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断舍离 - 悠长假期 11.19-11.20
Day 19(11.19)清冷的天气适合奋斗啊
今天在去“课程库存”上迈出坚实一步:很久之前买的一个投研方法论课程听了将近一半。收获在于:1、任何行业分析无非是:商业主、渠道、客户;2、投研要看时间和空间,确保全面,并看重大趋势,用过去增长率去推导未来趋势是误区;3、行研就是在掌握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输出并依靠判断挣钱的过程;4、杜绝无谓的因果互证;4、要层层递进,如果说信息化是第一步,人工智能大概是第三四步吧,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要在整体行业数字化已经较为成熟的基础上。
做投研是个熟练工,在处理海量信息时也是个体力活儿。这样的课上了不少,但是我在实际应用时依然不好说驾轻就熟,这个还需要不断实践打磨。
在书的去库存上,前进缓慢,今天听推荐还又新入了一本。目前书桌上摊着在读但还未读的书大概也有十来本左右吧。这些年至少实现了“买书自由”,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一些买给自己,一些买给儿子。上午婆婆在整理儿子的书架时,看着那一套套的,欲言又止。只是如同我在不断发现自己新的兴趣,孩子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的绘本来引导。好在马上有老二,这些书还可以循环利用。说来有趣,快四岁的儿子前两天忽然在说“小鸡鸡”的事,家人有点不知该如何处理,我立刻下单了几套儿童性教育的书,心里暗想:终于到了这样的时刻。昨天临睡前就和孩子一起读了日本绘本“小鸡鸡的故事”,介绍男女不同、以及自我保护。儿子明显有点没有准备好,最后又一起读了一本温馨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才心情舒缓的睡着了。看来为娘高估了你啊~
回到题目上,北京今日有风,走在路上能感受到冬天的干冷,这样的天气很适合奋斗呢。六点起床的我,阅读了几篇经济学人、另加几篇财新的深度报道,完成了今日CFA任务,法语和英语都有涉猎,现在在边陪儿子学英语、边完成每日书,真是个奋斗中的待产孕妇了~
Day 20(11.20)断舍离之受害者心态
断舍离之路进入后三分之一段,回顾断舍离的初心:断书、断课程、断情绪,这三项都在稳步进行中。
这次生产算是很严阵以待了:我提早两周开始休假、马老师尽量在家办公、婆婆已经不出门打拳了、而我妈妈也已经来到了北京......然而老二现在很稳,眼瞅着就要从天蝎座滑向射手座了,还没有任何要出来的迹象。稍安勿躁,静候佳音,就继续享受这难得的假期吧。
凌晨四点醒来,想到昨晚马老师提出临时要去重庆出差一天,心态崩了一下。考虑到据说二胎生产的时候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我细细得设想了各种场景和应对措施:待产包根据使用场景准备了三包,充电宝已经充电完成,没有忘记放了一盒牛奶和喜欢的馍馍片可充饥,即拿即走;医院的急诊电话已经放入常用联系人列表;首汽约车和滴滴APP都放在了手机首屏,并将医院地址设立为收藏,确保自己即便疼痛时也不需要多加思考就可操作;医院的地址提前发给了妈妈和弟弟,确保他们到时不用和我联系也能到现场;早上再和婆婆细细叮嘱了一下,若是周末发动,她肯定不放心我一人坐车,那就由她带着老大和我一起去吧。
我只要考虑好发动后从家到医院收诊这段就好。之后我就由医院照顾,大家也会相继到位了。
跟马老师说这些细节的时候,他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首先觉得在他不在时发动这个概率太小,都不需要考虑,其次觉得到时自然会解决,大家都在北京,不用小题大作。而对于我来说,这么多年的职业习惯,让我深信墨菲定律,习惯风险管理;要确保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万无一失、任何问题都有应对策略;且每个关联的角色都对于自己的任务清楚并认同(往往还会double confirm),一旦启动,将会按照剧本设定开始表演。这种对局面的掌控感,已经形成近乎肌肉记忆的强迫。
待一切就绪,我才又放心得睡了一个回笼觉。
回到题目,凌晨四点之时,我心态崩的原因在于我原先设想这个“项目经理”应该是马老师,应该由他来勾勒所有场景、告诉我要怎么一步步做。然而他没有如我期待给出解决方案,只抛了一个他不得以要出差的问题给我,期望我加以支持,就呼呼睡去了。这一点让我很是胸闷。哎,为了和谐的家庭氛围,还是不要像要求下属那样要求老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