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篇(分P6)总结——再论改变
本文的方法和案例基本都经过了严格的社会或者心理学统计实验。应该说对大多数人是有效的。也许对某些人效果会不那么显著。但最重要的是要开始行动。要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并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假如你不相信自己是可以改变的,那你就真的需要慢慢转变心态,一步步迈出去了。我们即使失败,也不能够丧失改变的勇气。
而事实上我们也确实是可以改变的。无论是社会的进步,还是教育的意义都依托于人的改变。我前面说了两种改变的方式。第一种渐进式的改变是为主的。就是逐渐养成习惯。
有人说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说法实际来源于医生对伤残病人习惯肢体缺失所需时间的统计。即人体适应失去神经通路的时间。
事实上,要建立新的神经通路,大部分比这还要难。就拿学习和运动的习惯来说,可能需要超过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形成。
尽管如此,在我们坚持了几个星期之后,虽然我们的习惯还未成型。但是比起最初,我们的抵触情绪会大大降低。
同一件事情,虽然不是每一次都会比上一次更完美,但是整体上会趋向于更好。
行动当然每天重复练习就好了,心态对某些人可能会更抽象一些,需要深思,需要脱离惯性思维。所以写日志总结归纳就能帮助自省,每天写五件感恩的事就能帮助我们更多关注积极的一面。
一旦形成习惯,我们就作为例行公事,把它安排在我们每天的行程之中,只要不刻意去抵触和忽视,我们就真正做出了改变。
最后我还想要说的是,知而不行即是未知。心态为行动赋予了意义,行动又稳固了心态的形成。这两者相辅相成。

心态与行动
把行动和心态统一起来,做一个内外兼修的人。我想,我们的人生就真正走上了正道。
(全文完)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