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精读——《价值》读书笔记(三)

题外:何为逆向投资?

文中划线的这段话,有人会解读成与主流相反,就是大家都不看好,我看好,大家都不买,我敢买,为了“逆向”而“逆向”,文中并没有说相反着买,只是说不要过分“强化自己与主流的一致性”,也就是“趋同”。
我的理解是:“逆向投资”并不代表“完全反向”,而可能是主流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或许在“主流”和“完全逆向”之外,还有一个无人问津的选择,或许这个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逆向”可能是另一种“忽略”。
文中也有解释,可能人们焦点都在A板块“买入”和完全反向的“卖出”分歧中时,或许另一个被人们忽略的C板块正在从低位中崛起,已经出现了很好的介入机会。大家经常引用巴菲特的那句被说烂的名言“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我想,他老爷子的想法并不是针对个股而言,而是在“绝望的大势中,可能会有一个个隐藏起来的机会,需要我们贪婪的去发现,而不是恐惧得蒙头乱跑。”
投资分析框架——大话题

1.预期的定位:就是对于股市投资拿出一个客观,理性的预期,并分析出自己处于股票市场中的位置是否与这个预期匹配,认识清楚这个预期定位,心态平和的初期条件就具备了。
2.策略的选择:通过对自身的理性预期,寻找可能实现的打法,所谓的价值投资中的几种策略,趋势派等等,在这些策略中寻找自己可操作的策略,这个“自己”和“可操作”极为重要,很多策略都是好策略,但是并不与自己的性格相符,就好似两个人有时无法相处,并不是谁本质上不好,而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合,有的人可以操作一等的策略,有的人就只能操作二等策略。
3.组合风控:除了文中大体写的各种要素,我一般还会进行组合个股的“正反”推演,好能多好?坏能多坏?同时对组合板块轮动会不会出现——行情普跌时,板块能对冲风险,行情普涨时能不能不受牵制整体上涨?如果会出现相反的可能性,就很惨了。这个考量一般会用“模拟组合”软件进行测试,建立模拟组合,观察一段时间,就能看出来很多问题,对于我这样的新手,这些都是很好的工具。
同时因为这种组合持仓的原因,不会出现单吊或者仓位分配极端导致的巨幅波动,导致自己的心态失衡,进行被市场情绪左右而一错再错。
4.纠错迭代:第1点写了定位,要分出来自身的定位,在进行组合持仓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通过这些压力测试,对自己的组合的个股的选择,仓位的控制,市场情绪节奏的把握,进行永不停息的——记录操作-------反省错误-------总结经验------迭代体系。每一次的错误,都是一次的打补丁的过程,系统会越来越完善,心态也会越发坚韧。
5.情绪控制:我观察情绪有两种,一种是被市场左右的外部情绪,另一种是自我怀疑的内在情绪,这是一种联动,被市场左右过多后,就开始反复加强自我怀疑无法自拔,无法与自身和解,总是无法容忍自己犯过的错。
人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进入新岗位等现实工作中的自我定位和进入股票市场的自我定位速度完全不匹配,进入新岗位,总会找很多理由来面对自己犯的错误,例如,我还是一个新人,谁还没有新手阶段?刚开始谁能立刻就会啊?等等。
可能因为股票市场的门槛过低,导致了人们无法容忍自己的新手期,也不接受自己有这个新手阶段,即使明明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新手,嘴上说自己是新手,但是却无法忍受自己犯错,也因为气急败坏的情绪略过了反省错误,总结经验的过程,之后就是周而复始的犯错,最后被市场情绪支配,进入自我怀疑中。
如果能从入市阶段来给自身定位,可能是更好的和自我和解的办法。
总结:分析框架,只是一个让自己思维在每次做选择时,不受外在因素左右,稳定输出的一个流程。
今天就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