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海证券:股民注意了!12月市场的风险和机会!
12月机会前瞻和风险提示
文|杨铭一
动荡的2020年即将进入尾声,无论是喜是悲,这一年注定将给所有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对于股民们来说,动荡的环境在股市上的反映最为直接。那么即将到来的最后一个月,市场可能会如何演绎这一年的收尾?有哪些机会和风险需要关注的呢?
01 风吹草低、牛市未央
对于今年来说,贯穿全年的最大事件就是疫情。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股市都收到了很大的影响,每一次疫情数据细微的变化,都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纵观全年,股指的走势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战疫”的成功,创业板指、深证成指、上证指数涨幅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分别排名第1、3、4名。而近期中美两国疫苗量产方面消息越来越多,全球股市受此刺激,风险偏好大幅上升,都走出了较好的反弹走势,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之前涨的比较好的,代表新兴产业、科技公司的指数,最近反弹力度相对较弱,而跌的较多的,以传统行业为主的指数,近期反弹力度较强,全球股市的风格都发生了切换。

而今年的疫情更加加剧了自2019年开始的负利率环境,尤其是美联储的无限QE,导致美债利率大幅下跌,全球进入大放水的宽松周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并没有同步大放水,且受益于经济复苏,国债利率还温和走高,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相对高的利率,让逐利的海外资金大幅涌入我国市场,人民币汇率不断走高。

(人民币汇率倒数与沪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A股的增量资金有望持续流入,代表优质公司的沪深300指数已经突破前高,打开向上空间,震荡4个多月的市场已做出方向选择,年末或有望加速上涨。
02 星光暗淡,日月争辉
但总览今年的行情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指数走势强于个股,而各行业的龙头公司,明显比同行业中的中小公司涨幅要大很多。
其背后的原因,很多人可能将其归结为市场风格的切换,其实并不是。根本原因是由于外资对A股的影响以及资本市场的各种监管制度向国际接轨,A股的定价模式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这个定价模式将影响到数以千万计散户的投资者。
过去的A股是核准制,在退市制度不健全和审批制导致的上市通道拥堵的情况下,业绩再差的个股,跌到一定程度后就跌不下去了,因为有壳资源和各种重组预期,一旦预期实现就是几倍的翻番。低价股跌不下去,就形成一个50亿市值的“价格托底带”,这个价格带严重干扰了A股的定价体系。导致A股形成了“抄底文化”,散户相信均值回归,又有人托底,只要有耐心,抄底大概率能赢。
而自2016年以来,低价策略已经持续跑输,原因是上市通道“堰塞湖”被清理,壳资源价值一落千丈,破产边缘垃圾股的价格托底带下移到20亿市值。到2019年科创板开通,注册制落地后,这一风格被进一步强化。

未来的注册制的全面实施和退市机制健全后,A股的垃圾股大概率会向港股的“仙股”靠拢,而市场整体风格也会逐步向港股接近,流动性好,业绩稳定的行业龙头公司,估值会比同行业中小公司高出许多。
因此,未来的投资中,股民们应该去寻找明亮耀眼的“月亮”、“太阳”,而不要再去追逐黯淡的星星之光。
03 通胀再起,周期归来
那么在当前市场,哪些板块是最值得现在布局的呢?我们看一下当前的宏观环境,在疫苗大规模量产后,复苏逻辑将成为全球的主格调,这一情形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灾后重建阶段非常接近,而当前CPI、PPI的走势也印证了这一点。

而2009-2010年,A股市场也走出了一波反弹型牛市,尽管指数涨幅不大,但不少板块超额收益明显。

可以看到,这些板块正是近期涨幅可观的“顺周期”板块,我们认为其趋势仍未结束,预计将持续到明年,建议投资者可以围绕这些板块关注布局。
04风险提示
1.货币政策收紧。今年10月央行在《中国金融》和陆家嘴论坛上首次重提货币“闸门” ,意在表态货币较难转松,是对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确认。历史上每一次货币政策收紧,都发生在综合物价增速高企或者是加速上升时期。明年核心CPI和PPI同比整体趋于回升,或将面临再通胀的重启,预计明年二季度需要关注可能的货币收紧风险。但若货币政策提前收紧,则市场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
2.疫苗情况不及预期。前面我们提到,各大药企宣布疫苗量产的消息后,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显著上升,市场风格也相应有所切换。但假如疫苗各方面情况不及预期,则有可能对脆弱的市场再次陷入危机。
3.中美关系摩擦。当前美国大选结果已经确定,但仍处在两任总统权力交接时期,市场普遍预期此阶段中美关系或较为平静。但假如特朗普利用仍有的权利做出过激举措,或是拜登上台后急于立威,实施一些意料之外的动作,可能会使市场短期产生较大波动。
声明:本文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盈亏自负!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