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林黛玉·性格探究与写作手法分析
在塑造人物时古典小说的作者们往往不拘泥于单一的静态刻画,而往往结合更为动态的对比刻画。又以“反衬法”“正衬法”“陪衬法”为主要手段,通过这样来展示人物之间各自不同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点,会有更为值得品味的意蕴。不仅刻画了生动的人物还同时赋予了人物之间不同的审美意蕴,在对比之中深化着人物的灵魂。 所谓反衬就是故意将两种不同类型性格的人物放在一起比较,常常以善恶对比,曲直对比为代表。红楼梦女子众多,丫鬟小姐太太性格不一,以林黛玉和薛宝钗为例,二者在红楼梦里是性格情趣为人处世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物,一个是富家小姐,标准的闺秀,完美传承者时代的道德要求;一个是清高孤傲,身体病弱却性格叛逆。围绕两人的交往和平时待人接物的对比显示出作品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激烈碰撞,作者匠心独特,作品更是耐人寻味 我国的古典小说也十分重视环境刻画,很少把景物当成单纯的风景装饰,而往往在他们身上赋予深刻的意蕴。通过自然环境的描绘,联系起人物的精神主旨。如红楼梦潇湘馆里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翠竹夹路,苍苔满地”,清雅幽静的环境完成了性格化的任务,景如其人,与清高孤傲的林黛玉正是人景相融,和谐相处,这就是我国古典小说的景物映衬法。它一方面衬托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方面也反映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红楼梦里的贾府在临近抄家之时,衣食住行,屋中陈设,餐桌之食,园中景致都不无例外的显示出衰败破落的迹象,与开篇里穷奢极欲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其中人物的精神面貌也从意气风发转为愁苦满脸。 连环对比法是另外的技法。关于贾宝玉的学业薛宝钗是一如封建礼教的要求那样希望他考取功名,而林黛玉却是遂着宝玉心意并不同旁人一般要求他,作者用同一件事串联起几个人物,更是展现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性格上的显著差异。林黛玉只是一个心系宝玉,对他充满同情的形象。除开宝玉,还有一个史湘云也常常联系起宝玉和黛玉两人,史湘云活泼爱闹,与林黛玉打趣免不了受着她的尖酸刻薄,同宝钗相处却是端庄大方,融洽和谐。同时也借史湘云前期更乐于同宝钗玩耍住一屋,亲近宝钗,而黛玉由此多疑伤感与后期湘云更亲近黛玉,并在梦中提醒黛玉相对比,把宝钗二人的性格与人际关系区别的清清楚楚。 一箭双雕法是指在篇幅较长,场面宏大的小说中,把纷杂的人物和事件互相连接起来,相互依赖和制约。红楼梦开篇就点明了贾母对贾宝玉的万般珍爱,又写贾母待林黛玉如宝玉一般,如此联系林黛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便是显而易见。而后的文中细节也能看出的确是贾母最宠爱林黛玉,年年的药材人参不断,总是担忧着她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