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5亿人的重疾新规有何变化?通过10家保险公司理赔年报分析70/80后是否有必要配置保险?

对70,80后来说,买份重疾实属一种煎熬。想买吧,交费比小孩保险贵了一倍还不止,保额还做不高。而立、不惑之年,少了一份冲动,多了一份理性。
不买吧,觉得自己处于人生中承受压力最大的阶段,上赡养老人,下抚养儿女,中间要操心配偶身体。少了一份从容,多了一份责任。
值不值得买?保险从业者说了不算,得看每年获赔数据。
各家理赔公示:

以上数据均来自于各家保司官网,通过数据可以看出:
1:保险公司出险频率最高的是小病、小意外涉及的医疗险,约占85%以上。
说明医疗险出险频率高,小刀子磨人也肉疼,实用性高,尤其是0-4岁这个年龄段,0免赔医疗险,得配。
2:重疾险理赔率大概为5-6%,赔付金额约占总额的50%。
通过我们的实操经验来看,由于有社保兜底,大多数商业医疗险赔付金额不超过1万(百年医疗理赔概率和大病险差不多)。而真正大头是通过重疾险触发的。康复、失能、失能期间费用开支等等和钱相关的事情都得通过重疾来撬动杠杆,所以,得配。
3:甲状腺、肺、乳腺,三癌屠榜。
恶性肿瘤中这三类癌症几乎都上了各家理赔TOP5的榜,换言之但凡少一样就提前给保险公司释放了利润空间。由于超声的普及,甲状腺时常得到检查,通过体检,不经意间确诊为甲状腺癌也就司空见惯了。
4:理赔爆发年龄段为30-60岁。
多家公司数据显示,18-30岁获赔率超30%,40-60岁获赔超60%。年纪越大发生概率越高,符合常识。超61岁理应更高,只是保险消费者人群多为60年代之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人,40、50后们在数据显示上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自然而然数据反映就2%左右了。
与此同时,早在疫情前各行各业不加班就得吃垚了。30岁的人50岁的心脏,对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来说消费者30岁往上,无论是疾病发生率还是死亡率都在逐年攀升。重疾年轻化通过理赔数据也得到了充分印证。重疾不仅得配,更得尽早配。
5:身故、重疾稳居大额赔付TOP10。
保额,是保险公司理赔的钱。医疗险不用太在意那几百万额度,因为打死也报不了那么多。而意外险、重疾险必看保额。同时重疾险需要带有身故责任,不仅会理赔疾病,实际理赔中也兜了意外、疾病身故的底。
是否值得现在上车?看懂新、老规变化就知道了。
重疾险新规有何变化?
《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划2020》从意见稿到终审通过,前后不超1年时间。约定新规从2021年2月1日开始执行。前后对比如下:
1:恶性肿瘤

6月,写了篇《重疾《新规》理赔将变难?——“编剧”倒是敢编,“导演”未必敢拍(癌症篇)》所有的变化、理赔都有解析。
这里只说重点:
①T1甲状腺癌由重症划入轻症,赔付额度变少,老规100万保额,新规30万,消费者少拿70万。而且从实际理赔数据来看,甲状腺癌把保险公司赔的够惨,削减了这70%理赔保额,无疑增加了不少利润空间。结论:对消费者不利对保险公司有利。
②交界性恶性肿瘤、动态未定恶性肿瘤明确不予理赔。老规对此并不明确,由于存在合同瑕疵,老规一般协商理赔或拒赔(拒赔概率大),新规不予理赔。结论:对消费者稍有不利对保险公司有利。
③G1神经内分泌瘤不属于重症但理赔轻症保额。老规对此并不明确,由于存在合同瑕疵,老规一般协商理赔或拒赔,新规理赔轻症。结论:由争取理赔到轻症理赔对消费者有利对保险公司不利。
④老规未要求病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其虽为金标,但也可以提供其他证据证明罹患了恶性肿瘤。目前情况是老规虽未强制要求病理检查,但部分保险公司核赔跟不上趟也没有服务意识。强硬要求消费者提供相应报告。一般做法是回怼——你懂不懂?而新规对检查方式有约定。那些有“前科”的某健康险公司产品建议就不要买了。结论:对双方无偏向性,拼保险公司服务的时候到了。
⑤老规对原位癌未做要求,不过各家都自觉定位于轻症范畴中。新规未做约定,可能单独增加此项。结论:如果合同不带原位癌责任,就要等到恶性肿瘤了才理赔。
注意:上诉协商理赔谨代表个人意见,保险公司不承认协商赔付这一说法。
2:心脏

心梗是常见高发重疾。老规:体征+诊断+心电图=打钱。新规:要求心肌酶上升倍数。把未达到指标的心梗归于轻症范畴,从而降低了理赔额度。结论:对消费者不利对保险公司有利。
3:其他几项

心脏手术类,新规不要求开胸,只要切开心包即可。
疾病后遗症类,新规不要求一侧肌力完全丧失。2级肌力,存在一项生活障碍即可。尤其是【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的理赔门槛降低,是大利好。
器官移植类:新规增加小肠移植。
新规提升急性心肌梗塞理赔门槛但也调低了9项其他疾病理赔门槛。这是“打一巴掌再给个糖吃”的操作。
结论:9项新规对消费者有利对保险公司不利。
4:疾病数量与杠杆

目前绝大多数重疾已经包含了【慢性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克罗恩病】、【严重溃疡性结肠炎】三项重症责任,同时也包含【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三项轻症责任,所以新规再做疾病种类增加要求可说是于事无补。结论:增加无意义。
轻症理赔额度方面,老规不做额度要求,目前大部分产品轻症理赔在30%以上。新规要求前三项轻症(轻度恶性肿瘤、较轻急性心肌梗死、轻度脑中风后遗症)赔付比例不超30%。也就是小于等于30%。结论:对高品牌溢价的产品来说,新规可能会使其缩短与性价比产品之间轻症赔付比例的差距。
5:概括结论如下

姜霏的结语:普通消费者无需搞懂脱落细胞胸腔积液检查,血液侧枝循环建立这些乱七八糟的中间过程。通过上述解析可以看出就整体而言,在同等价位的情况下,老规在高发疾病保障以及理赔额度上会比新规好,新规在心脏手术实施方式,疾病后遗症要求上稍有进步。(其实无论老规开胸或是新规切开心包,对于一个稍微懂点行的人来说,这种条款在法律上根本就没有约束力)。抛开这些变化不谈,打算上车,就尽情、尽快地上。保险唯一能够钻的空子是没有任何就医记录、体检记录、开药记录就提前上车了,车门早已焊死,保险公司后期理赔它还有什么话好说?它能说我还有健康事项未如实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