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家里的细节让你爱上在家的感觉?
查看话题 >意式极简丨若设计真正做到体恤人的需求,其本身就成了一种日常的疗愈方式。
家应该有什么? 首先要有自己爱的人。其次要有爱的物件。
第一次关于家的想象,是我老公给的,从房子变成家,是习惯不断磨合、不断融洽的过程。
这一次关于家的想象,是我俩一起历经大半年打造的,每个细节都是我俩和设计师不断沟通,不断修改,再一起想办法落地的。期间跳过的坑、遇到的麻烦不计其数,但好在,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最后基本上实现了对设计师效果图的1:1落地,给我们的家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我们房子127㎡,户型为“双龙抱珠”,东南朝向通风不错,客厅比较大,四个房间均匀分布在两边,非常方正。这也是当时我们在没有样板间可看的情况下盲买它的原因。(现在想想,我俩真是胆子挺大的,也正是因为没看实际毛坯房,很多地方成为了装修的难题)
装修前,通过做问卷调查,我俩梳理了一遍现在家里的不足与需求,问卷问题具体到需要挂的衣服多少件、长裙多少条等。做详细的问卷调查真的很有必要,这对于后期收纳空间、摆放布局非常有用。
最后,我们定下了主基调意式极简,主需求就是收纳要多,颜色要少,效果要简单大气。没真正实施装修前,认为的极简是“我的家空无一物”,现在经历了一轮磨炼,我对极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谓极简,家中的物件是经过次次筛选、排列后,仍旧最喜欢、最想要的。

#玄关与马赛克#
玄关是整个屋子设计的精髓。因为玄关的设置,我们入户左侧多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收纳柜,右侧多了一个50cm深的大鞋柜,餐厅区域左右两侧做了两排顶天立地大柜子收纳,增加了西餐台的设置。为我家的收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时,设计师设计的不锈钢屏风是镂空的,不仅让光从阳台透过来,显得整个空间非常通透,又解决了风水上所谓的穿堂风问题。
可以说最后落地的效果也是非常满意的。

因为中央空调机器及吊顶高度的限制,餐厅如果吊平顶会显得很压抑且单调,于是乎,“人”字型吊顶应运而生,完美地拯救了餐厅,成为了亮点。

客餐厅吊顶上留了1公分的槽,让柜子顶上去,所有柜门也都采用按压式的,真正实现一门到顶的效果。高柜中间做了玻璃酒柜,配上灯带效果,调节了整体的气氛。

因为厨房比较小,没有地方收纳冰箱、蒸烤箱,所以想办法在餐边柜这侧解决。全嵌入式冰箱柜门与餐边柜采用了同种板材,让餐边柜更具整体性。
餐边柜背板和台面是最纠结的地方在于选什么材质,因为岩板好贵啊啊啊!大理石+岩板、石英石+岩板、进口岩板、国产岩板都看了,最终还是觉得大块的岩板花纹才能出效果,于是选择了背板和台面都用国产雪花白岩板。尽管还是觉得挺贵的,但是一对比价格已经是便宜了不少了。(最终使用时发现国产岩板还是不行,茶渍、脏东西都比较难擦掉,必须用专业岩板除渍的慢慢摩擦,桑心)
目前入住后,餐边柜上放了直饮机、养生壶、面包机等小型电器和水果盘、茶杯盘,使用非常方便。唯一的遗憾是没有接水管过来,不然能直接用管线机。当然,现在的云想直饮机也很好用,就是容量小,需要经常换水。

#客厅与灰色空间#
客厅是全家人的聚集地,是交流之所,是娱乐之所。
必备要素之一:尽可能的保证宽敞。把原来的阳台推拉门打掉,封窗,向外部延伸,增加纵深感;充分利用4.5米的宽度,在家具的选择上严格把握尺寸,不贪大贪多,精简实用即可,可客厅留下更多的活动空间。因我家餐厅已经有足够多的储物空间,所以客厅这侧我们就没有再考虑储物需求了。


必备要素之二:大电视。我老公是技术控,早早就看中了激光电视,一个是因为它的大,另一个是因为它能紧贴木饰面安装的高级感。经过几番对比,在尺寸和品牌中反复纠结,最后综合价格和性能选择了海信88寸的激光电视。最后效果还是很满意的,白天光照强,屏幕色彩也是不错的。

必备要素之三:简单。整个客厅和过道的墙面,都是由和餐厅柜子同色的板材做的木饰面上墙,收边处和踢脚线都尽可能用最窄的黑色哑光不锈钢条,凸显极简风的一致调性。沙发背景墙处,用灰色硬包,增添了一丝暖意,调和了一下木饰面的冷淡。



#厨房与净#
厨房,不仅是美味的发生地,更是维系家庭情感的能量场。
厨房是半开放式设计,把两扇极窄边框的吊轨门隐藏在墙与柜子之间。这就对长期使用后的厨房能保持干净整洁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就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
一是足够多的收纳。除了厨房柜子的收纳外,门左侧做了一个高深拉篮柜,收纳零食干货,门右侧利用冰箱这侧的空余深度,做了一个面朝厨房这侧开门的收纳柜,收纳锅具等厨房用品,西餐台这侧的收纳空间也可以任意使用。

二是上墙收纳。厨房的刀具、调味瓶全都用黑色哑光不锈钢的收纳隔断或收纳盒进行上墙收纳。彻底解决了原来厨房容易乱糟糟的问题。
厨房幸福感最强的就是西门子13套洗碗机,为我和老公解放了双手,锅碗瓢盆都可以放进去洗。还有方太的抽油烟机,挥手即开的功能真的提升了炒菜的幸福感。康巴赫的炒锅也很好用哦!另外,为了高颜值而选择的黑色石英石水槽,容量非常大,炒锅也可以直接放进去,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洗刀具可能容易刮花,但是不会很明显。

但是我们厨房最鸡肋的地方在于,开发商在水槽处下方有一个飘窗台,没法打掉,导致水槽下水空间太小,没法设置存水弯,也容易堵住,想了很多办法,目前来看,用起来勉强还行。算是全屋最遗憾的地方了。
因为家里目前只有我和我老公两人住,所以我们把和主卧同侧的房间设定为多功能间。
功能一:衣帽间。在一侧设置了整排到顶的柜子,内部全部采用挂的方式,目前可以收纳我们两绝大部分衣服。

功能二:客卧。当时考虑了很多方案睡人,比如翻板床、沙发床、榻榻米床等等,但最后都被我们否决了,因为当客卧的功能,一年可能也只有偶尔其他三个房间住满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到。所以,所以这些方案都还是太占空间了。于是,我们把整个多功能间都垫高了15cm,铺上了木地板。要睡人的时候,垫个垫子就能睡了,也节约出了设置床的空间。

功能三:娱乐区(茶室+琴室+小朋友活动室)。短期来看,空出的空间可以弹琴,喝茶,打游戏,聊天。长期来看,空出的空间可以给小朋友爬行活动,摆放玩具,避免了生小孩之后,客厅就被小孩占领的问题。

通过自由组合,小小的空间实现了三大功能,满足了家里不同人的需求。
#主卧与静#
主卧是修心地,静的需求首当其冲。因此,整体选择了较冷淡的色调,和客餐厅一致的木饰面、浅灰色的芬琳乳胶漆搭配深灰色的皮质大床。

主卧最大的问题在于厕所对床。我们想了很多种方法,步入式衣帽间、直角型衣柜……但这些方法都压榨了主卧的空间,隔绝了270度飘窗带来了光照。因为还是不想牺牲空间感和光照,最后选择这种挂架的方式,既从视觉上隔绝了厕所门和床,让光从飘窗和厕所窗透过来,又可以挂常穿的衣服,满足了美观性和实用性。



其实,若设计真正做到体恤人的需求,其本身就成了一种日常的疗愈方式。这次装修,我们俩和设计师一起把我们的生活需求、审美需求都通通装进了这间房子,不断跳坑、避坑,不断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修改、不断完善,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将成为一段难得的经历与回忆,感觉可以说很久呢。
此刻,阳光、微风、烘干机刚烘好的暖暖毛毯、皮质沙发和椅子,被喜爱的物件围绕着,是家的模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