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古·古写
“本朝二百年之学术,实取此前二千年之学术,倒影而缫演之。如剥春笋,愈剥而愈尽里;如啖甘蔗,愈啖而愈有味。不可谓非一奇异之现象也。…… 要而言之,此二百余年间,总可命为‘古学复兴时代’。”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近世之学术》
“古”的含义:
第一重:古物,古迹,也寓意传统。
第二重,指从古至今的艺术家心理上的束缚,对传统的一昧推崇和照搬。

写古,即继承传统书法,又突破传统。用现代的表现手法和形式,汲古涵今,重构传统,变革传统,予当代艺术一次史无前例的警示与示范。


“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可一师(以下均称可一),俗名贾师伟。2010年,可一于北京法源寺从源流法师披剃,后于泰国曼谷 Wat Bangsaodhong受南传比丘戒,出家后隐居终南山紫阁峰龙天茅棚习禅。出家前,他读的是中央戏剧学院,职业是演员,也有娶妻生子,于2017年10月18日还俗。出世和入世之间,贾师伟,曾经的可一法师,如今的可一先生,正在全力寻求一种微妙的平衡。


「作为中国文人如果把自己训练成了“犬儒”而没有继承“反传统的传统”,那他的创新能力,他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书法的传统是复古主义的,但这种复古一定指向对传统的解放,指向生命的解放,指向创新的可能性。中国艺术要创新,必须走“写古”的道路。写古不是高仿古人,那充其量叫做“仿古”。 通过“写古-古写”的反复探索,找到当下与古的统一,真正意义上成为新与古的无违和的载体,超越了时间性的局限,或许我的艺术就为我找到了作为中国文人应有的那份自尊。」
——节选自:可一师为本次艺术展写的序
可一师作品 ·写古

「寫古·古寫」试图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去探求古与今的统一平衡,寻找传统文化艺术,于现世的出口。 汲古涵今,用传统打破传统,用现代表现手法和形式,去重构、变革传统。这不仅是对艺术家的挑战,也是在秩序与失序的当代,对艺术的充分敬仰与创作!
艺术创作是一件苦差事。
对艺术创作的坚持,
更多地来自于自我心性的提升即“修行方式”。
艺术家需要有意识地远离浮躁的社会现实,
亲近了解自然的真实,
深入感受修行体验,
用自己的情感去经历生命的时刻;
通过实际情感的体验创造,摆脱掉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羁绊,
摆脱掉时间、空间中的限制,
去追求艺术创作的终极表达。
——节选自:策展人张良学的构思与感悟

展览主题:写古·古写展期:10.23—11.06地点:天一艺术馆策展人:张良学承办方:向上文化可一书房协办方:零美云合 新势力文化观心舍古美艺术
预约二维码


“每个人都是一个各具特色的杯子,放空自己,接纳自己。”——可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