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字009 | 我的租房搬家经历
ʕ•͓͡•ʔʕ•̫͡•ʔ
大多青年,背负着工作、爱情、家庭和未来在或大或小的城市不断迁徙,每一段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每一人都是主角,一边是梦想,一边是生活。
毕业两年,最近我又经历了第四次搬家,从学校到别墅到合租屋到整租公寓再到城中村。每一次搬家,都是生活的需要;每一个我居住过的“家”,都承载着过往岁月的痕迹,它们是甜蜜的平淡的踏实的生活;它们是值得珍藏的人生记忆;它们是属于我的小空间。
我是非常恋旧的人,拥有的物件大多没用且价格低廉但依然像珍藏宝贝一样将它们珍藏着, 但搬家,无疑是一个说服自己清理旧物断舍离的很好的机会。由于搬家,我渐渐地也开始割舍一些东西,扔掉或者送走一些东西竟然让我由内而外的感觉到轻松和舒适。
1.从学校搬到老板家
大四上学期在第一批校园招聘会找到了心仪的实习单位,实习的公司离学校非常近,当时每天无休都回学校食堂吃午饭睡午觉,一直持续到大四下学期,四月份,当时因为工作原因,公司老板也对我比较信任,她家里也比较大(大别墅那种),和公司办公室就在同一个小区,她就提议我搬过去住,当时另一个同事也住在她家里(这个同事也就是我现在的男友,比我大几个月,他是老板的亲侄子,刚从北京回来所以暂时住那里,也在老板的公司工作)。一开始我觉得不方便,坚持住学校,后来老板坚持邀约,也给出了相对诱人的薪资……我就从学校搬了出来,搬出来最打动我的就是给我加了工资(加到4k,对还没毕业的我来说还是很多了)。
在宿舍收拾好东西,就差不多七八个纸箱加行李箱,纸箱也是书比较多,还有一些无用的但被我定义为具有情怀意义的东西。男友(那时候还只是普通同事关系,也没想过会是男友)开着老板的车到学校帮我搬东西,七八个纸箱子,一个行李箱,跑了两趟搬完。
在老板家的别墅住了三个月,那时候工作性质也回归正常了,她不怎么出差了,期间男友的爷爷奶奶从河北来了一趟昆明,算是和谐相处吧,因为上班早出晚归,相处得也不多……然后某一天老板找我谈话,说自己的妈妈姐姐也要带着侄子来昆明避暑住一段时间(人家没直接说让我搬走,但言外之意我住在那里不方便),所以我很识趣立马找了房子搬了出来。
(那时候,我和男友还没有谈恋爱。不过同住一个屋檐下,每天上下班同进同出,一起吃饭,或多或少还是产生了一些感情吧,也为后来我们在一起奠定了基础)
2.从别墅搬到合租公寓
当时找房子还比较顺利,刚好阿璇(公司一个与我同届的校友)在我之后来了公司实习,她和她男朋友刚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是那种青年合租公寓,她就给我介绍过去看房,看完就决定租了,租金1200,立马约了签合同交了半年房租(那时候还算有点存款,家里给的,实习工资,还有之前兼职的,所以并不觉得房租多贵,如今想想真的贵)。
那个房间,是客厅隔断出来的,不过因为房子整体户型很大,所以面积还好,最主要的是我看中了它大大的阳台和房间相连是全落地窗,采光非常好,朝向也很好,可谓冬暖夏凉,在阳台能看到三分之二的滇池和西山风景区,小区环境也很好。管家式服务,家具家电都很齐全,每个月定期有人过来打扫两次卫生。公用的厨房不算小,客厅也不算小,由于是隔断间,在整个屋子的另一边,所以和其他三个房间刚好有种被隔开的感觉,还挺清净的。
搬家的时候也是男友帮忙的,又是开着老板的车,来回搬了两次。还是和刚从学校出来一样,东西最多的就是书,那时候差不多有两箱是书。两箱是各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杂物,其他就是衣物鞋子,没什么大件。
搬进合租公寓后,慢慢的非常有一个人过日子的感觉了,开始置办各类收纳箱、置物架、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凭着对烹饪的热爱,还有不习惯吃外卖的好习惯,所有的合租室友中,我使用厨房的频率是最高的。介绍我租房的那个校友住在隔壁房间,我们经常约着阿态(另一个玩得比较好的同事)还有男友一起来出租屋做饭吃。可能是因为那时大家都刚出校门,话题也很多,相处都比较融洽,在公司也没什么尔虞我诈,偶尔同事们会拿我和男友开开玩笑(那时候我们还没在一起,但她们会像中小学生那样给我们配对),一片大和谐的景象。不过,没多久阿璇就离职了。
在我搬出来后大概半个多月,《我不是药神》热播那段时间,有一天晚上我看完电影回来,他从健身房回来,在我当时住的那个小区门口见面,经过了一番成年人的极限拉扯……然后我和男友就在一起了。我们在一起的事情也许是男友每次回去太晚了,过于明显,老板(他叔叔婶婶)就直接问他,他是那种很敬重长辈的孩子,也不会隐瞒什么,就坦白了。第二天老板就找我谈话,各种说我很好给我吹彩虹屁,说可以给我介绍工作,言外之意就是我和她侄子谈恋爱了,不适合在一起工作,但他不可能离职,让我离职。其实就算她不说,我也想离职了,因为那会我还牵挂着我的毕业旅行,另一方面我不喜欢办公室恋情。继阿璇之后,我也离职了。没过多久,阿态一方面因为无法忍受老板的工作习惯(喜欢坐而论道,经常一整个上午或下午都在开会),一方面要准备考研也离职了。
我离职后开始了毕业旅行,一去就是一个多月,跑完了大西北,回到昆明找工作的时候已经九月份了,积蓄也花得差不多了,还好找工作也比较顺利。之前因为要去毕业旅行,房间也是空着,然后男友就从他叔叔家搬出来了,他的行李更是少,一个行李箱,装点衣服,鞋子也才两三双。我去毕业旅行后,他搬出来住我租的房子,算是同居的契机。再没过多久,男友也因为想转做自己专业的工作,离职了。不过偶尔还是会去他叔叔家,毕竟是亲戚,我也会偶尔跟着去一两次。再后来或许是他们招不到合适的人,又好几次叫我继续回去工作,说还是我最适合,给我提的工资也比原来高出两三千,由于身份变了,我也没同意。
在合租公寓住了一年半,期间阿璇和她男友搬走了,据说是因为要和她男友去浙江老家生活。公寓管理日渐稀松,无线网络差,经常停水停电,管家也联系不上,房子的主人在门上贴了条说那家公寓管理公司已经欠了她三个月房租没付了,人也联系不上。所以,在2019年十月底合同到期后我们也从那里搬了出来。
3.从合租公寓搬到整租公寓
整租公寓找了一段时间,因为我们在的这片是度假区,租小区里房租实在很贵。最后还是找了离我公司比较近的地方,1500一个月,50多平,水电物业网费自己交,算下来一个月得1800保底,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了。签合同的时候一次性付了半年房租一年的物业费,还有中介费和押金,几乎瞬间把钱包掏空。
搬家之前去屋里打扫了几次,因为房主之前住的时候养了一些植物,加上楼层也不高,有好多蟑螂,去灭蟑螂,清洗厨台和冰箱卫生间那些,全屋喷消毒液等。在一个傍晚叫了一辆中型面包车的货拉拉,一车拉完。搬家的时候我主要负责收纳整理,男友负责搬重物,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大概就是这样吧!因为是两个人,所以很多事便觉得不那么难了。
在公寓住很舒适,两个人的小日子,没人抢卫生间,上卫生间可以不用关门(我的习惯上卫生间不关门哈哈哈),在沙发随便躺随便靠,随时有热水可以洗澡,在屋里随便想穿什么或者不穿都可以,蓬头垢面也无所谓,做饭也不用担心吵到谁,很清静,没有外人。
公寓离我公司很近,每天走路上下班,通勤加起来也就四五十分钟。但是离男友单位比较远,我们住在南市区,他公司在北市区,每天差不多要六点半起床,我每天可以睡到八点。住得离公司近其实不太好(说出来可能会觉得我不够上进),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公司有任何事,都有可能被叫去,领导出去应酬也会被频繁叫去给他开车。今年来我深有体会,也很厌烦,一出去就意味着每次回到家都会很晚,早一点的时候十一二点,有时候凌晨一两点两三点!(槽点太多了,吐槽公司的事以后有可能会单独写一篇, 这是我又想搬第四次家的原因之一)。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公寓房租开支太大!今年到目前为止也攒了一点点钱,但真的只是一点点。因为水电费是绑定我的支付宝,夏天的时候每个月水电费大概150,冬天的时候200多。可能会惊讶为什么这么贵,我自己也很惊讶,但又比较合理吧。一方面公寓的可能就是要贵一点,另一方面因为我洗衣服会比较勤,然后我们两个人每天都洗澡,也经常做饭洗菜洗碗,电器冰箱和热水器耗电比较多,其次就是偶尔充电动车,天冷的话暖风机也耗电。今年年初的时候男友家在昆明买了房,不过首付是他家里出的,房贷目前也是他父母在还,我觉得短期还可以,长期下去不太好,慢慢地还是希望他自己能还房贷。但又很不巧,他在的公司今年也许是受疫情影响,欠了差不多半年的工资到现在还没发。期间生活费基本都是我在负担,他也会取公积金出来用,偶尔他妈会给他一点。比较庆幸的是,几乎不脱节的,八月底离职,在九月份他又重新找了工作,薪资比原来高了20%,至少九月份的工资正常发了,也在追讨之前的欠薪。因为他重新找的工作实习期还没交社保,所以十月份还申请了失业金,能发两个月。我们两个在经济上是没什么纠葛的,但是谁也不小气,心里都有谱。我的话,慢慢地攒钱,毕竟他家买房了,我也想要买一个小房子,女孩子自己有个属于自己的家会多一些底气。所以就约着他不住公寓了,换成老小区或者城中村,在公寓的合约到期前,我们跑了好几趟,最后找一个城中村里的一个屋子。在十月底的时候搬出了公寓。
4.从整租公寓搬到城中村
看到这个标题,有没有那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哈哈。
和村子里的房东签合同是签在十月中旬吧,东西是十月底才搬过去的,最后几天享受了一下公寓。
搬家前断断续续收拾了几次,该扔的东西扔了很多,但还是有很多东西。我们叫的是晚上九点半的货拉拉,帮忙搬上楼下楼,两人跟车。搬家的晚上遇到点小曲折,因为没了解清楚小区管理办法搬家需要出门条,师傅来的时候门卫就问他们出门条的事,没有出门条不给进,他们谎称有出门条,上门的时候也没有和我们说出门条的事。并且,我们叫的那个货拉拉司机,他当天晚上喝酒了,他就带了一个人过来开车一起搬,说什么来了两个人,还当场让我们加钱,关键是我们东西也不是很多,我们也会跟着搬,不过最后还是同意给他加钱了,搬东西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素质极差,声音很大,搬完东西大概十点半。反正最后因为出门条这个事情,小区保安也很坚持,小区保安主要是在意两个货拉拉师傅的态度问题,折腾到十一点半左右才解决好。因为货拉拉师傅带人来了,没法跟车,我们还是自己打的车(所以,以后搬家一定要提前问清楚小区管理办法,还是要按规矩办事)
搬到村子,打电话让房东帮忙开门,全部搬到楼上已经十二点多了。之后周末的时候恰好是十月最后一天,也是合同到期日,过去收拾了东西,打扫卫生,晚上又回到公寓这边洗澡,洗了所有衣服(因为村子里是太阳能,天气不好几乎没热水,目前买的洗衣机也还没到),又简单打扫了一下卫生,不是夸张,打扫得比住进去的时候干净得多。
新租的村子里的房间,采光是非常好的,很敞亮,面积嘛两个人住也足够,有分隔开来的两个区域,一边睡觉,一边可以做客厅,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洗衣间,个人感觉和之前的公寓差不多大,租金是800元/月,垃圾费30元/月,热水15元/吨,冷水10元/吨,电1.5元/度(真贵),整体算下来每月大概1000出头,比原来便宜不少,只是环境比较嘈杂。城市里烟火气十足的村庄,这个听起来颇为诗意的描述,是中国城中村最本质的定义。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隔着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脏乱差”才是它真正的代名词。说一下我们在里面住了两天的体验。
一、【外部环境】住进去的那个晚上(周六),第二天早上醒来是被吵醒的(楼下的饮用水送水站水桶乒乒乓乓),差不多7点,就没法睡了。因为是周日,男友去加班去了,我在家继续收拾东西,热闹是真的热闹(可以说是很吵),楼下小孩吵闹声,电动车喇叭声,有些人说话大嗓门,快递店撕胶带,送水三轮车倒车提示,楼道里有人上下楼……一切声音来源清清晰晰有迹可循。期间下楼吃了两次饭,生活倒是很方便,楼下就是几个快递店,到处是小吃店(可口的外卖均来自村子里,其实有些卫生真不咋样),后面还有一条美食街,一个大型菜市场。到中午十二点左右会安静一点,可能大家都回家吃饭去了,下午接着吵吵闹闹直到晚上十一二点稍微安静下来,结束烟火气息十足的一天。睡眠浅的话,半夜还会被醉鬼的呕吐声吵醒(比如第二天晚上我就被吵醒了,凌晨四点多)!
二、【内部环境】采光确实很好,但全天都没有太阳,关于这点,我会比较介意,当时看房子的时候是中午,没有太阳,房东说下午有太阳。但实际上周日我一整天在屋子里,没有一丝阳光照进来。太阳能没有热水,差不多八点多男友吃了饭准备洗澡,接了大半桶水都没出热水(或许是被用完了),还好我们提前买了加热水龙头(意味着要用电热水,电费不便宜),只能用水桶接热水洗澡。没有抽油烟机,也不想油烟污染屋子,几乎没法做饭了,所以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餐具都只拿了几个出来,其余放收纳箱里了。还有,隔音效果真的不咋样。这也不是吐槽,是真实体验感,我也不会因此去抱怨,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而且有困难就去克服就行。无论是住在城中村还是高档小区,只要努力的向上生长,就能过上有态度的生活。
搬家故事到此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