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月消费复盘(如果FIRE了怎么取舍?)
昨天整理了 1.1~11.5的支付宝花费,今天理了1-10月的微信支出(11月的没理,等元旦一起加进去)。
因为自己基本是线上消费,支付出口也被支付宝和微信垄断了,所以理起来也方便,就是两边数据合并。有非常少的其他端口支出,比如招行什么的,但基本也只是几块钱的支出,不再统计。
去掉了公费支出、代付支出(个别可能想不起来了)。没有计算今年买房、买车的支出,只有常规消费型支出。

【系统鸡娃的一年】
比较昨天的支付宝账单,微信的总账单额度是5.47w,大头是孩子的课时费支出,语数外三个科目,消耗+囤了约1.5年的课时量,平均每科/年的支出是5千元左右。
数值上来说我觉得是性价比比较高的方案了,但是还是有优化的空间。这批课刚好在小学开始之前上完,算是完成幼小衔接的使命;小学开始后我会暂停一段时间,根据孩子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习表现做下一轮的调整。如果FIRE,我会有更多的时间辅导,自己教+课件课+学习资料结合,把每科的年度支出应该可以控制在1-2k。
明年考虑加入一门乐器,具体是什么还需要孩子自己去决定。估计简朴一些也要有1w/年的支出预算吧。
【在美容院烧钱】
去年起定期拜访美容院,年中在美容院做了第一次热玛吉。我感觉日常保养更多是花钱买享受,其实跟自己在家用心保养区别不大。这笔是我决定用完这张卡要省掉的。在美容院晃了一年,对手法、材料、工具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我觉得目前最值得去医美也没办法自己处理的就是热玛吉了,暂时保留。针我没打过,但我会自己做点滚针,算是常规保养。对这方面要求可大可小,体验过了也不是特别热衷,以后是要省掉了。
【食材可以怎么选】
这部分开销是全家的食材支出,上半年比较热衷去costco、日常买盒马和叮咚,疫情在家也囤了很多烘焙材料(都用完了);下半年逐渐倾向于多用基础食材满足饮食需求,大鱼大肉未必健康,用心制作定是美味。当然,女儿喜欢吃的牛排、应季的大闸蟹小龙虾,该买还是要买的。现在也更在意优惠券的搜集和使用。这部分我觉得可以日常控制在月均1000元,所以预算上也如此体现。
【其他】
保险含有8000元的车险,其余是全家的商业险。我家没买长期医疗险,没有储蓄型的保险,更倾向于消费型大杠杆。但这个理念是否正确自己也暂时无法确定,再继续学习吧。保险经纪人的信仰完全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对我而言不可尽信。但是会继续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优化保险的配置。买保险也会上瘾的,时刻都要保持头脑在线。
外卖里外出就餐和外卖一半一半。外卖我很少吃,主要是买咖啡奶茶之类,一半自用一半人情。
日用包含4-5k的书房软装费用。给孩子整理了一个学习空间。里面应该还包含一部分花园费用以及孩子的书钱,因为都是来自拼多多,没能区分出来。买买锅碗瓢盆花不了多少。
水电煤:省不掉,只会更多。这个我已弃疗,除非搬进小房子。
旅行:保持今年这个开销最好,1w以内吧。明年会倾向于把一次长途替换成2-3次短途,钱花在酒店上,自驾就好。全家而非个人游。
首饰:明年不买。
衣服:3000元消费继续保持,甚至可以更低。
其他不值一提,就不写了。
最后预设一版明年的消费计划:

预留4w左右的buffer(因为还没计入体检和自费医疗,目前很少),全年35w的现金支差不多了。房贷的压力是挺大的,房子卖掉,立刻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