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一定会出现黑三角吗?
说到“黑三角”,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正畸惹的祸,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百医生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个朋友因为牙齿不齐做了正畸治疗,等了好久终于“刑满释放”,满怀激情的摘下牙套,结果不好啦!牙齿倒是比之前整齐了不少,但是几处牙缝间出现了好几个三角形的缝隙。
原本开心的她,瞬间又纳闷起来了。这几个缝隙那么大,能不能用什么补得上呢?会不会越来越大?会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呢?一口洁白的牙齿肯定是颜值的加分项,但是出现这黑三角到底是咋回事呢?下面百医生带大家进入课堂黑三角!
什么是黑三角?
黑三角:当牙龈不能完全覆盖两个牙齿的牙颈部与接触点之间的间隙时,你就会发现在两颗牙齿之间出现了一个黑色的、空洞的三角形—俗称为 “黑三角” 。
黑三角的专业学术名词是—开放性龈楔状隙,指邻间龈乳头不能完全覆盖龈楔状隙而形成的可视三角形间隙。
导致黑三角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黑三角形成原因:
1、牙周炎:牙周炎会导致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是导致黑三角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2、牙冠形态:是黑三角的另一个一个重要因素。若牙冠的形态切缘或颌方较宽,而颈部偏窄,呈倒三角形,牙龈萎缩后就容易出现黑三角。且颌方与颈部宽度差距越大,越容易出现黑三角。
3、状态:牙齿拥挤,牙邻面存在异常磨耗。等牙齿排齐后,邻接点向颌方移动,牙龈处黑三角就出现了。所以有人说黑三角是戴牙套所造成的,事实上是牙龈本身状态既是如此。

△牙龈萎缩
4、年龄:理论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龈乳头高度平均每年降低0.012mm,黑三角的发病率也会增加。
5、不正规操作:矫正力过大也可能引起牙龈萎缩,出现黑三角,尤其是成年人。成人患者总喜欢催促医生力量加大点,快一点结束矫正。也有医生专业度不够,或者过度追求效率,加大了矫正的力量。都容易加重黑三角。所以,最好的矫正是使用轻力。
黑三角是正畸的副作用吗?
总结黑三角发生率的规律
1.口腔卫生不良者发生率高于口腔卫生条件好的患者;
2.成年人高于儿童;成年女性高于男性,(可能与激素水平有关);前牙区高于后牙区。
所以,通常情况下不是矫正造成黑三角!
不是矫正造成黑三角!
不是矫正造成黑三角!
黑三角的危害有哪些?
其实,黑三角最让人恐惧的并非是它不好看或者“说话漏风”,而在于黑三角无法自我修复,甚至可能越来越严重。
由于有了这个额外的空洞,很容易造成食物嵌塞,更是给细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储存环境,对口腔健康大大不利!
已经出现了黑三角怎么办?
如果在正畸前,患者的牙周状态健康、没有牙龈萎缩和黑三角,那么在正畸治疗期间内出现的黑三角,是有一定自愈可能的。
除此之外,针对已经出现的黑三角,可以通过牙周手术(再造龈间乳头)或者修复(树脂充填或者戴用义龈)等手段来解决,不过这依然需要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
所以,黑三角的出现有种种原因,并不都是牙齿矫正造成的。黑三角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它只会愈演愈烈,我们的首选应对办法是注意口腔卫生、提前进行牙周治疗,预防黑三角的出现,而不是等到它真的出现后再想办法去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