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荣耀切割的逻辑 - 20201117
荣耀切割的逻辑:
- 可持续的供应链: (1)现有的芯片存量需要优先供应给华为的主品牌,子品牌荣耀受影响较大,7月至今的四个月里荣耀没有任何新产品发布,对于一个高速成长的品牌来说是巨大的打击,内部甚至称为“无事可忙”,团队内耗严重。 (2)独立后元件供应将不受美国供应链制裁影响,利好上下游全渠道。
- 更强的自主性,减轻内耗: (1)独立前作为华为子品牌,负责中低端机型,独立后可向高端机型拓展,在元器件和软件的采用上能更加大胆,包括处理器、传感器等等。 (2)此前在华为中的定位决定了如果有尝鲜性质的应用会先在荣耀中试用,成熟后再给华为搭载,而成熟技术和应用,如麒麟芯片肯定首先给华为旗舰试用,内部打架的情况时有出现。
- 以荣耀为核心的国产厂商供应链,得到提振,利好供应链+渠道。
独立后的挑战:
- 原先来自品牌、研发、渠道等的支持可能减少,转向内部自主研发为主。
- 称为国资背景的品牌后(深圳智信新的实际控制人是深圳国资委,100%控股),荣耀负担的担子将更重,目前内部的人员和团队变动情况暂不可知。
- 消费者的接受度暂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