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论坛丨以纪录为名,穿越河西走廊,相聚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
10月27日,在北京飞往嘉峪关的飞机上,2020年第八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空中论坛举行。

第一部分论坛由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纪录中国理事会秘书长张延利主持。

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在甘肃工作了5年,对甘肃的电影、电视发展都情有独钟,有着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表示,甘肃省打造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甘肃文化资源丰富度在全国排名第五,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甘肃省应该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利用好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传播。

他指出,大力推进纪录片发展是恰逢其时。当前处于精神消费时代,观众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真善美的知识、认知世界。当前推进纪录片发展恰好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精神消费的需求。我们国家在抓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建设,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便是呼应国家大的文化战略。同时他指出,当前在创作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做的更好,做成品牌、做出效益,才能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以《以记录为名,飞跃河西走廊》为题讲述了他的观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他以诗人李白的诗句为例表示,纪录片本身是具有诗意的,国际短片电影展在嘉峪关举办,将给纪录片人带来更多灵感,创作出来的纪录片将更具美感。

第二部分论坛由中教华影总经理熊殷主持。她说,所有的影视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纪录片,讲述的都是传承,都要铸魂育人。她向大家介绍了中教华影在今年十一期间在高校校园放映的情况。据她介绍,十一期间,中教华影在高校放映电影多达100多场,并且都取得了很好的放映效果。令她记忆深刻的是,在放映完电影《八佰》时,2000多名师生全体起立鼓掌,掌声久久不息。

《开国大典》导演李前宽认为,中国的电影导演要向纪录片人致敬,因为纪录片是中国电影的鼻祖。第一部纪录片虽然不长,却是世界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原点。他和夫人所拍摄的《开国大典》中,选用了许多纪录片的镜头,填补了也是增强了《开国大典》影片真实的魅力。纪录片的第一要义是真实,通过摄影师选取和记录,记录下一个时代,让我们今天的人得以了解历史、了解现实。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导演俞白眉向大家介绍道,该影片中拍摄的绝大部分故事来自于纪录片,也运用了许多纪录片的内容。电影导演要像纪录片导演学习,真实是电影的第一属性,争取把中国电影拍好。

70岁的著名摄影家、纪录片导演焦波,与大家分享了他多年来的拍摄历程。他花了30年拍摄《俺爹俺娘》,花了5年拍摄汶川地震系列纪录片,到2012年拍摄了《乡村里的中国》,他说:“农民在土地里种植粮食,我们在土地里种植故事。”引发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 本文版权归 纪录中国docuc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纪录中国docucn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三餐四季》广东篇:食在岭南,遇见百味 (1人喜欢)
- 山水美学,徽风皖韵——《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安徽 (4人喜欢)
-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海南,共赏椰风海韵! (1人喜欢)
- 2025新鲜提案举办时间发布,入围提案名单揭晓!
- 原来食物能唱歌!红河人早已谱下了它的旋律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