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的优惠规则到底是谁先开头的?
很久以前,京东的券是限品类的,天猫淘宝就是简单满减。 突然某一年巨变,阿里系搞出了预售付定金的套路,随后开始搞购物津贴,京东当时还在老老实实的发巨额红包过618。 后来天猫狙击618(虽然也没有啥特别的优惠),加上银联62搅局,618被拉到了6.1,双11被拉到了11.1开始。 再后来天猫开始叠猫,开始学拼夕夕拉人,券也开始分平台券、店铺券、粉丝券等,规则开始超级复杂化。红包获取也越来越难,甚至在红包有效期上动手脚。 加上程序员跳槽,京东环境自然也差起来了。再加上近两年外挂横行,python抢券、秒杀器的兴起,导致抢购越来越难,商家也开始玩规则,不透明的下单顺序免单、尾款支付顺序免单、果小农式骗局等纷纷出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拼夕夕开了拉人头、假红包的坏头,天猫开了复杂规则的坏头,京东在乌烟瘴气的环境中也无法独善其身,三家产品经理做出来的恶心玩意互相学习,不断升级,就成了现在这个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