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1:《马老师聊球衣 | 球衣有记忆》
解构球衣文化:球衣不止是一件衣
球衣
是足球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所着
用以区分对手、标记个人的专业装备
从最初只有颜色和号码的衣服
发展到今天
球衣的科技、材质、设计、
球衣的印号、球衣广告、
比赛章、对赛、特别章、
主、客、二客甚至联名等等
诸多元素的叠加
使球衣几乎成为一件艺术品
从球员穿着到商业化流通
今天的球衣已发展成为
有着产品链的商品
比如
供应球员的叫更衣室版(match issue)
它有着完整的细节
供应球迷的叫球迷版(replica)
它有着最低的售价和有所删减的细节
介于球迷版和更衣室版之间
是近些年兴起的
商业球员版(player issue authentic)
比起球迷版
它更多地还原了更衣室版的细节
受到越来越多球迷的喜爱
球员穿过的叫落场球衣(match worn)
独一无二,具有唯一性
一款球衣,按照价值降序:
落场球衣>更衣室版>商业球员版>球迷版
球衣文化的兴起
是足球这项运动多元化发展的产物
无论蹴鞠还是现代足球
我们认为它诞生之因
是为了踢球者的快乐
当有了第一个观众
就有了看球的快乐
看球这件事
从本质上讲
与看斗兽、看戏剧、看画、听音乐、
看日出日落、看星空、看山水一样
是一种精神享受
当看球的人越来越多
球场的观众席也就越来越大
当球赛进入电视直播
看球者也就随着电视覆盖逐渐全球化
今天的我们,看球是看什么?
是看精彩的技艺、是看精彩的比赛?
其实还有
我们对喜爱球队、喜爱球员的关心
对胜利、对冠军的渴望
对一些人来说
看球也许只是凑个热闹
看个热闹、甚至打发时间
就像看个电影、看个音乐现场(live)一样
对球迷来说
看球已经成了一种精神寄托
它是心内的热爱
你会关心今天排什么阵型、
谁首发谁替补谁没进大名单、
今天穿什么球衣、
今天进几个球、
今天胜负或平……
比赛的结果也许会让你心情好或坏
比赛的过程也许会让你回味无穷
一场比赛、一个赛季也许转瞬即逝
但球衣就像是凝固的瞬间
封存了那场比赛、那个赛季的所有记忆
我们看足球,因为那是我们的热爱
我们买球衣,因为那是热爱的承载
球衣文化
就是因为心中的热爱
走入生活、融入生活
有人买球衣穿
是为了支持自己的主队
有人买球衣穿
是为了彰显个性
有人买球衣穿
是把球衣当作一件时装或潮品
来进行搭配
有的人买球衣是收藏
收藏球员唯一的那件落场球衣、
收藏有着球员签名的球衣、
收藏自己的主队
某个赛季全套
主客二客三客甚至纪念款、
收藏一个球队
每个赛季的全套球衣、
收藏有着特别设计
和特别纪念的球衣等等
对我来说
我集了贝克汉姆
从96年成名吊射那件10号之后的
每个赛季至少一件球员版或球迷版
我把94年罗伯特巴乔
踢飞点球的这件球衣
买了除落场之外的各个版本
还做了仔细研究
我让自己保证
从9697赛季至今
每个赛季都至少一件球衣
形成时间上的连贯
我对设计特别的球衣格外钟爱
我喜欢的球队和球员不止一个
因此遇到他们的任何赛季
任何一款都会心动
欲望无止
我也越来越没有了死敌意识
觉得天下球衣迷应该是一家
球衣文化在英国、意大利、
西班牙、德国、法国、
阿根廷、巴西
等足球强国发展得比较好
在中国
球衣文化同样被盗版文化所裹挟
球衣市场多年来
长期由几十一件的山寨球衣所霸占
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国家队成绩不理想、
职业联赛发展不成熟、
少年足球不被重视、
球迷店极度匮乏
导致球衣文化在中国尚处于小众
我自己喜欢足球、喜欢球衣
在追求自己爱好的过程中
我进入到了球衣圈子
更结识了许许多多
同样喜欢球衣的挚友
我想中国的球衣文化发展起来
我想这也许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梦想
于是,就有了“马老师工作室”
在这里
我陈列自己的球衣
我整理每一个的球衣故事
我打算先做一个球衣自媒体出来
传递球衣文化
我也邀请全国的球衣朋友到西安
作客交流、聚会看球
为了支持工作室的运作,
我打算先把自己的一部分球衣
拿出来出售
未来也希望能够买入更多的球衣、
拍出更好的球衣文化作品、
组织更多的球衣主题活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