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对人的探索早就超越了我的认知
“电影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应该灵活的像文字一样,在电影的工业环境里应该有这种自觉和自知去主动,去用电影的语言去表达自我的风格。”
“不仅仅是风格和形式,还需要有内涵层面的表述。”
“也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沉淀。”
“自己的电影观,自己的世界观。”
“个人的表达,狭义来说,就日记一样记录,情感感受,自传形式的电影。”
我今天有在课堂上讨论关于这个人表达的问题,我也发现自己对于个人感受的不确认和模糊,到真实确认再到表达出来,才发现这个问题上我的想法就是新浪潮的意识的觉醒。
我一直以来都是在门外徘徊的原因就是,个人感受的压抑和背叛。然而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一慢慢觉醒的过程是很艰难的,直到现在都不能完全改变,自我的监禁。然而我被启示的瞬间就是通过法国新浪潮的电影,我对于自由的向往,完完全全体现在这样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下了。个人主观化的表达,是我所追求的。然而电影作为目前大众容易接受的一个艺术手段,我被电影所选中了,在另一种含义来讲,不是我有多爱,喜欢电影,而是电影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电影起到对我人生启发的作用,让我理解这个世界,并在更高一个层面上感知自我。
“个体的思考,个体的风格,观众的需求。”
如今我再回来讨论我真正需要什么,想要表达什么都必须基于这样想法,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确认。这才是我的第一步。
然而对于2020年的欧洲,我这样的问题在五月风暴似乎都已经被展现被人看到了。他们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更新一层的现实或现实个人的问题,涉及的议题更多更加庞杂。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越来越代替传统的文字,甚至视频,图像。对人本身和人与世界的关系提出了新的需求和问题。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