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业崛起还需强大的创新引擎
云集了60多位中国IT界“大腕”,被称为“中国信息产业最高层次盛会”的2010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日前在深圳举行,其中,“IT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成为峰会的主要话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会上表示,信息技术具有高度的创新型、渗透力、倍增性和带动性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在后危机时代仍将在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换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同样认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经济的成长和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影响是深远的。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包括信息通信领域的IT投资和建设对舒缓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3G牌照发放后,三大电信运营商实际投入了1609亿元的自有资金,带动了全社会7000多亿元的投资,使3G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国的地级市,在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正如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吴鹰所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IT扮演重要角色。
后危机时代,IT产业的作用更加凸显。来自科技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而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建设滞缓、投入强度不足、开发能力较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下一步,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无疑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保持经济增长态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劲引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之一。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无线通讯网络的普及和升级,现代IT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之相关的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那么,如何实现IT产业影响力的最大化?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表示,如果没有一个新的思想解放在IT领域里,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觉得,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我们面临的挑战非常大,因为我国制造业本身就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大家能够取得成功,一方面靠运气,另一方面则是西方IT发明的巨大受益者。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使经济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但是要达到创造阶段是非常不容易的,创造的核心是要打破旧有思想约束、旧有文化,甚至要不断否定自己。这实际上对IT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所以,当前的中国IT业还需要强大的创新引擎,需要打破思想约束来使自己获得更快的发展,从而达到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当然,政策上的支持亦不可少,政策上保持冷静,着眼于打造好的创新平台、优良的公共服务体系,是继续保持中国互联网、IT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在会上表示,信息技术具有高度的创新型、渗透力、倍增性和带动性特点,是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在后危机时代仍将在经济增长,发展方式转换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同样认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经济的成长和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影响是深远的。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包括信息通信领域的IT投资和建设对舒缓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如3G牌照发放后,三大电信运营商实际投入了1609亿元的自有资金,带动了全社会7000多亿元的投资,使3G网络基本覆盖了中国的地级市,在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正如数字中国联合会主席吴鹰所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IT扮演重要角色。
后危机时代,IT产业的作用更加凸显。来自科技部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56%;而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建设滞缓、投入强度不足、开发能力较弱的问题更加突出。
下一步,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而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无疑是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中以IT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是保持经济增长态势、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劲引擎,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之一。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无线通讯网络的普及和升级,现代IT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与之相关的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其影响力日益扩大。
那么,如何实现IT产业影响力的最大化?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董事长田溯宁表示,如果没有一个新的思想解放在IT领域里,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觉得,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我们面临的挑战非常大,因为我国制造业本身就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大家能够取得成功,一方面靠运气,另一方面则是西方IT发明的巨大受益者。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使经济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但是要达到创造阶段是非常不容易的,创造的核心是要打破旧有思想约束、旧有文化,甚至要不断否定自己。这实际上对IT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所以,当前的中国IT业还需要强大的创新引擎,需要打破思想约束来使自己获得更快的发展,从而达到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目的。当然,政策上的支持亦不可少,政策上保持冷静,着眼于打造好的创新平台、优良的公共服务体系,是继续保持中国互联网、IT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