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穿上绿鞋,到底有什么魔力?三分钟带你看懂绿鞋机制
在麻利打小新的策略文章里经常有提到“绿鞋机制”,这个名字是不是听起来怪怪的。绿色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这只鞋偏偏一定得是绿色的?

新股穿上绿鞋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接下来小师妹就给刚入门的小伙伴们好好科普一下。童鞋们拿出小本本,记笔记,重点内容在下面。
01
什么是绿鞋?
绿鞋机制是美国一家名为“波士顿绿鞋制造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提出保荐人有权扩大原有的发行规模,增发15%的股票,以达到新股上市之初平稳股价,避免剧烈波动的目的,保荐人的这项权利是超额配售权,又称绿鞋机制。
要明白绿鞋机制是怎么回事,咱就得理清楚发行人、保荐人、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之间的关系。
小师妹简单举个例子,区分一下:
发行人(拟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由保荐人(投资银行)向机构投资者(国际发售部分,大型机构投资者与资金雄厚的个人投资者)和散户(公开发售部分,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募集资金。
保荐人拥有超额配售权,自行决定行使、不行使或者行使部分权力(额外发行不超过15%股票)。
但额外发行15%的股票需要寻找投资者来认购,保荐人便找到长线的机构投资者并签订股票预售协议,约定1个月后把股票以发行价卖给投资者。 但到底以哪种方式给机构投资者,就要看保荐人行不行使超额配售权了。 02
新股上市,超额配售权要不要使用?
保荐人要不要使用超额配售权,还是要看新股上市后的情况:
1、新股上市,股价一直大于发行价,这时候保荐人为赚取更多的承销费,自然选择行使超额配售权,额外发行不超过15%的股票,到期将股票分配给机构投资者。 2、新股上市,股价跌破发行价,也就是大家担心的新股破发,保荐人这个时候再发行15%额外的股票,肯定没人愿意跳坑,于是保荐人不再使用超额配售权,而用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从二级市场买入流通的股票,增加买方力量,稳定股价,又称为护盘。 03
谁是绿鞋机制的受益者?
1、股价一直大于发行价,保荐人多卖出了15%的股票给投资者,帮发行人募集发行资金变多了,就可以多赚取发行人15%的承销费(承销费指发行人给保荐人的佣金)。
当股票跌破发行价,保荐人在二级市场以低于发行价的价格买入,再以发行价卖给机构投资人,中间的差价就成了保荐人的利润。 所以无论怎样,保荐人都属于旱涝保收。 2、对发行人而言,保荐人行使了超额配售权,上市公司可以多发行15%的股票,募集更多的资金。 上市破发,保荐人采取护盘来支持股价,减少股价波动,维护上市公司的市值稳定。 3、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按约定发行价买入,股价的涨跌与他无关,一个月拿不到股票也没有关系。 绿鞋机制下,三方获利,是皆大欢喜的事!

04
有绿鞋就不会破发?
小师妹在前面提过,绿鞋有新股上市一个月内平稳上市公司股价,避免剧烈波动的作用,同等条件下,有绿鞋比没绿鞋强。那是不是有绿鞋,就不会破发?
有绿鞋≠不破发。“绿鞋”机制并非股价不会破发的“金刚罩”,除了上市公的经营和业绩之外,市场环境以及投资者买不买账也是股价变化的重要因素。
所以,通过绿鞋机制,是不能保证新股不破发,尤其是从上市到稳定期的结束。所以,投资者不要太迷恋绿鞋机制,想要知道新股要不要打,还得多关注我们的策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