渊,主角阿力的人物弧光其实是反向的 ,阿力并没有变得更好,相反地,他堕入了深渊,主角的切身经历恰好印证了这一段关于“空虚”的话。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又恰好留有空白,引发观众的思考。

年少的我总以为,视电影如生命的电影人一定会选择死在片场,比如许鞍华就这样跟尔冬升说。或许,年轻的尔冬升会选择这样,但现在的他就会爽快地回应“我不要,我希望我死的时候是在度假村里潜水。”
现在我长大了,更加能体会和明白尔冬升的意思。那些嘴上叫着“我为艺术生,我为艺术死”的人有多少会真正为艺术为艺术死呢,就像我嘴上叫着”一天要写三千字,否则绝对不离开座位“,但实际上我从来没坚持超过一星期。
只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平衡工作和生活,你才能保持持久的创作能力。尔冬升从来没有想过退休,也从来没有考虑过如果不做电影他将会做什么,保持思维年轻活跃,保持创作的激情,尝试新的题材,随时为下一部作品准备着。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63.5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85篇内容 · 27.7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41篇内容 · 25.0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51篇内容 · 887.0万次浏览
- 万物皆可邪修442篇内容 · 40.2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35.1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55篇内容 · 229.2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37篇内容 · 149.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