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游击1021:话语即梦境,言说即残缺
1
话语本身就是残缺,就是梦境,就是分裂结构,就是裂痕,就是无意识结构,就是空缺。
2
话语的残缺,源于原欲的被阉割,形成于符号化的过程。 话语的梦境属性,源于原始欲望的幻想投射书写,形成于符号的建立。 话语的分裂结构,源于物与物自体的分裂,裂痕于表达的开始。 话语的无意识结构,源于原欲阉割机制,形成于发生与书写,结果是梦境式话语迷团。 话语的空缺,源于物的不在场,发生于符号与事物的分裂,也就是能指与所指的分裂。
3
原始的阉割就是人类独特的乱伦禁忌与族外婚为核心的性压抑制度,这种群意志系统制度形成了无限的阉割结构,进而形成了无法原样表达的原始欲望,进而促成了表达禁忌的符号的诞生,进而形成无限的残缺话语。
梦境的本质是压抑欲望的意象化投射书写,这与日常话语并没有本质不同。日常话语本身就源于原始的、历代的阉割结构,就是一种原始欲望和衍生欲望的投射表达。
话语的分裂是心理学问题,因为话语是梦境。话语的分裂也是哲学问题,因为话语与物自体是分裂的两个维度。
话语的无意识属性拉康已经说过,我要补充的是:无论无意识结构,还是话语的无意识结构,都是源于社会权力结构。简单说,无意识结构就是社会权力结构的意识内化结构。
最后还要回到根本,也就是话语的残缺,实际上是禁忌事物的不在场,是符号对禁忌的替代表达,是阉割结构造成的物自体与意志体的分裂:一部分变为不在场的物体,另一部分变成漂浮的意识流。
来自 豆瓣App
三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精分约架事件总结”: 精神分析的真贡献与真问题是什么? (1人喜欢)
- 深扒中国精神分析史上的第一场“约架” (6人喜欢)
- 为什么说人的本质就是异化? (3人喜欢)
- 如何像弗洛伊德那样释梦?|公开课
- 现代人的隐性心理危机与出路|公开课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