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之上的我们
查看话题 >在悲喜交加的时刻,哭出来俨然是一种勇气
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成为一个中年人,是在一次寄快递的路上,毕竟前一天我才去到,理论上轻车熟路的行程却消耗了我半个小时。在那半个小时里,我像一个迷路的孩子,极力掩饰着自己的紧张不安,不敢问路,更不敢与人搭话,好在手机导航将我摆渡回现代社会。
我的记忆力出现了问题,那年底做了一个筛查,确认是退行性阿尔茨海默氏症,家族遗传,暂无特效药。
从物理属性上讲。人体元素中,碳、氧、氮、氢约占了96%。唯一能把人与人区分开来的,便是记忆。那一刻,一股悲喜交加从心里冒出来。悲的当然是。身体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里,滑向一个不可控的状态。喜的是。在那之前,我还对他有绝对的自主权,还可以做很多事情。
今年10月份的时候,我特意回了一趟老家。去参加大学同学的婚礼。他是我的下铺,我们都是卧谈会的常客。聊天的内容从国际局势到经济发展无所不包。他最喜欢的一本书叫激荡30年,过去30年里。物质的丰富。权力的交换,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他是一个白化症病人。从身为少数这件事情上来说,他的感受比我更深刻。但他能力确实很强,作为体制里的一员,已经在副科级的路上了。
作为一个旁观者。自然无法去断这场婚姻的价值。究其原因,结婚也是一件让人悲喜交加的事情。婚姻提供了一个看起来还算不错的条件。但随着结婚时间越长当事人一定会发现,离婚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甚至于高到负担不起。
我曾经与一个大佬有过长谈,他说:三四线城市的可以做平权啊,他们要加强自我认同啊。东莞的流水线上每年被切断的手指有四万根,如果把断指拼起来是不是可以做成一件堪称伟大的艺术作品?
我挺爱哭的,唱国际歌的时候我会哭;看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我会哭;读到那些“西班牙医生”的故事时我会哭。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在某一刻,我确实感受到了一份心意,一份来自于他者得最为壮烈的记忆。这是属于整个时代的悲喜交加,每分每秒。旧的东西在断裂,新的东西将会生成。
十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并不能预言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正如我现在也不能猜想是年以后会是怎么样,现在还能记得的,是一个少年坐了三个半小时的汽车来看我。
也许未来的某一刻。我们会相互误解。怀疑会变成难以妥协。愤怒会变成相互伤害。但我仍愿意尝试,尝试拥抱住可能下一秒便会消散的所有,还好,记忆还在,这大概就是。我还拥有的一点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