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比喻及象征
1.比喻的本体和喻体都是具体的。象征的象征物是具体的,但被象征物为抽象概念。
2.意象顾名思义喻“意”之象。意是内在的抽象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物象。意象强调事物调起的感官印象,不过只是一种隐约的情绪,还没有抽象为明晰的概念——象征。
3.象征必含比喻,比喻中不一定有象征,比喻求的是形似,象征求的是神似。
4.比喻<意象<象征。
以范仲淹《渚莲》为例,“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 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秋莲
这是一篇写秋莲的诗。远远望去,秋莲如渡江的佳人。这里用的是比喻。
“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写的荷叶茎杆,但这里已不只是比喻,因为诗人用了“空积”、“未成”这些主观的词语,赋象以“意”了。
最后一句进一步联想,将枯荷喻作织女,一个个在秋宵苦霜中等待。
通篇并无运用象征,而是借助秋荷,营造一种朦胧的情绪,甚是凄清可怜。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