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乐
礼尚往来一词出自《礼记》,来而不往非礼也,直到婚礼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情谊。有人说婚礼不过是一种形式,也有人说婚礼是一种宣告,直到婚礼的当天,看着大家一起闹,有亲人、朋友们的参与和见证,我感受到很多不一样的情谊。 婚礼前一天,我先生的大学同学,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那时我们正在进行婚礼彩排,他们三个人在旁边看,到后来他们出去买东西,再到酒店,其中一个男生一直一个人坐着,或者走在最后面,我一直以为他只是不太爱说话,直到后来有一个人说:“你们走慢点,照顾一下腿不方便的人”,我这才知道,原来是这样。随后我也慢了下来,与他走在最后面,聊了会儿,他说羡慕我们,我说没有什么好羡慕的,顺便吐槽了一下自己的工资和工作。直到婚礼结束,看见他给我先生发的很长很长的信息,才知道他身受病痛的折磨,突然有些难过,很能明白他的感受,也是此刻才知道,他所说的羡慕,是有多悲伤,同时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文字里面的绝望。我给我先生说:“他那么相信你,劝劝他吧。”我先生说:“好,我们能帮助他的其实很有限,只有靠他自己想通。”又过了一些天,我先生再次提起他:“你还记得W吗?也是一个苦命的人,父母现在已经快70岁了,而他从小就有病,并且是治不好的那种,以前不知道有那么严重。” 我也有过一段灰暗的时光,那时候有很多的埋怨,埋怨自己的家庭,埋怨自己没有能力……写了很多消极的日记来发泄自己,一度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也是在挣扎中,摸索着前行。我一直在追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红楼梦》里面的《好了歌》凸显的是“色即是空”的佛学道理,也就是说我们所最求的所有东西,比如名利、金钱、爱情等等,最终都会归于幻灭。若是最终的结果都是幻灭,那岂不是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意义?萨特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去创造。而我也更赞同萨特的观点,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同的意义,这在于我们自己去赋予。 那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去赋予呢? 有人说,生活应该及时行乐,古也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优。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样的撺掇。及时行乐,这其实也是我们对于幻灭的一种隐忧,害怕幻灭的到来,而用及时行乐的方式来麻痹自己。 哲学上的学派没有提倡奢侈享乐的观点,要么是经受苦难,要么是寻求精神上的富足,伊比鸠鲁学派虽提倡感官享乐,却也不是简单地行乐,而是有节制的,要去考量这个行乐行动带来的副作用,并对自我欲望加以克制,也需要通过和平的心境去忍受痛苦。梭罗在《瓦尔登湖》里同样提倡克制,只需寻求生活必需品,便不再谋求同样的多余之物,当然,生活必需品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中,同样是劝傅聪,记录自己的开销,以减少不必要的花费,让自己不必受金钱所累。古也有“横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以及“好乐无荒”这样的劝导。克制而享受的生活,其实是一种坦然。我在看了《别闹了,费曼先生》之后,被他在艰苦环境中寻找乐趣的精神深深吸引,虽然我们身处的环境天差地别,但是非常喜欢他这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在各个方面,抛却掉一些不必要的东西,确实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很多的烦恼和痛苦,也能够让自己更明晰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加坦然。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62.9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84篇内容 · 27.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50篇内容 · 885.9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41篇内容 · 24.8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34.1万次浏览
- 万物皆可邪修438篇内容 · 39.4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55篇内容 · 229.0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35篇内容 · 148.9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