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读到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老年人的仁慈是看清了种种天真。……我是个残忍的人,一看再看,实在看得多了,徐徐转为仁慈。仁慈是对自己的放松,但对世事不放松。
在观看的关系中,女性被作为一种物件来观赏,而失去其‘人性’。在性关系中,女性常被作为一种物件来使用,而失去‘人性’。
在我的概念中,若是有成年男子好奇跑上来,想要看你一眼,你是可以回转身避开(avoid)的,或是迎上去(fight)。有一种组合,是迎上脸去,闭上眼。还有种组合,是蹲下去,在内心里墙了他们,然后迎上脸去。这我不推荐。
在性关系中,从来只有男人占了女人的便宜。尤其是有钱有地位的男人。你嫖了他,他只当占了你的便宜,不会想过自己作为男性的被物体化(objectification). 倒是在男同性恋gay, 女同性恋lesbian以及queer的性关系讨论中,由于性别角色经过重新构筑,亲密关系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处于一种衡常变化的动态平衡,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不少定规的1(男,带把的),0(女)之说。
另有骂女人是破鞋的陋习,也是源自于两性关系中的一方被物化这一现实。因为女权主义在过去百年间的兴起,也稍许有过对于男人的被物化的讨论。但总的来说, 在异性关系中,被视作一个物体的通常是女性。花,花瓶,是典型的女性被类比对象,鞋也是。一个是用来看的,一个是用来穿戴的。这其中隐含着男人在家庭中常被女性照顾,家里男人发脾气时女人通常进行忍受,这一状态。脚,在通俗语言中通常代指一个人的脾气的外化。不穿鞋,就是野。穿了鞋了,就得体了。男人娶了老婆,就成家了。
对于性别角色的讨论,在厄休拉《黑暗的左手》中有精辟的讲述。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816883/ 这部电影更是虚构了一个完全由女性主导的社会(Matriarchy)现代版,很有意思:《男人要自爱》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195228/ 。对于《男人要自爱》,我的短评是:镜花缘之男儿国。特别喜欢这个视角,虽然完全脱离现实,但作为一种思想实验难能可贵。在虚构的层面上增加了女性社会参与度,这样的社会也挺棒的。被主流价值所接受的男性脸谱展现出诸多柔美特质,倒也和目前的趋势相去不远。
(待续)文静、内向的男生有时候像一只花瓶,或者奖杯。美男子,花美男亦即可供观赏的男性。日语的当代流行文化中有“草食系男子”一说。意指是不主动追求女性,反而等待女性来追求自己。
© 本文版权归 HellwoodWe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