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你最想去的城市
查看话题 >北海道也太好吃太好玩了吧——札幌篇

在互联网还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通过书籍和电影来了解这个世界,然后用自己的想象去填补无法到达的空缺。等到我有能力出游,那些看过的书或电影里出现过的地方,就成了我的首要目的地。
好几年前看过渡边淳一的《魂断阿寒湖》,故事主要发生在日本的北国——北海道。在这之前也听说过,北海道冬天的景色,是出了名的美。不过在渡边淳一有点凄凉的故事的衬托下,让我感觉北海道的美似乎在于寒冷得不近人情。对于这片绝境的想象,终于在今年把我带到了这里。
我总共在北海道待了一周,很贪心地去了大概四、五个城市吧。尽管如此,还是没有办法去到所有想去的地方,不过也有了下次再来的理由。不夸张地说,北海道是一个能满足你所有想象,所有对旅行的期盼的地方。就如我标题所说,北海道也太好吃太好玩了吧!
正式开始写前还是想先说明一下,和朋友是今年2月份去的北海道,这趟旅程是去年11月就完全规划好了的。这期间,国内疫情突发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我3月份回国的计划也泡了汤。所以2月份的北海道之旅也让我们产生了犹豫,到底去还是不去?鉴于当时日本状况并不严重,我们也都是在日本的留学生,没有出入境之类的问题,还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出发了。
所幸最终平安无事地回来了,没过多久日本也开始了自肃,我们甚至庆幸在这之前出了趟门。日本微妙的疫情状况,让我直到现在都没再出过远门。对比起来国内的疫情早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我也终于能够更平静地回忆这趟特殊时期下的旅程。虽然不知道境外游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但希望这篇游记将来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参考吧。

我和朋友从东京成田机场出发,第一次站先到了北海道的札幌。因为交通方便,札幌是许多旅客的中转站。除此之外,它也很适合最后一天在这买买买,或者品尝各种各样的美食。吃货如我,从机场到市区寄存好行李后,就拉着朋友去想打卡的餐厅了。
第一站先去甜品店「Bocca」,它家招牌的气球布丁我想吃很久了。之所以叫气球布丁,是因为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膜,就像气球一样。吃前需要先用牙签把它戳破,接着再淋上为不同口味搭配的各种酱汁,就可以享用啦。其实很早之前淘宝就能买到这款布丁了,但我感觉如果能去实体店吃不是更有意思?所以虽然觉得很诱人,也一直没买来试过。

不过来到以后才发现,它不是单独一家甜品店,而是被集合在一个叫「BISSE」的商场里,和其他几家甜品店铺一起,构成了这个叫「BISSE SWEETS」的甜品店商场。对于我这样的甜品控来说,这不就是掉进了蜜罐里吗!我差点就要原地宣布,这里就是我的第二天堂。

抵挡住琳琅满目的甜品的诱惑,我只点了Bocca的两个布丁和一瓶酸奶,免得吃不完浪费,也要为下一家店留点肚子。朋友在另一家叫「Kinotoya」的店里点了一个套餐,我们分享着吃。

戳布丁的过程是蛮有意思的,为品尝前增添了不少趣味。我玩得太兴奋,两个都被我戳了。戳完才想起来,忘记问朋友要不要戳一个看看。跟她讲了之后,她说还是不要了。听了她的回答,估计我投入戳布丁自嗨的那几分钟,她应该像看傻逼一样看完了全程......

来之前就听说北海道奶制品是一流的,果然奶制的甜品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布丁就是你能想象出的那种最醇厚、最甜美的味道,每一口都让人幸福满满。客观地说,其实做得比较好的布丁,差不多都是这个味道。但日本人是营销的一把好手,「气球布丁」这个概念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对比起来其他布丁马上就没这么“好玩”了。
吃完感叹,真是心机满满的一款布丁啊,让我心心念念了这么多年。除布丁外,Bocca家的酸奶也挺好喝的,看到可以买来尝尝。我买了大瓶的,扭头店员小姐姐就给我把瓶盖扔了插上了吸管,500ml我抱着喝了一整天,晕死。

还有朋友点的套餐,看上去还蛮普通,结果意外地好吃。可能还是因为食材好的原因,本来觉得只会是一般般的面包,浓汤,沙拉和咖啡,都吃出了超越普通的美味。
写完又去搜了下这两家店,发现Bocca应该是因为疫情的原因闭店了......似乎也没其他分店。不过如果想吃布丁的话,在特产店还是能买到。

可能看到这你会想,为什么我们第一餐要先去吃甜品?其实是因为我们坐的红眼航班,早上到达札幌时好多餐厅都没开门,就先去了可能因为是开在商场,9点就开始营业的甜品店。
话说回来,只要还在订红眼航班,我就有种自己还好年轻,还是16岁的感觉。毕竟在机场待半晚,接着坐飞机到达目的地,到了后马上争分夺秒去玩,也是需要体力的。不知道有没人和我一样的心态?

等到下一家餐厅开始营业,我们就朝着新目标出发了。这天没有下雪,气温也没有到寒冷的程度,走在路上有点秋天那种凉飕飕的感觉,很舒服。我和朋友光腿穿着长裙(有配长款羽绒服不会太冷),本来觉得看着应该也挺勇猛的了,没想到到了当地,竟然看到很多只穿着薄薄的打底,或者一件羊毛开衬的非常耐寒的当地人,也是小震惊了一下。

我们这餐准备吃北海道有名的汤咖喱。汤咖喱在北海道火爆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去的这家,一般营业前半小时就会排起长队。餐厅位于地下,还挺不起眼的。我们来得早,等了一会就入座了。
其实周围有好几家卖汤咖喱的店,选这家「GARAKU」是因为它家有炸鸡腿,还可以在米饭上追加芝士,是比较吸引我的点。看了菜单后,还是按照原来的想法点了炸鸡腿汤咖喱+米饭追加芝士,朋友点的好像是猪肉的。
因为客人多,上菜还蛮久的。后来等得也是太无聊了,我们便拿出免洗洗手液,消毒喷雾,湿纸巾,认认真真地把身上和桌子都消毒了一遍,把旁边日本人都看呆了。

终于等到上菜啦,先来看看汤咖喱。既然是汤咖喱,汤应该是亮点吧?结果我喝了一口就被咸到了,感觉并不适合单喝。被汤汁浸泡的炸鸡腿就很好吃,很少能在日本吃到这种炸鸡,一般都是那种裹着厚厚面衣的。蔬菜也很鲜甜好吃,完全没有配角的感觉。

我没想到的是,其实比起汤咖喱来,这个饭才是真正的神来之笔。饭本身有加咖喱已经很香了,再加上一片烤的芝士......这还没完,再滴上几滴柠檬汁,接着浇上咖喱汤汁,配着炸鸡腿和蔬菜吃,每一个步骤都是一次升华。

一勺入口,嘴里先充斥着咖喱野蛮的香辣,接着被温柔的烤奶酪中和,最后还能感受到一丝丝柠檬的清香。啊,好吃得想跳舞!这么一碟热辣辣的米饭,才是汤咖喱的正确打开方式吧?吃得很认真,完全没去看周围日本人是怎么吃的。如果单喝汤就还蛮重口的。
朋友点的猪肉的也很好吃。本来她想着随便尝尝就算了(我们在甜品店其实吃得有一点饱了),点了小份的米饭,吃完忍不住又追加了一份饭。最后两人都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撑着肚子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不过事后想想,其实就也还是很普通的炸鸡腿,国内平均水平吧。可能就天时地利人和,吃了很开心的一餐。

看了下官网,它还有家姐妹店,叫「TREASURE」,我看菜单好像都差不多,如果GARAKU要排队的话可以考虑去TREASURE吃,就在本店对面。东京也开了两家分店,分别在中野和八王子,在东京的朋友有兴趣可以去试试,正好最近天气冷了很适合吃。之后来日本旅行吃也更方便啦。
我们这次的行程,其实没有开头说的那么勇猛,什么一下红眼航班就马不停蹄出门玩了。札幌也是我们的中转站,第一晚的酒店我们订在了离札幌几小时路程的旭川,吃完汤咖喱我们就出发去旭川了。还报了个隔天札幌出发的一日游,打算在旭川,以及它周边的美瑛、富良野这块玩。但我们没有跟大家一起在札幌出发,而是提前一晚到了旭川,原因会在下一篇里提到,先写完札幌哈。

参加完一日游就从旭川又回到了札幌,到达时已经是晚上了。几个小时的车程,车上没有暖气,下车时我们已经饥寒交迫。也许是处在这样一种人类最基本需求都没有被满足的状态下,唤醒了朋友的中国胃,说突然好想吃国内的麻辣火锅。
但来到北海道呢,我们又不甘心去吃什么海底捞(札幌也没有海底捞),想着勉强吃下日式火锅吧。结果一搜发现,有家日式火锅店居然有麻辣锅底,便二话不说决定去那里了。

店在一家商场里,去到很幸运地不用排队,直接就入店了,饥肠辘辘的我们很感动。

这应该是家蛮新式的涮涮锅店,除了朋友想吃的麻辣锅底外,还有什么豆乳锅底,韩式锅底,最基础的日式锅底也不会少。

晚上好像一般都是点放题。有2800~4800日元这个区间的几个不同套餐,主要就是可以续的肉不同。喜欢吃黑毛和牛的话可以点4800的,和牛无限吃,还蛮划算的。

因为其实我不太喜欢吃这种涮涮锅,点的好像是最普通的套餐,忘了什么部位的猪肉+牛肉,不过也挺好吃的。

锅底我点的是药膳胶原蛋白,味道也比较接近国内。加了肉和菌菇下去煮,最后出来的汤挺好喝的。朋友的麻辣锅底也不错,虽然没有国内那么麻辣,还是有点日式风味的感觉,但都算达到我们的预期。

虽然知道吃肉回本,还是点了碗十穀饭,香香的很好吃。很喜欢在餐厅点这个,总觉得比自己在家做的好吃。其它还有挺多涮锅的配菜或者小菜可以点,不过我们点的感觉味道都很普通,没有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多吃点肉吧。

最后还会提供甜点。看着做得挺用心的,结果是好难吃的雪葩,香精味很重的感觉。我和朋友勉强能吃下的味道还正好不一样,又是互补的一餐。综合下来对我们来说是不功不过的一家餐厅吧,如果喜欢吃和牛的话可以考虑看看,性价比应该算挺高的。

吃完后,我们就打算回民宿休息了。路过超市进去逛了逛,感受了下北海道超市的不同。来北海道,牛奶也是一定要喝的。可惜我是喝牛奶长痘的体质,无福消受了。朋友买了瓶说很好喝,我就只能多试几款酸奶啦。

顺便吐槽下,旺季的札幌住宿真的是可怕。难订不说(最好提前半年订),到了2月特别是冰雪节那几天,费用比平常涨十倍也是有的。很普通的酒店都要一千出头一晚,这个价格在其他地方可以住温泉酒店了。
就连在隔壁的小樽找住宿都很难。最后我们在Airbnb找到了家位于札幌,地理位置还算方便的民宿,凑合了几晚。结果来到后发现,可能刚好其他住客都是不住在日本的外国人,因为疫情都没有办法来了,整间房就只有我和我朋友两个人。尽管如此,住得也不太舒服。如果像我一样会考虑酒店性价比,来札幌还是提高点预算住酒店吧,会舒服很多。
隔天睡到了自然醒,是没有什么行程的一天。本来计划去吃一家法餐,结果提前了一两个月都没有订到位。这几年整个人变得比较佛系,觉得吃不吃都行,后来也懒得再打电话过去问有没取消的位置。店名叫「Moliere」,创始人可能是莫里哀的粉丝。是一家米其林三星,还是挺值得试一下的,大家有机会可以去感受下,官网:https://sapporo-moliere.com

跟法餐无缘,取而代之就近吃了餐KFC。不过放心,我没有什么心理落差哈哈。看过我之前游记的朋友可能留意到,其实我还蛮爱吃垃圾食品的。但平常还是吃得少,偶尔隔一两个月去吃一顿就很满足。
找了个靠窗位,边看过往的行人边和朋友聊天。参加完行程很紧的一日游,睡饱后慢悠悠地吃一餐,短暂的缓和时间让人又回复了平静。

其实特意提到KFC,是因为我发现北海道KFC卖的一款派特别好吃。说来挺好笑,本来我是随便点的,以为是蛋挞大小的派。想着吃个原味鸡,吃个派这餐就差不多了。
结果拿到餐看到派巨大一个,整个人脸这么大吧,我都惊了。打开戳破派皮才发现,原来它是外边有一层烤的派皮,里面是奶油浓汤,味道跟我们第一天在甜品店喝到的汤一模一样。北海道好像很流行这种白汤,冬天喝确实很舒服又美味。这一大碗也是喝爽了,又是好撑的一餐。

吃完搜索了下附近,发现一个叫「琴似神社」的小神社。朋友喜欢逛各种神社,就一起过去看了下。不是什么有名的神社,空荡荡的,挺适合饭后散步。

这天天气不太好,阴沉沉的。逛完这我们也不想再走远去什么景点了,打算回民宿休整一下,等晚上再出来吃好吃的,明天再打起劲去逛景点。

说是休整,其实就是回民宿玩手机。朋友待在房间,我霸占了客厅的沙发,正好给我们两久违的隐私空间。到了下午,朋友突然跟我说她发现一个泡温泉的地方,就在我们民宿附近,我们可以晚上去泡泡,泡完再去吃好吃的。想想就很美啊,我马上答应了。接着又美美地睡了个回笼觉,到了晚上差不多了就出门去泡温泉啦。

札幌算是北海道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了吧。但在仅仅偏离了市中心稍微一点点的地方,到了夜晚,很多街道都变得非常空旷,基本碰不到什么行人。

不过来到温泉馆之后,觉得大家应该不是待在温泉馆里,就是在来温泉馆的路上了吧,非常有人气。我本来不太喜欢这种公共浴室,来日本三年多都没有去过一次。觉得如果不是那种私人的天然温泉(还得是露天的),就没有什么意思。而且这算是本南方人第一次进公共浴室,还有点紧张。

朋友好像也是第一次来,但她明显比我淡定一点。对于流程我们都一头雾水,售票机前看了半天,买完票也不知道去哪。最后观察着周边的日本人怎么做,才顺利进场。
直到进入澡堂清洗身体,我都还是觉得忐忑不安。而且清洗完去浴池的路上,我们还很蠢地拿浴巾盖住身体,被好心的日本姐姐拦下,贴心地用英文告诉我们在澡堂内不能拿浴巾遮挡身体......

但没想到的是,这个不在计划内的新行程,是我们这次旅途的一个惊喜。首先,仅仅室内它就有好几个种类的浴场,什么带细微电流的,高浓度碳酸的,强水流的。
我最喜欢强水流的浴池,可以整个人半躺着,感受水流在你后背的冲击,舒服极了,很好地消除了我们这几天旅程的疲劳。慢慢融入大环境以后,我整个人放松了很多,开始自在地体验不同的浴池。

除了室内的池子,这里室外也有几个浴池,算是半露天的吧,环境看着也挺“自然”的。体验过一次露天温泉就再也戒不了了,比完全室内的要舒服很多很多,不会有那种热得随时要晕倒的感觉。实在热了也可以随时站起身来,让身体接触下室外的空气,马上就凉快了下来。

这家店还在室外设置了几个下图这种小小的浴桶,可以一个人享受。这部分是完全没有遮盖的,晚上还下起了挺大的雪。我把脚挂在桶边上,背靠着浴桶浸在温泉水里,面朝天空,边看雪,边感受雪花落在我的脸上化成冰冷的水,同时身体却无比地温暖......我的天哪,这比那种室外的天然温泉还舒服啊,因为可以在桶里半躺着看雪!夜晚飘零的雪花真的太美太美了。如果感觉冷了就把腿缩回来泡一泡,再挂回桶边,我可以重复这个过程好几十遍。我宣布,这里就是我在北海道的第三个天堂。

后来到点了,朋友要去参加一个什么活动,我便恋恋不舍地去到更衣室,打算慢吞吞地吹头发,喝点冷饮,坐着等朋友回来。等到她回来,她叫我快去隔壁那间房感受一下,太舒服了。我本来以为不会再有更好的体验了吧?事实证明,我低估了日本人会享受的程度。
我去到打开门,里面暗沉沉的,如下图。走进马上感到脚下热乎乎的。房间里的地板是滚烫的,需要拿一条毛巾垫在地板上,然后躺下,马上会感觉到身下散发出的热度蔓延进了你的身体里,不久就会开始出汗,但是非常舒服的出汗,有种强行把你身体里的毒素排出来的感觉。我舒展开身体,看着房间墙顶的假星空,舒服得快晕过去了......如果不是饿到不行了,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在这躺多久。
出门后,隔壁还有个小房间,是让你进去吹风扇,喝凉水的,贴心得我都要哭了。待了一会就去找朋友,问她刚才是参加了什么活动?她说就也是躺在那间房的地板上,但会有人在旁边帮你用扇子扇风......

后来查了下才知道,原来那间房叫做「岩盘浴」,是需要另外收费的地方。我们很巧地买了浴池+岩盘浴的票,所以朋友去参加活动的时候正好能入场,等回来又叫我过去体验。第一次感觉到,人要走出舒适圈的含义真是范围很广,连寻找乐趣都要去积极尝试,不然不知道会错过多少让自己开心的方式。这么想着,明年想去北海道滑雪了。
除了这家店外,札幌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浴场,不过应该都大同小异。如果你跟我们一样,正好住的地方没有设置温泉的话,就近找一家大浴场去消除下疲劳也是不错的选择。
泡汤让我们消除了疲劳,也消耗了大量的热量,此时比任何时候都更有胃口,也让我们对接下来去的餐厅充满期待。

这一餐选择了一家烤串店,叫「串鳥」,是挺有名的连锁,就不放地址了。虽然东京也有分店,但可能因为本店在札幌,大家好像都比较喜欢来这边吃。
我们就近去了一家,点了一份招牌的锅饭(自己乱翻译的,不知道叫什么),还有一些想尝试的串。说实话,本来我们的期待,其实也就停留在填饱肚子这种程度,觉得日本这种清淡口味的烤串,肯定没有国内烧烤带劲好吃。结果疯狂打脸,真的太好吃了!但我觉得要归功于北海道的食材,虽然清淡,食材够好的基础上,搭配简单的调料就非常美味了。

大力推荐:烤土豆,培根年糕,猪肉卷芦笋,烤鸡皮,还有几款牛肉都可以点,我忘记名字了,不过牛肉就那几款,看着菜单就能点。
北海道的土豆真的绝了,怪不得薯条三兄弟这款零食这么畅销,因为用的北海道土豆啊。烤好的土豆好像只加了盐和一块黄油当调料,但就是简简单单好吃得不得了。
培根年糕是很神奇的组合,我是不喜欢吃咸年糕的,看到大家推荐还是点来尝尝。吃了一口我才明白这个组合的美妙,烤得有点焦焦的培根,包裹着柔软的,热乎乎的年糕,好吃到吞舌头,一口就沦陷,推翻了我不吃咸年糕的言论,马上叫朋友也点了一份。
烤鸡皮我是第一次吃,朋友吃了说好吃,叫我也尝尝。结果真的很不错,烤得完全干透了一点都不肥,吃起来就是满嘴香味。不过终究是鸡皮,我吃着还是有点腻,一串就够了。

吃了两轮,也是吃嗨了,我们的情绪都异常高涨。等到吃完放一旁的饭才刚煮好,这时再吃就觉得和烤串比逊色很多,可点可不点吧。吃完撑着肚子出了店门,北海道好像就没有不好吃的餐厅啊,我们感叹道。

回民宿心满意足地睡了一觉。隔天早早起床,准备去一个比较远的景点,应该算是在札幌的郊区。说是景点,其实那里也是个陵园。
想去探访它,主要是因为那里有建筑师安藤忠雄的设计。园内原先就有一座高13.5米,重1500吨的佛像,叫「头大佛」。虽然够庞大,但日本这种佛像其实挺多的,所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于是在开园30周年的时候,陵园的主人找到了安藤忠雄,希望他能够重新设计这里,把它变为北海道的一个地标景点。安藤忠雄本人看过头大佛后,很实诚地说「好无聊」,随后他提出大胆的想法「把大佛埋起来吧」。

虽然在郊区,但过去也蛮方便的,坐固定的班车就能直接到达。下车,还没入园前,居然在这先看到了一大排摩艾石像。查了下数量还不少,有33座。如果不是地上厚厚的积雪,可能更会有种来到复活节岛的错觉。


石像最高有9.5米,重120吨。其余6.5米,重60吨。陵园的主人真的很喜欢这种巨物。

没走几步,瞄到不远处居然还有巨石阵。于是也没急着进园区,先走到巨石阵那边去看看。


谁能想到,除了英国,日本的北海道也有巨石阵呢。虽然跟前面的摩艾石像一样,只是复制品而已,但顺便感受了下不一样的风景。

细看会发现,跟摩艾石像一样,巨石阵的石块也很新,很干净的感觉。就算是复制品,但也是大工程。陵园的主人是巨物爱好者无疑了吧?!

随后又沿着来的路,走回景区的大门口。郊区有点冷,风也很大,口袋里放个暖宝宝取暖会很舒服。

进园以后,沿着佛殿外圆形的走道,就能通往佛殿的正门口。照片可以看到的积满白雪的地方,其实是个种满薰衣草的圆顶。查资料看到说,用到了15万株薰衣草苗。到了薰衣草盛开的季节,这里就是北海道的普罗旺斯。这不是在引诱我花期再来一次吗?

等走到正面,再走一条笔直的通向佛殿的道路,就能看到佛像的全貌了。那条路也是安藤忠雄设计的一部分,但游客太多我就没有拍了。是的,这里游客很多。一辆辆大型旅游车很夸张地络绎不断地来,而且都是泰国的游客。不过想想也正常,泰国是佛教国家嘛。

据说佛像在建成不久后,陵园的主人就意识到了佛像的比例问题,会给游客带来不舒服的感受。想象下如果没有周围这个穹顶圆厅,天空的视野会变成360度,好像确实会给人一种压抑不安的感觉,这样看来安藤忠雄的设计也是很妙了。

现在只能显露一部分的天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可以观察到云飘得特别快,每分每秒的景色都在变换。想起在镰仓也有个镰仓大佛,这两个佛像的高度大小好像是相当的,但在安藤忠雄的设计下,头大佛确实显得更加神圣和有神秘感。

绕了两圈好好感受了一下。虽然本人是学艺术的,但我感觉自己从来没有懂过艺术。去用心感受,对我来说是最美妙的地方。

希望全世界都快好起来,快渡过难关吧。

在进入圆厅前,走道的右侧还有个水庭。但冬天几乎堆满了积雪,夏天来看更能感受它的美。另一侧好像是园内的咖啡厅,我们后来赶着去坐车,没有仔细看。

建议去头大佛殿的话可以把游玩时间安排长一点,整个景区还是挺大的,走完摩艾石像和巨石阵也需要一些时间。时间充足还能去咖啡厅吃个饭喝杯东西。附上官网地址,可以查询到不同季节的开闭园时间及列车时刻表。https://www.takinoreien.com/publics/index/107/
计划北海道行程时,在是去头大佛殿,还是去位于星野度假村的,安藤忠雄的另一个设计——水之教堂之间,纠结了好一会。最终还是由于对佛像更感兴趣,选择了头大佛殿。如果你也对安藤忠雄的作品感兴趣,可以考虑把这两个地方加入北海道行程。对了,头大佛殿附近还有一个叫做艺术之森的美术馆,也可以顺便去看一看。

接着我们就去隔壁的小樽市了,也是留到下一篇写。玩完晚上回到札幌,我们心照不宣地又去吃了顿烤串,不然就这样离开好像有点遗憾。

是现在很怀念的美味了。

隔天我们就要离开札幌,去下一个目的地啦。离开前去了最后一站,北海道神宫,也是个非常大的景区。札幌的雪好像都是晚上偷偷地下,北海道神宫整个就是片白雪森林,特别美。

不过今天格外地冷,冷到我都没有心思拍照,手插进口袋看了一路雪景。陪朋友买完御守,抽完签,我们就差不多走了。

看到园内有几家可以坐下吃点心喝茶的店,逛冷了可以进去暖和暖和,吃着东西看雪景也很舒服。没那么冷的时候,是个更适合散步的地方,但也没那么好看的雪景了。

逛完北海道神宫,来附近的「六花亭」吃饭。也是个很有名的特产牌子,在北海道有好几家实体店。除了买手信,也能在这吃饭或喝下午茶。

选六花亭,本来是想品尝下甜点,再吃个饭的。没想到翻了好久菜单,觉得一点吃甜点的胃口都没有。但饭还是要吃的,最后朋友点了份热乎乎的牛肉锅,我点了份看起来很素的定食。

不用说,是好吃的了,北海道就很少不好吃的东西,哈哈。很喜欢这个米饭,里面除了各种豆子外,还放了干贝,吃前再撒上芝麻,特别特别香,光吃饭也都不会觉得单调。再配着旁边的小菜,几口就吃完了。轻松无负担的一餐,身体也变得暖呼呼的,好满足。

吃完后,我们就去车站等搭车去下一个目的地了,札幌篇就到这啦。感觉明明没几天的行程,不知不觉竟然又写了好多。感谢你看完我的碎碎念,下篇再见!👋
