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考研研途答疑 | 提前联系导师,现在是时候吗?
2021考研初试正在一天一天临近,在积极备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同学已经在烦恼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这个问题,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时候联系导师比较合适,以及怎样联系导师吧~
什么时候联系导师? NO.1 适合初试前联系导师的情况如果你想加深自己对报考专业的理解和认识,并期望老师对自己的复习进行一定的指点,且你的亲戚、朋友、老师认识你想报考院校的导师,或者你是考本校的学生,那么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初试前联系导师。运气好的话,导师甚至会传授你一定的经验和对学习方向的指点,这将使你如虎添翼。 NO.2 适合初试后两周联系导师的情况 考研初试后,对自己考试情况有了一定的估计,并认为自己考得不错的同学,可以提前联系导师。因为导师也会考虑,现在这个时候联系我,一定是考得还行,这会给导师留下一个“这同学肯定很优秀”的初印象。每位导师的招生数目是一定的,如果真遇到了两选一、情况差不多的情况,那么导师心理上可能会倾向于选择先联系他的同学,所以这个时候主动出击,把握机会未尝不可(注意前提条件哦~)
NO.3 普遍适合联系导师的情况 最最适合联系导师的时机其实是初试成绩出来后的当天或次日。因为这时候你有了向导师“安利”自己的依据——初试成绩,这也是导师们对你这个学生专业基础扎不扎实、能不能过分数线的评判依据。
当你成绩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就联系导师确实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有时候预估的成绩可能和真实成绩不符,万一提高了老师对你的期望值又啪啪打脸这就很尴尬了,所以对于90%以上的考研同学,建议大家还是等出分后再尽早地联系你心仪的导师。 这里还要注意一点:是出分后的当天或者第二天的工作时间联系导师。因为分数出来后很多人都会陆续给导师们发邮件,那么,如果你提前准备好了相关材料,尽早地联系导师,有可能就提高了你被导师看中的概率,这里也是考虑了一个心理因素。 到哪找导师的联系方式? 一般所报考的学校网站会公开该学校某专业设置与招生数量,以及导师风采(有的是导师简介),里面会包含有导师的联系邮箱,当然也可能没有。 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 👇👇👇



若对某位导师有兴趣,还可通过百度进行搜索,或许会得到更多资讯。还可以通过某些专业网站获得大量信息,比如说中国知网,上面会有一些学术论文,也会搜集到相关联系方式,如果真的找不到,也可以直接求助你的班班~ 如果确实需要提前联系导师,那么邮件应该怎么写呢?
👇👇👇
一定要开门见山! 邮件的主题直接写“姓名+专业/学校+2021考研学生自荐信”等,让老师一眼就能知道你的目的。 内容主要分成两个部分: NO.1 简要说明自己的情况
本科中能拿得出手的材料,比如还不错的绩点、所获得的奖学金、比赛所获奖项以及科研经历等等,都可以简单地说一下,最好将自己的简历附上。 一定要突出自己与继续深造相关的能力,尤其是导师比较看中的科研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等等,最好有具体的例子,而不是泛泛而谈。 NO.2表明对老师研究方向的兴趣
字数不要过多,但是一定要很有礼貌。老师的姓名、研究方向等等这些细节问题上千万不要出错。 在邮件中,你要给导师呈现的是对这门学科的了解,对整个学科发展的认识,以及未来考上研究生之后你所要做的事情,跟随老师学习的时候你的学习态度,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态度,这都决定了你未来是否能够得到老师认可。展示自己能学习、爱学习该专业的精神,适当地“包装”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 最后表达自己会好好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决心,希望有机会能够跟随该导师进一步学习、深造。此外,一定要记住:你要对自己要说的话、简历上的内容熟知,你说的话和简历上的内容在将来面试的时候导师都是有可能进一步提问的。 以上就是对于“是否需要现在就联系导师”的相关解答,关于出成绩后如何联系导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哪些材料等问题请大家持续关注公卫研习社的相关推送~ 公卫研习社会教你如何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合适的方式,联系到你心仪的导师哦~ 心里有梦的少年,脚下是海阔天空,身上有重担的人,背后是前程似锦,历尽千帆归来,要感谢那个曾经永不放弃的自己!加油,考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