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演唱会之1983年陈百强演唱会
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最古早的红馆个人演唱会影像了。转录自37年前录影带的视频,现在能看到已属难得,就不去苛责那烙上岁月痕迹而又不可避免的渣画质和糊音效了。更何况对danny的喜爱和对80年代红馆的好奇也足以令我兴趣十足地欣赏这场演唱会了。
红馆于1983年4月27日开幕,许冠杰是第一位在红馆开演唱会的歌手。1983年,继5月许冠杰、7月林子祥(第一位在红馆开四面台的歌手)和9月3-4日温拿乐队之后,年仅25岁的danny也于9月10-11日踏上了被HK歌手普遍视为圣地的红馆,连开2场,这不仅是他的首次红馆个唱,亦标志他成为80年代在红馆举行个唱的最年轻男歌手。
可能是好事多磨,开show前几天HK遭遇了台风,以致观众纷纷致电询问是否改期。幸好终归有惊无险,演唱会如期举行。
也许在当时还未流行给演唱会取名,所以这次演唱会就简单地叫做“陈百强演唱会”。但演唱会飞却不似后来那般只得简陋的几行字,而是印有歌手写真的,更有收藏价值。意外的是配合演唱会主办方发行了「陈百强演唱会」特刊,里面不仅有danny的写真,演唱曲目的歌词,还有danny自己写的小作文《我是一个城市人》,从他的撰文里能更为直观地了解一点点真实的他。读到danny在文中说宁愿用小小名和利换取睡眠时,一边深深同情他才25岁就饱尝失眠之苦,另一边不禁想起深雪的《人生拍卖会》里一个平庸画家用睡眠换才华赢了天下,却承受失眠的痛苦,我在想如果要danny用才华换睡眠,他可愿意?失眠之苦,感同身受,虽然我并不是经常睡不好,但有时失眠着实恼火,可想而知长期失眠会多么影响身心。所以我臆测danny的情绪化有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失眠,睡不好自然心情不靓。而他的入睡困难可能跟他违背养生规律的作息和混乱的生物钟有关,晚上11点肝脏开始解毒最需要卧床休息,他却流连夜店喜爱夜蒲,在disco嗨翻天,等尽兴而归回到家后,大脑仍处于持续亢奋的状态,很难倒头就睡着。《人生拍卖会》里的画家为了能睡着试过各种办法,到最后安眠药也不起作用了,所以我又臆测danny爱喝酒的原因之一可能也与酒能助眠有关,也许1992年5月18日那天的danny只是想睡一小会儿,结果喝多几杯又不自觉摄入过量药物而导致了沉睡不醒(关于他的昏迷又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了,此处按下不表)。
另外,danny在小作文里还讲述了对中环的热爱、与路人的偶遇。
演唱会特刊另有一篇未署名的小文补充了danny爱到iCLUB健身、去DISCO DISCO蹦迪,以及从小把陆羽当自家饭堂。
提起陆羽,碰巧前些天看《十三邀》北大才子许知远采访蔡澜,蔡老先生就是带他去陆羽吃早茶的。去过HK多次,从未去过陆羽,知道它是becoming sammi专辑封面的拍摄地,知道它在那之后发生过枪击案,知道它出名服务差,却不知道它与danny的渊源,如果知道,哪管一些朋友实力劝退我时说的又贵又难吃,定当要去吃一回的。danny大哥在车淑梅的danny纪念节目里说兄弟俩约饮茶时嘲笑他们的老窦只知道去陆羽,结果看了83演唱会的特刊才知岂止老窦,根本danny仔都是陆羽的铁粉。查地图的时候发现陆羽就在他爹钟表行的对面,难怪是他家的饭堂。
虽然已是37年的演唱会,画面已泛厚重的黄,但作为fans看起来仍饶有兴味,蛮有新鲜感。
监制周梁淑怡在特刊撰文说演唱会采取了曼克顿洋房式的布景。三面台的设计,乐队占了将近一半的舞台,另一半是客厅似的布置,像舞台剧的布景,更像一个文艺沙龙,主人家danny请大批客人前来作客并献艺娱宾。
整个演唱会,danny一共也就两身行头,他把外套和领带摘了,衬衫解开几个纽扣,勉强算多了两个造型,encore时穿件白T换条裤子回到舞台姑且再算一个造型吧。
开场,穿着修身剪裁的黑色西服套装倍显高挑颀长的danny一上台便向观众九十度深鞠躬,第一首《涟漪》间奏时又对着各个观众席方向九十度深鞠躬,紧接着第二首《疾风》唱毕,特意就台风问题做了说明和致歉,然后又来一个九十度深鞠躬。演唱会尾声再度提到了台风对演唱会的影响,并像工作人员致谢,当时估计台前幕后对此都颇紧张,danny说他当时觉都睡不着,担心演唱会的准备事宜。之后的鞠躬次数也不少。
九十度深鞠躬,是我对一些HK歌手(因为并没看过太多人的演出,所以不知道这是否适用于所有HK歌手)最欣赏的一点。“表演要对得起买飞入场的观众”的敬业态度让观众感到非常受落。这种尊重反过来也会让观众对表演者更生敬意。
曲目方面,三分之一来自danny的原创专辑里的作品,三分之二是对国粤西洋时代曲的翻唱。除了母语粤语,danny还用英语、法语、国语演唱,自嘲“揾食艰难,什么语都要唱”,在顺便吐槽港式中英文夹杂的说话方式之余,秀了几句上海话活跃现场气氛,上海话念“眼泪为你流”蛮好笑。
鉴于资讯接收问题,一直以为他不会说国语,最近听了珍贵的出土文物---1992年上海告别演唱会的音频,才知道原来他会,而且国语歌咬字基本都准,比那些学了好多年或那些在内地混了好多年普通话还说不利落的港星都要好。前几天又看他于1984年上新加坡的节目也讲了几句国语,他说是跟着电视学了一些,还说了几句标准美式英语。个人感觉他是有语言天赋的,如若假以时日,他的国语一定也会相当好的。发音准可能与他敏锐的听力有关,听说不分家,听得准才能说得对。之后在别处看到有说本来1992年他计划是要发行国语唱片的,结果不曾想意外发生,这成了mission impossible,十分之遗憾了。不然,相信他一定能打开广大的国语市场的。
danny请来林志美作为演唱会嘉宾合唱了《你的眼神》(才知道这有粤语版)和《常在我心间》,唱《常》时,danny特意向原唱者关正杰打招呼“不好意思,我唱了你的歌”……
很多年前听过林志美的《偶遇》和《爱是不保留》,非常好听。演唱会上的她显得有些羞涩,不知当时她是否是新人。后来她又再度回到舞台上独唱了两首歌,不知道有没有听错,她返场时台下有观众喊快下去吧……
除了林志美,danny还邀请了他在圣保罗的两位死党上台合唱民谣,此举实属罕见,我没见过哪个歌手会请自己的圈外同学仔上自己的演唱会来一起表演,而且台上一口气合作了四首歌。danny介绍其中一位刚刚新婚时调侃了几句自己仍是孤家寡人。两位老同学下台时,danny不忘说希望以后我们都还这么要好。看着他和两个弹吉他的好友合唱民谣时,几乎能脑补出danny说的他们在学校东躲西藏唱情歌的情景。那一定是段美好的校园时光。据danny说这次演唱会的和声也是他在圣保罗的同学,真是一个重情谊的人呢。
喜欢看演唱会的原因在于:除了感受现场魅力,也能看到歌手的另一面,在平时见不到的一面。
舞台上的danny形象上体现了固有印象中的官仔骨骨、斯文优雅,但他展现的并不止于此,风流倜傥 、轻松自在、活泼风趣、健谈搞怪,偶尔戏精上身带动现场气氛,非常可爱,比如唱徐小凤的《随想曲》时模仿前来捧场的小凤姐(此时立马想起某mi也模仿过,就想笑出声。当他提到夏迎春、钟无艳的时候,我又一惊了),吐槽深夜粤语残片桥段、跟送花歌迷的互动。他跟送花女歌迷的互动尤其搞笑,他问第一个送花的HK女孩想要什么报酬,女孩当仁不让理直气壮地说“亲我一下”,他就真的亲了,现场气氛立即炒热,目测这女孩当晚回家一定没洗脸,哈哈。另一个洋妞上前献花,他先问洋妞名字,然后又问“我可以给你一个吻吗?”,把洋妞搞得无比娇羞,既然说出口自然顺理成章吻了下,突然就有种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妇女的既视感哈哈。乖乖danny仔的闷骚心。
没有encore的演唱会是不完整的,但原来encore两轮起持续半小时的传统,在红馆落成时就有了。另一大传统就是握手时间了。
联想平行世界里彼时的内地连电视机还未普及,流行歌曲被定义为靡靡之音,更别提演唱会了,只有妄自嗟叹。
danny的整场表现很稳,慢歌深情、快歌跳跃。看着他随节拍摇摆,不禁想象他每晚在disco跳舞的情景大概也是如此吧,抑或更放更疯狂。2个多小时的演唱会看完,意犹未尽,如果danny唱更多自己的歌就好了。
1983年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人生才刚开始的danny仔可曾会想到10年后他会与世长辞,如果他拥有未卜先知的超能力,又会否踏入历史的同一条河流。然而人生没有回头路,往事亦不可追,后来者只能以陈旧视频来怀念和凭吊逝者了,感谢他留给我们的音乐,希望他在面朝大海的山岗上睡得香甜。
附:1983年陈百强演唱会简介 (来源: “离不开,陈百强”网站,B站 )
制作:富才制作有限公司
监制:周梁淑怡
策划:陈家瑛
统筹:林旭华、古藻炳
导演:叶家宝
音乐编排及指挥:周启生
特别嘉宾:林志美
灯光:RICHARD CHEUNG (CRAFT, HONG KONG)
音响:AARON NG (HIBION, HONG KONG)
乐器供应:通利琴行
舞台家私:JENS MUNK
布景设计:RAYMOND LI
发型及化妆:LESAION
曲目:
01.涟漪
02.疾风
03.喝采
04.念亲恩
05.有了你
06.你的眼神
07.常在我心间
08.All by myself
09.天涯路
10.夜
11.What a feeling
12.Billy Jean
13.Memory
14.L'ecr Vain
15.Wind Flower
16.双星情歌
17.Jambalaya
18.仁爱的心
19.Laura's Sadness(音乐)
20.Upwhere we belong
21.我有一段情
22.天边一只雁
23.随想曲
24.爱的微波
25.感情的段落
26.突破
27.不
28.偏偏喜欢你
29.今宵多珍重
30.相思河畔(Encore)
31.疾风(Encore)
32.偏偏喜欢你(Encore)
33.脉搏奔流(Enc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