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格与回归与战斗司书
想象你有一个故事。
想象你有一个故事。想象你有一个经典的正统的勇者斗恶龙式的少年Jump故事:你有一个主角,一个反派。当然你不能让主角在第一集就打倒最终Boss,主角必须要在最后一个篇章打败最终Boss。那么不管怎么样,在主角打倒Boss前,它需要成长,需要吸收经验升级然后足以打败你的Boss。现在你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加入很多角色。这些配角分两大类,一类是工具人,它们的出现仅仅为了将什么东西交给主角,经验 / 道具 / 武器 / 勇气 / ..;一类是真正的角色,这些角色只是恰好和主角交汇,它们有自己的故事要做,它们并不对主角的故事负责,主角要去打败谁,要过怎样的人生和它们无关。
一个一般的 / 丧心病狂的作者会把一个好好的故事里的角色全部写成工具人,都只是为了让主角能够打败Boss,这些角色的其他故事完全不重要,它们只需要作为工具人ABC出现就够了。一个好的作者会把角色正经分类,工具人有工具人待遇,出现三集后就该滚出主线,正经角色有配角待遇,可以经常出现,可以再也不出现,但是这些配角在主线之外活跃,它们的行动不停地影响着你的故事进行。
现在你的故事有了个骨架,你的主角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配角、遇到了工具人经验包、遇到了小中大Boss,直到打败了最终Boss。
在打败Boss这件事情里,有些作者喜欢为最终Boss的行为动机套上一个理由,有些人喜欢套一个高大上的哲学式的问题,诸如电车难题 / 人类的幸福 / 种族的命运 / 宇宙的存亡之类;有些作者会给一些更贴近人类的目标:复活爱人 / 反社会憎恨人类 / 科学实验 / ...还有些作者会随心所欲,它只想讲故事,不想传递任何价值观,主角和反派之所以要战斗,仅仅是立场不同。在这三种类型中,第一种作者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因为这类问题一般都无法解答。最强的作者会正面刚,正面解答它提出的问题,在自己这个故事内完成逻辑自洽,给出自己的解答;一般的作者会让主角一顿口胡忽悠过去;弱一点的作者会让故事的逻辑完全崩溃,前后对不上;聪明,或曰狡猾的作者会让读者思考答案。
现在你想玩一个trick:你要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但是你不想直接回答,你想间接回答这个问题,让读者自己察觉,如果读者看不出来,那是读者的问题。那怎么样可以做到你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又不让读者察觉呢?很简单:把问题变换一个形式,抽象的变为具体,指涉A的改为指涉B;举个例子,通常的电车难题是反派提问:是拯救一个人,还是拯救成千上万个不同地方的人。把这个问题从抽象的“成千上万个人”变为具体的人:让主角选择拯救一个小村庄,还是你的女主角,或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配角。让主角去执行具体的细节,在这个过程中,你提前回答了自己将要提出的问题,然后再在最后的篇章回归,让最终Boss将这个具体性问题抽象为一个一般性的问题,但这个时候你作为作者已经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不是问主角的,而是问读者的,或者说是为了让读者在书中找到你的答案。这个问题的提问和回答是环回结构,读者在读前面的时候,根本没有察觉这个小故事居然是整个大故事的核心,只要知道这个小故事在说什么,看到最后就会对主角和反派的所有选择、作者的安排基本豁然开朗了。
我觉得《战斗司书和草绳公主》和最后《战斗司书和绝望魔王》基本上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