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0年度读书报告
查看话题 >书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2020读书记录
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王小波《绿毛水怪》
2020读书
阅读总结
2020一共读完35本,在读7本书。是自18年工作后阅读量最高的一年,但自认还是给予的时间太少,过于操切了。电子书、实体书、听书、kindle各媒介各占比43%、28%、24%和5%。今年开始用听书对某些方法类书籍进行泛读,提高了整体阅读效率(充分利用洗漱走路时间),但仅仅关注耳朵想要抓住的部分,有好有坏。
【苍穹一粟】
机器人学三大法则: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三、在不违背第一法则及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阿西莫夫
- 机器人三大法则下(其中第一条为“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的密室杀人案之二,上一本是《钢穴》,至此开始科幻变奏之推理。高科技资深御宅族索拉利人,如何在无人(主/被动)近身时被杀死?
- 从基地系列到机器人系列,索拉利这颗在银河帝国时代早已作古但留有神秘色彩的行星,终于揭开了他的面纱。上面的每个人,都是圈养了1:1000+的机器人奴隶、“你别靠近我,咱们视频聊”的高度社恐。
- “就像婴儿必须脱离子宫,地球要向外走,向太空前进”
- 回归了精神控制的剧情,出现了机器人吉斯卡,情节继续走向无垠的未知
- 这次来到了银河最强行星奥罗拉探案,但是研究院里头脑最聪明的某些科学家依旧贪婪、自私、善于嫉妒与表里不一,人类真的在进化吗?
- “地球才是真正的曙光世界”,伏笔埋了太久,地球终于不宅要开始探索了!
一个人的生命,只是这生命长河中的一滴水,丹尼尔,你要想到人类生命的长河,不要为一滴水而担忧。
这本书机器人自主提出了机器人第0法则,伟大。没有推理但剧情异常精彩的一部,为了阻止一项毁灭地球的阴谋。至此告别母星地球,开始两万年的银河征程。
【以史为镜】
作为政史科普书阅读,学识太浅就不展开细节了。
美国的例外主义是传经布道式的,认为美国有义务向世界的每个角落传播其价值观。中国的例外主义是文化性的,中国不试图改变他国的信仰,不对海外推行本国的现行体制。但它是中央帝国的传承者,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形态的亲疏程度将它们正式划分为不同层次的“进贡国”。换言之,这是一种文化上的普世观。
基辛格如果使用微信,一定会经常发票圈,晒和毛周邓的握手聊天等亲切合影。以及,真的很喜欢援引《孙子兵法》来解释我国的外交策略。
【算法落地】
技术是好玩的,可以激发人的探索精神。学习让我快乐,不过写码使我头秃。希望自己在找到最优解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接近内心。这是一场持之以恒的修行。
【伴我同行】
落笔千斤,攒了很多私房话,都很难写出来作为感想,她真是个意气相投、可以一起旅行的朋友啊。藏着纤细而敏感的内心,放弃优渥条件选择吃苦式体验当地风情,为苦痛、朴实或是信仰充盈的人们流泪,但又在危险的时候,勇于同自然搏斗,现代话来讲,不做作的真实人格,奇女子的飒气。但你又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时而飘散在空中的孤独与怅惘,也许是三毛人生中向内思索的一个阶段。最爱《药神的孙女》与《银湖之滨》的奇妙的连接。
往复书信里似有似无地、顾左右而言他的感觉真是喜欢,当时在车上阅读时候一直开着《尽活》的钢琴曲,这两个故事带着一点悲伤地缓缓流入我的毛孔里,成为我的一部分。
【哲学思辨】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现出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来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能去传授智慧。我年少时就有过这种疑问,正是我的怀疑驱使我远离教师们。我还有过一种思想,侨文达,你又会认为那是玩笑或只是一种愚蠢的念头,就是说,每一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比如说,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事实上,以语言表达或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只是半个真理而已,它们都缺乏完备、圆融与统一;当佛陀世尊宣讲关于世界的教义,他不得不把世界分为轮回与涅槃,虚幻与真如,痛苦与救赎。人别无选择,对于那些要传授教义的导师们来说尤其如此。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侨文达,我曾反复悟到这一点。而如果时间并非真实,那么现世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的所谓分界线也只是一种幻象。
等待着觉醒一刻的到来,读完后是类似深度冥想后的长久平静。接受并拥抱、去爱这世间万物,自身就是幸福。
大多数人都像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飘浮、翻滚、颤抖,最终无奈地委顿于地。但是有少数人恰如沿着既定轨道运行的星辰:无常的命运之风吹不到他们,他们的内心有着既定的航程。
跟着哲学家一起思考,每天都是好奇宝宝。最近要问,穿越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的话,一定是雅典!想和苏格拉底一样,和不同人聊一些奇奇怪怪的天。
【向前一步】
想自问自己是否在这一年有“往桌前坐”呢?最难的是战胜自身的恐惧与偏见。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谢丽尔一样,为不平等群体呐喊、争取,为之不懈努力,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 对个体,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对团队,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绩效;不断更新。形成学习-认同-行动-习惯。
- 最喜欢“以终为始”这一信条,站在“参加自己的葬礼”的角度进行心灵演练,确认自己在生活、职业、社会的角色,帮助自己认清方向。每次困惑的时候,回过头来看看当时的笔记十分受用。
【平行时空】
一直都没有读完的书,前后把没读完的地方读了好几遍。这次感觉比喻用的太满了,疯狂掉书袋的钱老,有点细细碎碎的刻薄劲,我还是不太喜欢,希望读完打脸+平反一下。每次合上书都要叹口气,与人打交道,真是太累了。
如您所知,战争已过去很多岁月了,记忆这东西也自然随之变质,犹如人将变老,记忆和情思亦会老化。然而其中有的情思是绝不至于老化的,有的记忆是绝不至于褪色的。 可是每当我力图将这段记忆强行推入黑暗之时,它却一次比一次更顽强更鲜明地卷土重来,进而犹如癌细胞一般在我的意识中扎根并深深侵蚀我的肌体。 我至今也能历历如昨地记起每一个细节,甚至可以抓把沙草嗅其气味,可以想出天空浮云的形状,可以在脸颊上感觉出夹带沙尘的干风。对我来说,其后自己身上发生的种种事情倒近乎似梦非梦的荒诞臆想。 然这些岁月于我竟如一幕幕幻境。这些岁月既是岁月又不是岁月,我的记忆总是瞬间跨越这些徒具形骸的岁月而直返呼伦贝尔草原。
大多数人都在进行某种程度的自我囚禁吧。与《海边的卡夫卡》呼应,内心还是要逃脱,成为那个与命运抗衡、进行自我解救的15岁少年!即使命运将你囚禁在深不见底的井底,也要设法逃出去,向着既定的人与目标,拿出棒球棍对“恶”本身来个迎头一击。仍然是村上意象流动体,战争和空壳,交合与灵异。第一本战争“剥皮”够血腥,第三本梦境杀人太魔幻。哎呀,才发现笠原May的书信里瞎说了多少大实话,愈发喜欢村上书中的活泼女性,带领着读者思考生存原本的意义。
人类的快乐,不是靠理性、电脑、物质,而来自情感、直觉、本能、快乐行动。 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能感觉到木心不时的思维火花迸现,我认为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对于世界文学史很好的剖面,不必拘泥于他的观点,读得莞尔即是乐趣。
少年时读书多少,并不重要。古人说,少年读书如窗中窥月,壮年读书如阶前仰月,老年读书如山顶望月——各位正是读书的好时节,希望养成习惯。
找书看,就是找个制高点。我们读前辈的书(看画、听音乐),应有三种态度:设想在他们的时代鉴赏;据于自己的时代鉴赏;推理未来的时代鉴赏。
世上有许多大人物,文学、思想、艺术,等等家。在那么多人物中间,要找你们自己的亲人,找精神上的血脉。精神源流上的精神血统:有所依据,知道自己的来历。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去年计划完成情况
数量刚好达标。读书FLAG完成:7/25,在读:10/25;计划没赶上变化。美术、音乐、电影相关今年没有继续深入,主要专注在文学、效率/方法和社科领域,在计算机科学、经济、语言学习等方面力有不逮。学习-认同-行动-习惯这条主线有做小小的尝试,不过今年工作这么辛苦,能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送自己一朵小红花。
2021读书
最近两年的阅读都比较分散,依据题材而非创作者。不同于前几年深入一位小说家的方式,今年打算多线阅读,想多了解一些作家,去他们的世界玩一玩。另外期待多输出一些书评,多读诗集。
【作家】
卡夫卡
被友邻的读书总结安利到了,可能适合此时此刻的我吧
《城堡》
列夫·托尔斯泰
上一次看还是《复活》,10多年了,不知道再次读托尔斯泰是什么感觉呢
《War and Peace》
三岛由纪夫
三岛取的名字总能让人浮想联翩,金阁后遗至今对三岛式美学的眷恋
《春雪》
埃莱娜·费兰特
好像就剩我没看了,想看关于意大利的故事,上次提起这个还是为大提琴想名字的时候
《那不勒斯四部曲》
阿瑟·克拉克
该走出阿西莫夫舒适圈了,光看名字就有非常强烈的阅读欲望,想读很久了啊
《遥远的地球之歌》
《2001太空漫游》
《与罗摩相会》
《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村上春树
每年一部村上春树,每次都啃到放弃,但来年还是会继续看,这大概是村上的魅力吧;以及这次终于轮到这本书啦,有点小期待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赫尔曼·黑塞
黑塞的书只看了《悉达多》,能够帮助自己审视内心、直面及感受真实
《荒原狼》
《德米安》
【想读、在读未完的书】
继续把在读的几本书看完。除此之外highlight下这几本:
《圣经》
《我生活的种种模式》
《尤利西斯》
中断两年的意识流小说,看完了安排《追忆似水年华》!
《斯通纳》
《平凡的世界》
续上在读大一时返校火车上的阅读进度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时间简史》
持续保持政治经济历史、社科、计算机科学、哲学/心理/性格、传记的阅读量、希望也能在其他学科有些探索,以及能多读英文书籍
【关于影视】
今敏
《OPUS 作品》
《我的造梦之路》
用文字延续梦境,想更多了解今敏导演的创作世界
是枝裕和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总被是枝导演抚平思绪,书架上尘封已久,继续读完吧
园子温
《用电影燃尽欲望》
名字一看就很园子温,冒出来一句,用足够的血浆去对抗世界的虚无吧
坂元裕二
《劇作家 坂元裕二》
写到这里时已经读完啦,着眼微处的脚本家,伴我旅行的书
【Roadmap of DA】
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书的学习路线,搞事搞事!
《STL源码剖析》
《C++ Primer》
日记提到了17本图书
Vin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checkpoint: 2025又1/3 (1人喜欢)
- Good Night, Soulboy (1人喜欢)
- 从丢失小狗说起 (1人喜欢)
- 2024年度总结:让一切穿过你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